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过去十年中,世界经济表现较好的原因是,形成了由中国出口导向型发展和美国过度消费相结合的经济模式。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可能标志着"中美国"时代的终结。本文将从经济史学者的视角研究这一时期的种种事态发展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中国经济模式在1998~2007将近10年间,某些方面类似于西德和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模式,即对美的贸易顺差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模式存在着两个关键性差异。首先,中国干预货币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而这对世界经济造成的扭曲也是如此;其次,中国迄今为止仍抵制类似西德和日本升值货币的做法。从中可以推断出,当前的"中美国"形式不可能长久。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重新平衡有赖于汇率的大幅度调整。但是,中国政府目前采取的汇率调整却无法平衡当前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币汇率徘徊在6.28左右。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缓慢。美国时不时会对中国施加压力,指控中国政府操纵汇率。中国汇率升值预期过高的基本原因是货币性的,而实际上实体经济层面升值压力并不大,人民币将会在双向波动、小幅升值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并在适当时机适度扩大浮动区间。当前,汇率对世界贸易基本格局的影响已经弱化,不能依赖汇率自发调整贸易失衡。中国应强化内需主导战略,与亚洲国家一起在经济和货币上逐步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3.
许文标  唐亮 《当代经济》2009,(22):84-85
中国汇率升值预期过高的基本原因是货币性的,而实际上实体经济层面升值压力并不大,人民币将会在双向波动、小幅升值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并在适当时机适度扩大浮动区间.当前,汇率对世界贸易基本格局的影响已经弱化,不能依赖汇率自发调整贸易失衡.中国应强化内需主导战略,与亚洲国家一起在经济和货币上,逐步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4.
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中国汇率升值预期过高的基本原因是货币性的,而实际上实体经济层面升值压力并不大。人民币将会在双向波动、小幅升值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并在适当时机适度扩大浮动区间。当前,汇率对世界贸易基本格局的影响已经弱化,不能依赖汇率自发调整贸易失衡。中美应加强合作,共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应强化内需主导战略,与亚洲国家一起在经济和货币上,逐步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5.
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日元汇率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多变的日元汇率”几乎已经成了世界经济的“晴雨表”。由于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造成了美国对日本帮也难弃也难,国际社会在两难之间也是能搁置且搁置,而这正是日元汇率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 “债务—美元” 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 并量化测度了美元的货币金融优势, 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当代法币 (包括美元) 已经完全摆脱了黄金等个别使用价值的束缚, 在此情况下一国货币与国债等虚拟资本发行从宏观上必须要与本国实际资本积累规律相适应, 否则一国会出现通胀或金融危机, 但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美国突破了这个规律; 第二, 1971 年美元与黄金脱钩, 由于国际货币的使用惯性, 石油出口国和日本、 西德等国不得不将美元作为其出口计价、 媒介和储备货币, 这些国家持续购买美国国债等虚拟资本, 从而构筑起这些国家实体经济经常账户出口、 美国金融账户出口美元和美国国债等虚拟资本的 “帝国循环” 机制, 这巩固了美元国际货币地位, 也使得美国对外债务总规模脱离了其国内实际资本积累的能力; 第三, 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无需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目标负责, 其通过美元长期持续贬值战略降低其实际外债价值以及利息支付; 第四, 美元国际货币地位以及美国政府控制的国际金融机构使得美国能够控制全球流动性流动方向和调整全球流动性层次结构, 从而为其国内宏观 经济目标服务; 第五, 当前 “债务- 美元” 国际货币体系与美国虚拟经济主导的经济结构是无法长期维持, 各国应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做好预案。  相似文献   

7.
最近,“911事件”使已步入衰退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股市暴跌造成数千亿美元资产的灭失,国内投资及消费信心加剧下滑,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下跌,从而使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更加暗淡。汇率并不单单由外汇供求状况确定在10月的秋季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我国出口商品成交额下降了9.7%,这是二十年来所罕见的。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的萧条导致中国出口增速  相似文献   

8.
变革中的国际货币体系与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共存的时代,如何协调各国间的汇率政策已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短期内,国际收支的全球性失衡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长期以来将给国际货币体系带来潜在的风险。在变革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机构正在进行积极的改革应对各种挑战。就中国而言,超过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及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导致美国等国家向人民币施压,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2005年7月,中央银行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适时调整,扩大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空间和灵活性。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的新挑战,在此形势下,需要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调整,进一步增加汇率的灵活性。但解决全球性经济失衡问题需要世界各国进行政策协调,单纯人民币升值不是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一方面是有管制的,另一方面又是紧盯美元的。其中汇率的风险,是由货币管理当局来承担的,市场、企业以及居民,并没有充分感受到汇率风险的厉害,当然也就没有应对这种汇率风险的经验。一旦这方面的情况出现了改变,企业、居民和市场,必然都会感受到压力,有人可能因此而受益,有人可能因此而遭殃。究竟结果如何,取决于市场、企业和居民的风险管理意识。一般而言,人民币汇率体制如果做出很大的调整和变化,那么必然会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资源配置.一个是市场机会。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就国内而言,意味着资源的一种调整和重新配置,这种资源的调整和重新配置,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即会是整体经济环境层面的,也会是产业层面的,影响非常大。在市场机会方面,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和制度性改变.会导致各种的风险,但也会同时创造机遇.那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企业或个人,吃亏是必然的。理智的做法.企业必须调整部署.整合内部资源,以应对挑战,捕捉新出现的商业机会。  相似文献   

10.
汇率作为联系国内外经济的重要纽带,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以来美国、日本等国不断对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使得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央行2005年7月21日宣布,自即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中国汇率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阶段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出现的问题,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观察背景。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因“对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和财政政策分析以及最优货币区理论”(诺贝尔奖颁奖辞)而备受推崇和引介。他的政策指派理论自引入国内以来引起了相当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上频频作为,探讨其实际应用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严建红 《新经济》1995,(9):18-21
浮动汇率制度从70年代以来,作为国际性汇率制度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目前,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选择了单独浮动,欧洲经济共同体采取联合浮动,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钉住浮动。所谓钉住浮动是指一种货币钉住某一主要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一定比价,其汇率随被钉住货币汇率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薛新 《经济论坛》1998,(21):42-43
一、东亚经济模式的特点在危机之前,东亚经济模式的表现是相当具有活力的,它使东亚经济在战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先是日本,经过战后的经济调整和恢复发展,从70年代开始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的经济大国。其次是60年代,亚洲四小龙抓住时机,推出出...  相似文献   

14.
肖文兴 《经济师》2009,(3):12-14
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起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具有必然性。此次危机在新兴市场上产生的是放大效应,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全球化的加剧与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导致金融危机频发的根本原因,中国存在着潜在的金融危机。文章从六个方面提出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背景下,借助于总体宽松的货币环境及金融自由化,美国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经济增长方式日益倾向于资产经济模式,其特征为资产(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持续扩张。本文阐述了美国资产经济模式的作用逻辑,并论证了其在全球化背景下虽然短期存在维系机制,但长期却因过度消费引发(中国)过度制造,推高资源价格导致全球性通胀而不可持续。美国实行资产经济模式是本世纪初世界经济不平衡显著扩大的主要原因,随着其最终终结(房地产泡沫调整的开始),不平衡得到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6.
陈奉先 《财经研究》2015,41(2):27-40
在汇率制度选择中经常存在言行不一的问题,这也成为美国指责中国操纵汇率的主要借口.文章在构建一个广义的汇率制度识别框架的基础上,利用时变系数模型甄别了2000-2013年中国实际实行的汇率制度.研究发现,中国在2005年“汇改”前实行的是严格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之后实行的是参照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即以“汇率篮子、波动范围和爬行速度”为操作核心的“BBC体制”.在人民币汇率篮子中,美元的平均权重达0.91且呈现V形变化,其他货币如欧元、新加坡元、卢布的权重也是显著的且呈现阶段性变化;在2008年以后,人民币汇率篮子中的币种通常是“美元+x”的二元组合,货币当局对货币x的选择是以降低整体的波动性为依据的.人民币汇率弹性总体上以2010年7月为界呈现∧形变化;在2005年7月以后,人民币整体上处于升值通道中,但其爬行速度以2009年3月为界呈现先快后慢的V形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中美汇率之争的远因近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戈 《时代经贸》2005,(6):34-37
2002年底以来,美国多次要求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最近更趋强硬。2005年4月.美国参议院启动一项立法程序,其中称如果中国6个月内不调整人民币汇率.将对中国产品征收27.5%的惩罚性进口税。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国会作证时亦曾指出,确保中国迈向灵活的汇率制度是布什政府打算处理的最重要的国际经济政策之一。  相似文献   

18.
董昀  费兆奇 《金融评论》2012,(4):118-121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与金融持续动荡。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之路依旧漫长,欧洲债务危机仍在恶化,中国宏观经济也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为了应对危机,各国货币当局进行了积极的政策操作,以稳定金融体系、刺激经济复苏。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也采取了“预调微调”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总体来看,危机以来的各国货币政策均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与特征;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冲击,各国货币当局仍在探索更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  相似文献   

19.
邢予青  万广华 《经济学》2006,5(2):293-306
本文构造了一个包含一个FDI输出国,两个FDI接受国的静态模型。通过此模型,我们分析了真实汇率是如何影响FDI在两个接受国之间的分布。从模型中得到的理论结果是:如果一个FDI接受国的货币对FDI输出国货币的贬值(升值)幅度,大于另一个FDI接受国的货币对FDI输出国货币的贬值(升值)幅度,那么,流入该国的FDI将会相对上升(下降)。我们利用1981年至2002年日本在中国和东盟四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制造业直接投资的数据,检验了模型的理论结果。实证结果表明,相对的真实汇率是决定日本FDI在中国与东盟四国之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如果人民币对日元实际升值10%,在其他因素均未改变的情况下,日本对中国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可能会下降超过11%。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政界和媒体争论较多的“人民币升值论”,本文在深入评析人民币出现升值压力原因的基础上,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对世界,特别是美国、日本和亚洲经济的负面影响,为今后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