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婧 《经济论坛》2010,(7):58-59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走出去"成为中资银行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开展跨国并购,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当前金融危机背景,分析了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提出兼顾长远利益、理性选择并购目标、冷静确定并购价格和时机、注重后期整合等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全球金融结构变革下的系统性风险特点,然后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系统性风险模型,并分别以东亚危机和阿根廷危机为例,对模型加以经验验证,以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危机为例,探讨控制系统性风险的一种可行方法,最后对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做出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3.
金融体系风险分担机制包括银行中介的跨期风险分担机制和金融市场的横向风险分担机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跨国流动导致全球投资组合的优势凸现,银行资金流向金融市场,导致金融体系风险分担机制发生变迁,金融市场横向风险分担机制侵蚀银行中介跨期风险分担机制,而金融市场横向风险分担机制无法有效分担系统性风险,因此,金融体系更易受到外部系统性冲击的影响.增加了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通过建立风险分担系数,使用88个国家的数据实证检验金融体系风险分担机制变迁对货币危机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体系风险分担机制变迁可以显著增加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由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而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一直在延续,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已经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共同的课题。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展和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受关注程度的提高,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系统性风险的潜在影响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议题。本文使用SRISK指标测度了我国的系统性风险,并通过构建传统VAR模型和VAR MGARCH DCC模型,对我国“8·11”汇改前后的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系统性风险、股票价格收益率、人民币在离岸利差、离岸人民币与美元利差五变量及其波动性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证明,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与系统性风险及两者波动性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5.
童生 《现代经济信息》2012,(12):206-207,214
银行国际化是指商业银行由国内银行发展成为跨国银行的发展过程,它揭示商业银行跨越国界发展的趋势。本文首先回顾了银行国际化的动因理论,总结了作为发展中国家银行的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动因;梳理了全球银行国际化的三次浪潮及其典型案例对中资银行的经验借鉴,进而提出了中资银行国际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涛等 《经济问题探索》2014,(5):122-127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其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也得到国内外业界的高度关注。人民币国际化将通过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途径诱发系统性风险。人民币在长期、渐进地实现国际化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产生的各种系统性风险,通过优化设计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与构建系统性风险应对机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维护经济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7.
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最新研究比较及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末,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令人瞩目的特征,作为推动金融全球化的微观主体——银行机构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使得全球银行之间相互关联并与各国的利率、汇率等经济指标紧密相连,单个银行或一国银行业的倒闭必然引起一连串的金融机构和市场指标的波动,引发银行业的系统性危机。系统性风险日益成为全球银行业关注的焦点。然而,国内外经济学家对系统性风险的原因和本质的认识并不统一,对系统性风险的测度更成为了一项尚未攻克的复杂和艰难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萧条的余威还未散去,系统性重要银行能否倒闭的问题仍然有待讨论.本文站在系统性重要银行不能倒闭的立场上,通过阐述对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范围的界定,试图对我国防范系统性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8,(4)
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在网络布局、经营规模与效益以及市场影响力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大背景下,中资银行应抓住全球经济开始趋稳向好、"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全面对外开放进程加速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全球监管趋严、政治经济格局分化、客户需求变化及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从优化经营管理架构,加快境外本地化、特色化发展,提升集团联动水平,强化风险合规管理等方面,认真研究制定国际化战略,精耕细作、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受到普遍关注,同时也暴露出主流的风险度量方法VAR存在重大缺陷。论文借鉴最新的CoVaR方法以及分位数回归技术,衡量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价,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国有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价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二,无条件风险价值VaR和条件风险价值之间没有必然关联,以VaR为核心指标的现行监管政策不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溢价;第三,银行的值不仅受金融体系共同风险冲击的影响,还受银行自身特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风险是整体性和全局性的金融风险,其来源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监管当局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尽量降低系统性风险爆发引起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以维护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稳定。  相似文献   

12.
<正>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1998年LTCM(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是近年来对冲基金酿成重大系统性风险的突出案例。但在过去两年肆虐全球的次按危机和金融海啸当中,对冲基金却非问题的始作俑者,它们甚至可以说是受害者之一,因为绝大部分对冲基金在2008年均有显著的投资亏损,能从危机中赚大钱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位数回归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识别并对其提出更高监管要求是金融危机后的监管重点。文章选取代表不同类型的8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银行,采用Co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技术对2007-2011年实体经济和金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表明:从流动性方面看,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反而面临更高的流动性风险,其风险溢出效应更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的聚集,发生危机时对系统性风险贡献较大;在宏观经济周期逆转时,中小型银行相对大型银行更容易出现风险溢出效应导致系统性风险聚集;因此政策建议:银行业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在传统的资产规模庞大的银行,同时也要关注银行业务增长过快的中小银行,这些银行往往也是系统性风险聚集和金融危机爆发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14.
从2007年末至2012年,短短的5年时间里接连爆发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由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两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使当今经济环境十分动荡。作为金融界至关重要的银行,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其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系统性风险又再一次地成为热门词汇。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是否有新的经济因素引发了系统性风险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整体呈现降低趋势;系统性风险与市场指数存在负相关性,牛市期间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熊市期间系统性风险持续走高;行业间变异系数增大,风险比重方差随时间变化而呈显著性差异;政策因子对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性影响,这说明我国股市很大程度上仍为政策市。  相似文献   

16.
网络结构、危机传染与系统性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质的金融网络结构中,危机传染效应所引起的系统性风险不同。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研究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这三种金融网络中危机传染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首先构建有向加权的银行间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并根据网络结构确定网络中每个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其次模拟分析两类随机冲击和两类目标冲击下,不同网络结构中风险传染所引起的系统性风险状况。结果显示:无标度网络面对冲击时的稳定性更高,但当连接最多的银行遭受冲击时,这种网络结构极端脆弱;随机网络面对目标冲击具有最高的稳定性,但面对随机冲击则更加不稳定;金融网络呈现出“稳健而脆弱”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异质的金融网络结构中,危机传染效应所引起的系统性风险不同。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研究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这三种金融网络中危机传染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首先构建有向加权的银行间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并根据网络结构确定网络中每个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其次模拟分析两类随机冲击和两类目标冲击下,不同网络结构中风险传染所引起的系统性风险状况。结果显示:无标度网络面对冲击时的稳定性更高,但当连接最多的银行遭受冲击时,这种网络结构极端脆弱;随机网络面对目标冲击具有最高的稳定性,但面对随机冲击则更加不稳定;金融网络呈现出“稳健而脆弱”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孙杨  杜楠 《经济视角》2012,(5):81-83
起源于美国的此轮金融危机已经进入后危机时代,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很多国家因为金融危机的打击,经济至今缺乏活力。在后危机时代,思考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预算性软约束角度入手,对预算性软约束在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产生过程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记者 《商周刊》2011,(16):64-64
美国在全球金融市场占据着中心地位,和"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走进美国是中资银行国际化战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货币政策对中国主权债务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样本期间内有两次大幅度的跃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上升跟全球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有关,但本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两个原因对中国的主权债务风险也有影响。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显著加大了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但降低了主权债务风险,而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本文的发现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在全球金融风险较高的情况下,采取更加审慎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