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收益共享是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研发外包中服务商隐性知识价值难以验证,收益共享难以实现。对此,建立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努力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模型的求解分析表明,当服务商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努力成本存在替代关系时,模型将回归于一般的单任务模型;当存在互补关系时,客户对显性知识的激励同样能激励隐性知识共享,且激励效果随互补性的增加而越发有效。此时,客户最优的显性知识共享激励系数与成本相关系数、隐性知识共享努力成本系数正相关,而与显性知识创造共享努力成本系数、服务商风险规避度、方差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刘明广  李高扬 《技术经济》2012,31(5):29-33,59
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模型的平衡点及稳定性条件。结果表明:只要有一个博弈方进行知识共享的额外收益小于其知识吸收与学习成本,博弈结局必然是所有博弈方不共享知识;当博弈双方进行知识共享的额外收益均大于其知识吸收与学习成本时,博弈结局有可能是共享知识,也有可能是不共享知识,具体结局与初始点的状态存在密切关系。最后提出促进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知识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多任务多阶段众包创新委托代理的激励问题,使接包方更努力完成任务,文章基于现代经济学公平偏好理论,建立了考虑任务参与者公平偏好的双任务两阶段委托代理模型.借助模型分析了众包创新过程中公平偏好程度与接包方的努力程度、产出分享比例及众包创新绩效等的关系.结果 显示,对称信息情况下公平偏好程度对众包创新的两个阶段产出效益无影响.非对称信息情况下随着公平偏好强度增大,发包方收益和接包方努力水平也在提高,而固定收入、产出分享系数在减小.通过模型仿真也发现公平偏好程度并不是越大越好,过于频繁地采取相同的激励措施会降低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4.
易丹  胡俊  胡韩莉  李青松 《技术经济》2023,42(12):152-161
在考虑养老服务集成商营销努力的情况下,通过设计成本分担契约、收益共享契约激励养老服务提供商改善服务质量,分析了两类激励契约的适用条件;比较了对养老服务质量、营销水平决策和各成员利润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提供商的服务质量、利润会随着成本分担比例的增加而递增,随着收益共享比例的增加而递减;集成商的营销水平会随着成本分担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收益共享比例的增加而递减,利润水平会随着成本分担比例和收益共享比例的增加而递减;需求影响系数对三种情境下的提供商和集成商利润产生正向作用,签订成本分担契约对提供商较为有利,集成商可能更倾向于收益共享契约;成本影响系数则对利润产生负向作用,签订收益共享契约对提供商较为有利,对于集成商来说,其利润在三种情境下的差异不大;成本分担契约对激励提供商改善服务质量和集成商提升营销水平具有最佳的激励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商获得的利润总是高于集成商。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自主创新企业中新产品合作研发的利润分配问题,建立了考虑补贴激励的纵向合作研发利润分配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基于多代理人的模拟仿真方法分析了自主创新企业合作研发中企业平均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存在能够使合作企业双方都保持较高收益和合作率的最优补贴系数。最优补贴系数随着企业边际收益比的增大而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被补贴企业的成本投入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力越大则最优补贴系数将越高。  相似文献   

6.
制造商与零售商共同努力减少无缺陷退货的收益共享合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旭梅  田萍  沈娜利 《技术经济》2010,29(5):110-113
针对制造商与零售商在共同努力减少客户无缺陷退货中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分析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对无缺陷退货率的影响,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双边道德风险下的收益共享合同,分析了各参数对合同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收益共享激励系数与制造商的努力弹性系数负相关,与零售商的努力弹性系数正相关,与产品的单位收益、产品的首次销售量以及双方的努力成本系数无关。  相似文献   

7.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及方法,构建基于知识资源企业间合作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知识资源因素对企业合作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与知识资源的收益系数及相互间的信任水平正相关,与知识资源的成本和风险系数负相关。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激励企业利用知识资源进行合作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有研究表明,嵌入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关系网络在制造企业服务化与服务创新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但究竟何种网络嵌入特征能够促进制造企业跨界获取服务创新相关知识进而促进服务创新尚不明晰。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组织搜索理论,构建了知识密集服务嵌入、跨界搜索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36家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对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密集服务嵌入的4个特征——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关系数量与关系多样性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跨界搜索在知识密集服务关系嵌入特征的关系强度、关系质量与服务创新的关系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在知识密集服务结构嵌入特征的关系数量、关系多样性与服务创新的关系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基于团队氛围的知识共享与服务创新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创新活动的开展越来越依赖良好的团队氛围,团队氛围已经成为服务创新的关键因素。首先对知识共享的涵义、作用机制,以及团队氛围和服务创新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分别讨论了知识共享和团队氛围对团队服务创新的影响,并构建了基于团队氛围的知识共享与服务创新的作用过程模型,以揭示在团队氛围情景下服务创新与知识共享的互动机制。团队氛围和知识共享都会促进团队的服务创新,并且前者还调节着后者对服务创新的作用关系,而服务创新的要素改进也对知识共享有推动作用,其中信息交互在两者的互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期通过分析团队氛围和知识共享对服务创新的作用以及影响路径,为服务创新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企业协同知识创新中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共享是企业有效开展协同知识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协同企业降低知识创新的成本和提高企业收益具有重要影响。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协同知识创新中的知识共享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动态复制方程和复制相位图,分析了影响协同企业实施知识共享策略的因素,并结合模型探讨了协同知识创新中知识共享的前提条件,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崔士光 《技术经济》2009,28(2):102-106
本文以我国影像行业数码化为例,构建了新产品推广与服务创新的框架,分析了新产品开发体系与服务创新开发体系的特点和演化规律,指出了建立服务创新体系的要点。本文发现,新产品开发中的服务创新必须建立体系,行业开发中的服务创新必须建立框架。新产品开发体系与服务创新开发体系具有融合性、增益性的特点,服务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不断深化的过程,一般规律为:技术服务—市场服务—管理服务—行业综合服务,且服务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抓住两个"三结合":制造商、经销商、先导用户三结合;技术开发、服务创新与行业开发三结合。行业服务创新体系是建立边缘行业的推动力,各行各业的服务创新体系都应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以保证服务创新的不断深化,实现赶超世界先进国家服务创新体系的高效益。  相似文献   

12.
张慧颖  王江平 《技术经济》2012,(10):7-12,59
建立了服务接包企业创新能力理论研究框架。通过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天津滨海新区中的2家服务接包企业进行实地访谈,采用ATLAS质性分析软件,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服务接包企业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升服务接包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服务创新障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广 《技术经济》2009,28(2):24-29
从国有经济比重过高、行政垄断严重、企业合作关联缺乏、创新具有不确定性、服务创新政策环境建设落后五个方面分析了阻碍中国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创新链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国华  张慧  张妍 《技术经济》2008,27(7):29-32
相对于消费者服务业而言,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现代服务产业,它能够有效推动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创新链中各构成要素的创新作用及相关环节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创新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却十分滞后,这已成为国家创新链中最薄弱的环节。为此,本文认为应从组织创新、体制创新及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15.
郭丕斌  王霞  周喜君 《技术经济》2013,32(1):14-18,84
基于文献回顾构建了旅游服务创新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创新资源投入要素、创新驱动要素和创新障碍要素是影响旅游服务创新的主要因素;在创新资源投入方面,宏观环境的构建比微观环境的改善更为重要;在创新驱动方面,旅游企业自我改善的动力比外力影响更重要;在创新障碍方面,我国旅游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缺乏投入能力、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的关注度低等影响了我国旅游服务创新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赵玉川 《技术经济》2009,28(2):13-20
依据服务科学、服务创新理论,阐述了现实产业经济中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耦合关系,分析了产业演化及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转变的内在原因,为经济统计与创新统计的弥合奠定了理论根基。分析了传统经济统计与技术创新统计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服务活动与产业价值链的关系,针对经济统计与创新统计"二张皮"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为建立新型的统计体系提供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7.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郭丕斌  许慧  周喜君 《技术经济》2011,30(12):18-23
从服务创新和知识管理的视角,提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针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进行抽样调查以获取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共享环境、隐性知识、创新保护措施和技术组织缺陷是影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品创新的主要因素;而影响过程创新的因素除了包括上述六类因素外,成本风险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创新的内涵与服务业产业的特点,以技术与制度相结合的视角构建了服务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以广东为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的结果共同表明,近年来广东服务业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但服务业制度创新能力对服务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贡献较大,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9.
文章沿技术-服务、组织-制度两个维度梳理了多元且分散的旅游创新研究,并提出三层次(企业、网络、系统)旅游创新认识模式,分别对各层面的基础性要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上海、南京两地的旅游企业实地调研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杨雅南  钟书华 《技术经济》2011,30(11):33-39,51
回顾了国内创新驿站评价相关研究,将其归纳为创新驿站演进动因评价、治理机制评价、绩效评价、站点建设评价四个方面。评价研究表明:外生约束条件下的适应性以及内生支撑条件下的驱动性是评价创新驿站形成动因的逻辑主线,而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外部治理因素是影响创新驿站治理的主要因素;创新驿站绩效评价关注于定性的功能效用评价和定量的作用效果评价;中国创新驿站站点的实践为理论认识增添了直接现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