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配股资格无论是对于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都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配股资格制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进而影响到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而现行的有关配股资格的规定仍存在一些弊端 ,因此 ,研究如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有关配股资格的规定很有必要。一、现行的配股资格以净资产收益作为唯一指标有欠合理有关配股资格的规定自 1993年以来已作了多次变动 :1993年 12月 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送配股的暂行规定》,规定上市公司配股的必备条件之一是“连续两年盈利”;1994年 12月 2 0日中国证监会又发布了…  相似文献   

2.
再融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珊 《资本市场》2001,(12):60-62
<正> 上市公司再融资概况上市公司利用证券市场进行再融资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截至今年7月,深沪两市共有645家上市公司先后实施过配股或增发,其中再融资额超过5亿元的上市公司有130家,超过10亿元的有49家。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渠道主要是配股和增发,根据再融资主渠道的变化,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98年5月以前:配股作为惟一的再融资方式。1995年证券市场的回暖和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使再融资的队伍逐渐扩大。由于配股所需的审批时间较短,公司具体操作起来也更简单,再基于对我国特殊国情的考虑,在1998年5月以前,配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  相似文献   

3.
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配股决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配股决策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 ,道德风险模型和权衡理论均不能有效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配股行为。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融资渠道的相对狭窄和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资格的严格限定 ,使为保留资金储备或大股东利益而进行圈钱成为公司配股的一个可能原因。在缺乏相应约束机制的情况下 ,具有绝对控制权的大股东有可能通过上市公司的配股行为获取潜在利益 ,因此 ,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公司的配股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200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在配股前后五年经营业绩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配股公司的经营业绩在配股前一年最高,并显著地高于非配股公司;而在配股当年和随后的三年,经营业绩明显下降,与非配股公司没有差异;还进一步发现配股公司的经营业绩与股权结构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5.
配股是上市公司再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本文从多个角度来对中国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市场反应进行实证检验,从中把握时间、行业、配股价、股票规模等因素对上市公司配股事件市场反应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言在我国目前的市场规则下,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后,可选择的融资方式主要有配股、增发新股以及可转债等。2000年以前,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对配股这种再融资形式情有独钟,1995年到1998年,实施配股的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0%,仅1998年就有153家公司实施了配股。自2000年以来,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更多的是采用增发新股的方式,到2001年上半年有超过140家的上市公司提出了增发新股的方案,增发拟募集的资金量从几亿元到几十亿元不等。自2001年《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实施办法》公布以来,已有30余…  相似文献   

7.
配股资格线由中国证监会制定,它是利用净产收益率(Rate of Return on Common Stockholders‘Equity,简称ROE)数据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进行管制,本文用一个上市公司为达到配股资格线而操纵利润的实例,以及上市公司ROE分布随配股资格线变迁而相应变化的实证,揭示了上市公司为应对配股资格管制而采取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利润操纵现象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8.
<正> 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否配股、如何配股,是关系到各股东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但是,由于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造成“同股同权同利”丧失其事实基础;而非流通股由于过于集中,往往处于相对控股甚至绝对控股。导致在决策时容易产生“一股独大”的现象,损害其他股东,特别是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本文希望通过对上市公司配股决策过程进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样本是2001年1月1日至2001年10月15日召开股东大会(或临时股东大会),且审议有关配股议案的公司(其中包括著名的银广夏),共计99家。资料来源是各公司发布的公告。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配股融资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获得配股资格和提高配股价格,上市公司具有通过调整可操纵应计利润来提升报告盈余的强烈动机。本文使用横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研究了配股公司盈余管理的时间序列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可操纵应计利润与配股后业绩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配股前 3年和配股当年都具有较高的可操纵应计利润,而配股后长期业绩趋于下降,可操纵应计利润与配股后的业绩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误导了外部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资本配置效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唐国正 《经济学》2006,5(2):329-360
本文建立了股权二元结构下配股的理论模型,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两类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经理控制和大股东控制以及“一股独大”的股东结构,运用博弈论方法探讨了股权二元结构下配股对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价值的影响。本文首次提出了配股的“再分配效应”——配股导致价值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转移,配股的“股权成本效应”——在非流通股股东不认购的情况下配股能降低公司的平均股权成本以及“配股中的搭便车现象”——流通股股东明知配股有损于流通股价值,在个体理性的驱使下仍然认购配股。本文揭示了股权二元结构与现行配股制度的缺陷,有助于解释我国股票市场与上市公司的一些重要实证现象。  相似文献   

11.
股权二元结构下配股对股权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立了股权二元结构下配股的理论模型,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两类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经理控制和大股东控制以及“一股独大”的股东结构,运用博弈论方法探讨了股权二元结构下配股对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价值的影响。本文首次提出了配股的“再分配效应”——配股导致价值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转移,配股的“股权成本效应”——在非流通股股东不认购的情况下配股能降低公司的平均股权成本以及“配股中的搭便车现象”——流通股股东明知配股有损于流通股价值,在个体理性的驱使下仍然认购配股。本文揭示了股权二元结构与现行配股制度的缺陷,有助于解释我国股票市场与上市公司的一些重要实证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宣告配股或者增发新股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会下跌,即公司会出现负的异常回报率,且公司的异常回报率随着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前非流通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少;上市公司宣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由于不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市场绩效不会明显的下降,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市场绩效要好于配股和增发新股;只有当非流通股股东看好上市公司时,非流通股股东才会参与配股,配股的市场绩效要好于增发新股;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3.
笔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制度,以1998年~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配股与大股东资源侵占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处在配股前三年时,为了达到配股要求,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减少;但当配股融资完成后,大股东的这种约束行为消失。这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在配股前的资金支持行为与配股后的资金占用行为。  相似文献   

14.
穆晓卿 《经济论坛》2006,(22):125-126
近年来,我国的股票市场得到了蓬勃发展。上市发行股票成为公司进行融资的重要方式。我国上市公司普遍优先选择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表现出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配股与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继首次公开发行(IPO,InitialPublic Offering)之后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股票再融资的两种基本方式。上市公司利用配股和增发新股进行再融资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一、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热配股通常指已公开发行上市的股份公司通过向现有股东按其所持股份的一定比例分配优先购买权的方式销售新股的行为。而增发新股,又称公募增发,是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与股权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已是不争的事实,配股和增发新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的主要方式。配股和增发新股能够直接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998~2001配股并且在配股后三年内受到处罚的企业的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企业配股前盈余管理可能性越高的企业,在经营过程出现违规行为的可能性更大;企业配股前发放现金股利的企业日后成为违规企业的可能性降低了;改变资金用途越频繁的企业成为违规企业的可能性越大,而配股前的业绩对企业是否成为违规企业没有产生影响.该实证结果支持了证监部门对企业配股前是否发放现金股利、配股前盈余管理程度、配股后频繁改变资金用途、大股东资金侵占行为监管的合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上市是很多公司的即期目标,待上市后又迫不及待的配股、增发。这种股权融资热一度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问题从理论、实证上都有所研究。本文拟通过揭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动因及其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分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对称信息下的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增发和配股.如何对这两种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在Myers和Majluf框架模型下,运用Wu和Wang(2002)模型对上市公司正确选择配股或增发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中国市场的修正模型.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增发是上市公司管理者的首选方式,但从外部流通股股东和提高市场效率来说,应该提倡采用配股方式.  相似文献   

19.
配股作为中国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再融资方式,实际融资效率并不高,配股认购不足。这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并加大了承销商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配股认购比例与配股价格负相关,与配股期市场平均收益率正相关,与公司配股当期的业绩关系不明显。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配股认购比例还与配股期进行配股融资的公司资产规模负相关,与配股期进行配股融资的公司数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引入了机构投资者,可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且,相对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而言,定向增发新股融资的手续更简单,门槛更低,因此,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佳选择。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对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