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裴育 《经济问题》2003,(6):41-43
目前,我国一部分地区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一些深层次制度性问题的存在,农村税费改革只能从农村内部的分配关系来减轻农民负担,并非治本之策。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从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城乡二元税制结构、现行的行政体制三个方面对农民总负担加以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减轻农民负担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蓓蓓 《经济师》2006,(1):210-210,212
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我国农民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过度提取农业剩余。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出路是改变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具体措施是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实行城乡居民平等负担的税制、对城乡居民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3.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抚生 《当代财经》2002,(7):24-27,34
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是根本目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现代公共分配制度是重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目标,并从统一城乡税制,构建合理的农村收费制度,改革财政支出,完善分税制等方面对如何建立现代公共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促进农民增收新机制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在我国统一城乡税制的时机尚未成熟。理由是:1郾农村税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因农村的“三乱”而产生的农民负担过重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它是行政、经济、社会制度不完善的必然结果,也是现阶段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问题的综合反映。新税制设计时一定要坚持效率和公平准则,使税收在税务行政、资源利用和经济运转方面讲求效率,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通过税收的杠杆作用,使经济稳定增长。所以,农村税费改革要跳出单纯改变税制的思路局限,只有当国家行政、经济、社会制度的综合改革初具成效时,统一城乡税…  相似文献   

5.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确保农民收入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经勇 《经济经纬》2004,(6):112-115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与城乡二元结构相联系的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不公,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客观上要求必须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税制和城乡平等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6.
张文兵 《经济师》2001,(10):185-186
农民负担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是现行财税体制扭曲了分配关系 ,只有对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进行深化 ,才会从制度层面遏制农民负担过重问题  相似文献   

7.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统一城乡税制是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各异。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证分析,引发农民负担沉重根源的反思,认为规范政府行为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2006年,我国农业税彻底取消。但这仅仅解决了农民承担的直接税收负担的问题,远没有触及数额更大的间接税和“暗税”负担,实际上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要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更好地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不仅需要彻底取消对农民征收的直接税费,更要进一步完善涉农税制,努力构造农民增收的税收长效机制,并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税费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民负担过重。现阶段,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何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为农村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亟需制度上的创新。为此,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应成为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王喜梅 《经济师》2004,(2):193-194
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继土地改革、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第三次重大农村改革 ,这次改革确实减轻了农民负担 ,规范了农业税费 ,但暴露出农业税税种不明确、农业特产税设置欠妥、出现新的税负不均、县乡村财力降低、收支矛盾更加突出等问题。因此 ,建议完善农村税费制度 ,逐步统一农业税制和工商税制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大问题,农民负担过重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显露出的新矛盾,其解决得好与坏直接关乎着中国改革发展的前途命运。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一般认为有四个。农村税费改革提供了一种减负的途径。安徽省是全国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省份,其改革方案已经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农村政权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重建农村税费改革涉农法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农民负担过重、干群矛盾激化等突出问题。加强农业基础、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本文简要阐述了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针对农村税费改革与传统涉农法律存在相抵触的问题,就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对重建农村税费改革涉农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偏向的制度出现了弱化趋势,这种弱化主要体现在城乡交换制度和户籍制度上,再分配制度和资源分配制度的城市偏向依旧。城市偏向制度得以弱化首先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改变以及中央政府政策调整的结果,同时也与农村居民对城市偏向制度的感受程度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抗"力度直接相关。城市偏向制度得以维持则与城市居民在城乡利益博弈中的优势地位和地方政府对城市偏向制度的偏好。  相似文献   

14.
农村税费改革应重在治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遥 《经济学家》2002,(2):114-115
农村税费改革是建国50年来,继农村土地改革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村第三次革命.其中心问题是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将农村分配制度纳入法治轨道,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从全国及安徽省的试点情况看,农村税费改革对于减轻农民负担,规范税费管理体制,稳定税负水平,简化征税方式等方面的绩效是明显的,意义是深远的.但是,由于试点方案仍没有突破原有的单纯的费改税的框架,把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仅仅视为农村内部乡镇政府与农民的利益纠纷问题,就此而言,目前的农村税费改革还只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标之策.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按照中央的设计和部署,农村税费改革分两步进行。第一阶段从2000年开始,主要任务是通过正税清费、规范税制,治理“三乱”,取消“三提五统”,把过重的农民负担减下来,概括起来就是“减轻、规范、稳定”。第二阶段从2004年开始,主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取消除烟叶税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概括起来就是“两取消、三改革”,2008年彻底取消农业税。河南省农村的税…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征收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2000年4月中央决定在安徽全省及其他省区的一些县(市)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农村税费改革的方向、方针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规范了农村收入分配关系,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基层机构职能转变,由于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从试点地区的情况看,在收入分配方面也反映出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7.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 ,在安徽省实施至今已有两年多。针对这次税费改革 ,在理论层面、政策层面都存在若干争议。本文在深入的调查基础上 ,对这次税费改革的理论基础、政策可操作性以及实践中的诸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 :目前的税费改革安排 ,对于解决当前农民负担问题确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从长期来看 ,特别是从建立合理、规范、稳定的农村利益分配格局的要求来看 ,该改革方案仍然在多方面具有过渡性制度安排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自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农民负担过重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农民负担过重,影响了党群关系,激化了于群矛盾,是极易引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是当前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一、农民负担过重的“源”在哪里 (一)宏观分配政策不合理。 现行的村提留乡统筹制度,是在1983年撤社建乡时形成的。后来这种筹资方式以制度形式被固定下来,形成了城市公益事业主要由国家办,农村公益事业主要靠农民自己办这样一种不合理的局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公共事业不断兴办,农…  相似文献   

19.
程开明 《经济学家》2008,3(3):28-36
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容易出现城市偏向问题,本文基于城市偏向与城乡差距的理论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城市偏向政策影响城乡差距的效应进行回归估计和检验。结果发现,城市偏向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固定资产投资及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越明显,城乡差距越大。现阶段我国经济及工业化水平提高对城乡差距产生正效应,城市化及开放程度提高则具有负效应。受之启示,消除二元结构、扭转城市偏向及推进城市化对于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三方博弈的结果。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谈判机制是在政府主导和企业偏向的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住户部门所占份额偏低,政府偏向、企业偏向严重是这种国民收入分配决定机制的必然结果。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过分追求以及经济增长目标与提高住户部门份额之间的矛盾,导致我国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总是被动的。在全社会建立起平等的国民收入分配谈判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平等的工资谈判机制,是我国国民收入格局进入良性循环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