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成为全世界遭受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合规性"贸易壁垒最多的目标国,与此同时我国也在逐渐学习运用"合规性"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的产业。文章通过大量详实数据分析了近年来中国运用"合规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方式和对象国,中国运用最多是反倾销,同时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也比较多。中国运用"合规性"贸易壁垒的对象国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详细分析了中国运用"合规性"贸易壁垒的产品分布。运用反倾销贸易指数来衡量中国运用"合规性"贸易壁垒的力度,发现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比较,我国运用反倾销的力度较弱。最后提出我国运用"合规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越来越多。这项贸易保护措施的频繁使用使中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也成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重大障碍。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国际方面的原因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同问题上的差异,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中国对外出口的较快增长;国内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各级政府不正确的政绩观,中国企业的低价策略,个别企业的倾销行为。  相似文献   

3.
我国反倾销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较快,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保护国内市场和考虑到某些政治利益,频繁运用反倾销措施来限制中国产品进入,对华反倾销调查不断。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强反倾销应诉的法律意识;重视学习研究国外竞争对手和市场。  相似文献   

4.
国外反补贴措施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反倾销之后,一些国家开始对我国实施反补贴措施,其原因既有国内的因素也有国际上的因素。与反倾销措施相比,反补贴措施将对我国造成更深远的消极影响,但危机中同样也存在着机会,国外反补贴措施在无形中也成为我国进行改革补贴政策的外在推动力。我们要理性对待国外的反补贴措施,即要通过法律程序对外据理力争,也要通过对国内存在的补贴政策进行调整。总之,在履行国际法义务的前提下,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做到有理有据,这是我国应对国外反补贴措施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华频发反倾销调查,涉及多个行业,多数最终判决征收反倾销税,以抵消进口造成的"重大损失"。从经济学角度,从微观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到宏观的需求和供给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从中国进口并未使美国受损,受损的仅是生产率较低的同类商品生产商,消费者获益更多。相反,对华反倾销不会给美国带来福利改进,由于诉讼费用、征税成本、连锁反应、报复性反倾销等因素实际福利损失往往很大。因此认为,美国对华实行自由贸易优于采取反倾销措施,减少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6.
李晶  王泉泉 《经济与管理》2005,19(11):34-37
面对国外对中国出口商品愈演愈烈的反倾销之势,有效发挥民间商会组织的优势与职能,给企业以依托, 已是打赢反倾销战的关键。因此,应鼓励和加大民间商会的建设力度,利用其特点与优势,充分发挥其职能,以在应对国外反倾销中居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7.
出口产品反倾销预警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加入WTO组织后,我国部分出口产品数量出现了大幅上升,同时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也接连不断.因此,加快建立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预警监测体系,将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国出口产品的自身特点和反倾销法律的实践为基础,结合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构建了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阶段预警系统,旨在为出口产品预警监测探索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后进出口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国针对我国进行的反倾销调查也日益增多,但我国企业对外国企业进行的反倾销诉讼却少有增长.本文使用扩展的博弈论分析框架论证了上述现象,说明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我国企业较易在国外市场进行低价倾销,而面对国外企业的倾销行为却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强调了行业协会与国家在进行倾销调查协调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世贸反倾销协议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但一直以来,关于协议中的主要概念--倾销及损害判定标准本身却很少受到质疑.由于倾销及损害的裁定标准非常之宽泛,实施反倾销的条件很容易实现,这使得具有低成本出口优势的中国,一直是现行反倾销措施的最大的受害国.所以,中国应该在世贸组织相关问题的谈判中,提出对倾销及损害判定标准进行合理修改的主张.但对于这一主张的提出,中国不应以一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是要以为中国,为世界带来双赢前景为出发点,来寻求自己摆脱困境的途径.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提出对协议中有关倾销及损害这一基本概念的合理性、公正性进行检视的主张,提出了对其进行合理修改的建议.我们期待这一研究会为中国政府在相关问题的谈判中的立场和观点提供理由和依据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论国际反倾销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际反倾销是当前国际贸易前沿问题中的焦点.反倾销纠纷案是WTO争端解决机构审议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研究国际反倾销的历史演进、发起反倾销的主要国家、反倾销指控的主要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国家和国际反倾销的发展趋势.了解、熟悉和把握这些问题,有利于采取正确的应对对华反倾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比较研究:基于反倾销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目前已经成为各国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企业在遭受到反倾销指控时,应积极进行应诉。而会计成本核算资料的细致准确与否是应诉反倾销中会计工作的关键。文章从企业应诉反倾销的角度出发,对反倾销法中要求的成本会计核算和我国的成本会计核算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两者协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动态博弈的角度看,进口国想方设法地加大出口商的在反倾销中的成本,是使得反倾销威胁变得可置信的一种“承诺行动;”外国对华涉案出口企业不区别征税是我国企业应诉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西方国家对华反倾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外国对华的歧视待遇。西方对华的歧视待遇实质上是增加其反倾销威胁的可信性的重要手段,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相当的努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formulates Prusa's (1992 ) theory that anti-dumping regulations facilitate the formation of cartels between an exporter and import-competing firms. It demonstrates that interest rates an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re two key factors that may determine the robustness of the cartels. It builds a Bertrand duopoly model with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that explains how anti-dumping regulations might encourage the creation of cartels. To highlight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an import-competing firm is seriously hurt by dumped exports, this study adopts the following setting. First, both the exporter and the import-competing firms sell only in the home market. Second, if the exporter's product is sold at a cheaper price than the product of an import-competing firm in the home market, this is a sufficient condition to initiate an anti-dumping petition. Although the setting might also provide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the anti-dumping authority could be over-protecting the import-competing firm, it makes it possible to view the exporter as a predator. Since the setting enables the exporter to be free from the need to make profits in its own market, it sets a lower price for its product only if it decides to undertake predatory activities against an import-competing firm.  相似文献   

14.
WTO反倾销协议允许成员国在倾销造成国内产业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威胁时采取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在保护国内受损害产业的同时 ,会损害下游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本文以化工行业为例 ,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定量分析反倾销税价格效应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关联影响。我国对外反倾销涉案产品大多是中间产品 ,因此在反倾销措施执行中应当全面考虑包括下游产业利益在内的公共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倾销与反倾销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对“公共利益”的考量则是决定反倾销措施是否实施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反倾销之“公共利益”原则问题,接着分析了该原生的原因,然后指出该原则在我国反倾销立法中的现状,且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逐步替代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成为美国的主要反倾销对象。美国对中国反倾销出现的这一变化趋势,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劳动力价格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美出口比例降低,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对美出口迅速增加对美国相关产业形成竞争压力。为了有效的应对美国的反倾销,无论是相关出口企业,还是国家政府部门都应给予足够重视,应坚持统一对外的方针,抵制低价出口行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设立专门应对反倾销的机构,共同做好反倾销的预防工作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口产品屡遭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和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绿色贸易壁垒,以其外表的合理性及内在的隐蔽性成为继关税后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的出口商品为何屡遭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其对中国的外贸发展的原因,进而提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华反倾销与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婧 《生产力研究》2004,(6):102-103,122
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是被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受到歧视性待遇。本文探讨了非市场经济的认定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果 ,提出了我国应对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齐瑶  周婷 《经济与管理》2008,22(1):94-96
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是WTO允许的维护公平贸易、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手段。目前,中国在反倾销领域是遭受调查较多的国家。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将面临大量的反补贴调查的形势。为此,我们应未雨绸缪,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补贴和反补贴立法体系,及早做好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20.
浅析产业损害与倾销、反倾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造成产业损害的原因不仅仅是限在贸易领域,而产业损害不仅仅是现实的损害,还应该包括潜在的产业损害威胁以及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阻碍。当作为反倾销摩擦中的"受害者"——进口国时,应冷静分析倾销原因,综合考虑整个产业的短期和长期利益,最终采取适当手段应对;对于国外歧视性反倾销,国家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权利,必要时启动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