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中原城市群作为中部地区的经济隆起带,肩负着拉动中部崛起的历史使命。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领头羊”和“火车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开展提高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融合中地位的对策研究,对于确定郑州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增强郑州吸引力,促进中原城市群快速融合,实现中原崛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综合评价与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土地有序利用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县区为基本单元,从土地资源自然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对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空间关联指数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空间格局分析,采用两者耦合研究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进行了类型区划分。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值具有较强的集中与分异特征,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互斥性,社会经济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郑州市、洛阳市市辖区和邻近郊县,部分地级市的中心市区也相对较高,资源环境热点区域主要位于中原城市群的东北和西南,结合两者的空间耦合特征,将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划分为5个类型区,并对每一个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9大地级市1978~2006年人均GDP数据为资料,基于GIS空间自相关方法,系统的研究了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规律.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县域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态势,但这种集聚多局限在郑州、洛阳、焦作的周边县域,其他县域空间相关性表现不明显;郑州市作为区域首位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能力不足,从时间维度上讲从1999年之后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集聚与空间关联性整体上呈现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加快中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河南经济腾飞和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中原城市群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但是整体经济实力不强,中心城市的首位作用不突出,城市群内部产业结构趋同,对外开放的程度低等问题制约着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因此,必须突出一个中心,加强内在联系,争取外力支持,提升人力素质。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群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地域单元。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孤立分散发展,影响了中原城市群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进行整合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节点分析、经济联系量分析、经济联系方向分析,对中原城市群各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进行了度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原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生态工程技术来维护与提高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是未来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新理念,也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在对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原城市群的生态环境的技术整合进行了研究。针对当前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生态防护林地技术、自然保护区技术、生态园区设计技术、水源地保护技术、市区绿地系统规划技术、文物古迹保护技术、环境影响监测评价技术等进行整合,可为壮大中原城市群地区的生态资源与保障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城市最为集中的地区。如何客观、正确、定量地评价中原城市群产业竞争力,从而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在对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之间以及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本文对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首先考察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现状,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建立因子分析数学模型,分三个层次定量比较了郑州与周边省会城市的竞争力、中原城市群内城市与河南省内地级市的竞争力、中原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竞争力;依据定量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提出中原城市群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区域一体化尤其是城市一体化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正迎来区域一体化和城市一体化的建设高潮。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都是我国东部区域经济最发达、一体化程度最高、产业分工与合作最具成效的区域。除东部地区外,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亦正加速发展,已初具规模的中部城市群主要有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以及环鄱阳湖城市群。通过分析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和产业分工、融合的成功经验,指出城市群产业协同的一些内在要求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低碳经济的内涵,分析中原城市群发展低碳经济客观必要性,提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原城市群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群经济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中原城市群经济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立足区域.面向全球,统筹空间整体布局,创新机制,构建城市群系统的整体协调体系。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不可持续因素,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经济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河南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城乡差距明显,制约着其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及相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之一,在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建设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对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中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郑州及中原城市群为案例,从城市群产业整合的角度探讨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作为城市群的经济重心仅仅是满足了中心城市的必要条件,而是否形成城市群的服务中心、高端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才是中心城市扩散效应得以有效发挥进而促进城市群产业整合的关键。中原城市群现状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制造业的低端发展,群内缺少有效的经济结构联系,亟待进行产业整合。这与中心城市郑州的经济弱质性导致其扩散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密切相关。未来郑州的发展方向不在于追求提升经济总量进而提高首位度,而需要选择在生产性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等有限领域形成有高度的中心,以此来组织和推动中原城市群的产业整合。  相似文献   

14.
促进由郑州等九个城市组成的中原城市群融合发展可有效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发挥中原经济区对中部崛起战略的支撑作用。中原城市群融合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通过加快中原城市群产业融合步伐、强化郑洛产业双核作用、推进一体化建设、加强城市连接区域开发、强化体制机制保障等措施,探索建立具有中原城市群特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添锦 《经济论坛》2005,(21):34-36
一、城市群的界定 城市群形成是以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自然条件包括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地貌与地质条件、生物条件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历史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文化、科技、教育、交通与通讯等方面。它的形成与演进大致要经历单个城市发展、单中心城市群、多中心城市群、大城市群发展成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何楠 《经济经纬》2007,(2):91-94
人口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郑州市人口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稳定,使郑州人口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郑州市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建华 《经济经纬》2005,(5):102-104
国外三个著名的都市圈都是各自国家内的经济社会极化地区,经济总量最大,单位面积产出多,产业、人口和从业人员高度集聚,中心城市能力强。与之相比,中原城市群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发展的潜力巨大。今后建设的对策是:强化郑州中心城市的功能,集聚人口和产业到中原城市群,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产业技术水平,促进地区间的积极竞争,把“流”变成“留”。  相似文献   

18.
中原城市群九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和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刘东勋 《经济地理》2005,25(3):343-347
中原地区正处于经济崛起的腾飞初期,中原城市群带动战略是中原腾飞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以大工业、大市场建立发达的专业化协作体系则是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容。为此,必须构筑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建立统一的劳动市场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城市发展战略的协调。  相似文献   

19.
张丽君  秦耀辰  张金萍  张艳 《经济地理》2011,31(8):1301-1307
产业集聚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关注的焦点。基于河南省2000—2009年年鉴数据、2004年经济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等资料,构建以地方学习创新为核心的学习型区位论分析框架,采用Moran指数和SLM模型等分析了期间中原城市群县域工业集聚格局变化、两位数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特点,以及工业集聚的学习型区位因子特征。研究认为:学习型区位论分析框架提供了区位选择研究的新思路,考虑空间自相关性的Moran指数与SLM模型辨识了产业集聚的地域、验证了地理邻近性的影响。中原城市群县域工业集聚态势明显,经历了倒"S"型的发展演变,各个地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各制造业集聚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学习能力、集聚经济、地方学习环境和资本投入是当前促进中原城市群县域工业集聚的显著性因子。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传统城镇化的弊端日益显现,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致力于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成为非常明朗的发展趋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以郑汴都市区为增长极,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着力构建由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省级区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特色城镇和农村新社区构成的新型城镇体系,坚持紧凑型城市布局方针,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道路,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50%以上,郑汴都市区人口集聚规模800—1 000万,中原城市群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中西部地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建设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城乡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城乡社会和谐局面初步形成,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