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所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的提出直接源于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它实质上是人类在生产观上的一场革命,是基于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作为破解生态危机的时代选择,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是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是人类在生产观上的一场革命,是基于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它呼唤"天人合一"的系统自然观,要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明经过了原始的刀耕火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又逐步经过几大阶段的发展。而今,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人类发展里程上的必经之路。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的建设是科学发展实施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同时生态文明的建设向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更先进的要求。生态文明中的先进性不仅体现高水平更代表着正确的前进方向。生产力的发展应该顺着生态文明的前进方向,确保自身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论发展生态文明的先进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力量,不同形态的文明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不同的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最新形态的文明,它既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对生产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先进性要求。发展生态文明的先进生产力,就是顺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 ,具备生态文明中生产力的特征与功能。人类文明进程中 ,教育具有导向功能 ,生态文明与教育生产力是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本质上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生态文明的生产力基础。人的文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须顺应自然、遵循生态规律,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遵循生态经济规律,以维护社会再生产的可持续性。要把传统的机器大工业下高碳、线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转变为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科学发展,满足人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以来党的生产力思想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六大以来,党的生产力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新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与强大动力;二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一步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三是全面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五是发展生态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核心要义涵盖生态文明论、生态生产力论、生态民生论、生态法治论、生态建设系统工程论五个方面.建设美丽江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要求,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的使命担当.必须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  相似文献   

9.
孙大飞 《生产力研究》2012,(7):85-87,261
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目前在生态环境、社会问题凸显的情况下,如何认识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的提出,为认识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方向、指导原则和目标。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认识生产力,生产力既要体现理论上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和生态关系,也要满足这两种关系在实际发生中展开的现实要求。它是理论规定与现实要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体验经济是生态文明经济的表现形态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中国的实际,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提出要发展生态生产力,夯实经济基础;树立生态文明观,指引体验经济发展方向;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增强体验经济发展动力;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体验消费群体;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验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视域下生产力标准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生产力标准多从技术维度、经济维度和社会维度来探讨生产力的发展,而对生产力标准的生态维度研究却明显不足。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需探讨生产力标准的生态维度,也符合马克思生产力范畴的基本要义。生产力标准的生态维度就是人的生产活动与周围生态环境是否和谐以及和谐的程度。这要求生态文明视域下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价值优先"原则,体现"以人为本"与"以生态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双重统一,实现物质财富生产和生态财富生产的双重统一,反映生产成本核算和生态成本核算的双重统一,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进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是生态理念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生态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大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学术期刊联盟协办的“2021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保定论坛”,将于2021年9月11日至13日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生态文明观指导下,我国走新型工业道路又有新的内涵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7,(1)
习近平的生态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纲要和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生态生产力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治理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生态这一维度对生产力、民生、治理思路进行了新视角的理解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了三者的内涵,为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郭佑 《江南论坛》2009,(11):12-14
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5,(10)
生态文明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次。文章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文化和社会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深刻分析,并对有机农业的四个原则和基本要求进行分析。在这两者的分析之上,对生态文明与有机农业之间的耦合机制进行研究,有机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反过来,生态文明的建设也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生产力是先进的生产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廖福霖 《生产力研究》2004,20(10):48-50
从三维角度考察生产力 ,即水平维、力量维和价值维。决定价值维的是生产力发展的文明取向。发达生产力由前沿、领先地位的水平维和强大的力量维组成 ,而先进生产力则由发达生产力加上先进的文明取向构成。生态文明是比工业文明更加先进的文明取向 ,生态生产力具备了先进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同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主要结合“三江并流”地区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必要的相对的政策,为加强对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针对生态文明动态化、区域性的特点与基本内涵,尝试建立省域范围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综合评价江苏省生态文明的建设绩效。文章指出2000—2007年间江苏省与全国的建设程度差异,同时总结2007年度江苏省13个地市的发展阶段差异。鉴于江苏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提出完善生态设施、健全生态补偿、发展生态产业及增强生态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