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贷的动因、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提前还贷违约金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其负面效应,并着重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了国外及其他地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贷风险管理的经验与做法,以期对我国提前还贷违约金制度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完善商业银行对提前还贷风险的管理,充分保障银行、客户双方利益,促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住房抵押贷款在国内银行的资产中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住房贷款的提前还贷行为也开始困扰银行业的经营。本文分析了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的成因、提前还贷给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管理提前还贷风险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3.
孙冰  刘洪玉 《经济管理》2003,(24):84-89
上海八家商业银行在2003年5月联手推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贷违约金制度。本文针对提前还贷违约金期限结构展开探讨,首先介绍了现行的几种违约金期限结构类型及其发展轨迹,然后以假设的贷款合同和违约金期限结构参数为基础,运用期权的分析思路,比较研究了不同的违约金期限结构对抑制提前还贷行为的差异。从中可以定性观察到在不同违约金期限结构下,引发提前还贷行为的市场利率随贷款持续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对国内实施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贷违约金制度提出了几条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由于央行调整利率等原因,提前还贷的客户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的客户逐渐增多,笔者从银行的角度,通过对提前还贷进行深层次分析,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力争达到增强银行的盈利来源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助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推行的高校助学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还贷的风险.处在借贷双方之间的高校应该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强化学生诚信还贷的意识,从而形成自律与他律共同作用的还贷风险防范格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扩张,对国家助学贷款的需求一路攀升。但最近,由于部分高 校助学贷款的还贷违约率超过20%,相关商业银行相应对违约高校亮出了借贷红牌。一边是高校助学贷款申请数量的直线上升,另一边却是银行对贷款发放的日益谨慎,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到一种学生难贷款、银行贷款难的境地中。国家助学贷款“两难”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去年上海出现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以来,今年又在济南、南京等诸多城市出现大量提前还贷的现象,仅一月份济南某一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提前还款450万元,占去年全年发放贷款的10%。南京某国有银行住房信贷中心负责人称,春节高峰时,提前还贷金额一个月高达近2000万元,是放贷量的近4成,现在是天天有人过来提前还贷。据调查,其他城市目前也出现类似个人消费贷款积极还贷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银行放贷看《贷款通则》帖俊峰,张兰芳今年7月27日起实施的《贷款通则》,是建国以来推出的第一个全国通用的贷款准则,它对规范贷款行为,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将产生重大影响。那么,银行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究竟该给哪些企业贷款呢?...  相似文献   

9.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开展,在改善我国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学术界有不少文章进行了分析,但这些文章几乎都是从保护银行的角度出发,对侵犯银行利益的诸如骗贷等行为进行研究,而从保护借款人利益的角度,无论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鲜有人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银行在与借款人签订《抵押借款合同》前后,利用垄断地位与格式条款等侵害借款人正当权益。本文从法律与金融两个角度,对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按揭贷款的捆绑销售问题,格式合同中剥夺借款人对抵押物的合理使用权、加重借款人的责任与义务、剥夺借款人对争议解决方式的选择权、银行单方面解除合同的随意性过大、以及在贷款类别上设置的缺陷,还款方式上的缺陷,提前还贷上存在法律缺陷等,进行较为深入地剖析,最后得出结论与对策建议:一方面需要修订现行相关法规,加强法律监管;另一方面借款人也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陈颖 《发展研究》2006,(8):14-16
1999年,我国开始由金融部门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该政策作为大学贫困生资助项目之一。国家助学贷款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远不尽人意。2003年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高峰,但数据显示,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究其原因是银行在经营这一项业务时面临着社会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因此,我们建议政府、银行、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控制和规避这些风险,确保国家助学贷款成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1.
从"国企"改制透析"国银"改制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湲 《当代财经》2002,(4):28-31
明晰的金融产权结构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要求;而资本充中率则涉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我国银行与证券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既是国际潮流,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混业经营应选择选择的混业经营模式,即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巳不再是单纯地追逐利润,而更多的是竞争所迫或业务开拓所需,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翔 《开放时代》2011,(3):46-60
"家国论"可谓儒家政治学说最根本的部分,它往往也被认为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最大障碍。本文由乔治·莱考夫的道德政治论出发,借由其关于基于家庭的两种道德模式——"严父模式"与"慈爱父母模式",考察儒家(孔孟)的"家—国"观。作者试图指出,儒家的家国观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民之父母"观念更接近莱考夫理论中反权威的"慈爱父母模式"而非"严父模式"。由此,作者尝试从权利和道德两个面向重审"国之本在家"的意义,及其可能启示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根据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生产要素在财富的生产中所作的贡献产生的一种分配形式。“要素所有权”是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它决定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是“按要素分配”原则存在的依据,“要素贡献”是按要素分配原则的最终决定因素。在按要素分配理论中,正确认识“要素所有权”与“要素贡献”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是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是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新经济"与"知识产业"和"知识经济"息息相关,它们一脉相承,有着继承和演进的历史关系。"新经济"之新主要呈现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四个方面。新技术是"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新产业是"新经济"的主要载体,新业态是"新经济"的经营状态,新模式是"新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产业联合、业态融合等方式形成的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偏私或偏公的观念,已难以对所有权社会化的趋势作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所有权本身的逐渐衰落和约束的逐渐弱化,使得所有权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超越"公"与"私",实现公与私观念的更新,建立现代社会化的产权制度就成为所有权变革的价值取向.这对于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传统的政府推动型城市化呈现出两种特征,即政府的“全能”与城市化的“失灵”。政府的“全能”表现为行政干预因素在对城市规模确定、城乡要素流动和城市化道路选择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化的“失灵”即表现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曲折、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的要求和低于世界同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张宁 《经济学家》2003,(2):78-87
本文探讨了全金融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全金融运作模式和全金融产品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全金融具有目前任何金融混业经营运作模式或单个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强大金融功能,是世界金融未来的新形态;全金融运作模式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运作模式;全金融产品是全金融运作模式生存和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产品形式。  相似文献   

18.
从复杂性科学角度出发,阐述“三个代表”在探索中国社会系统演化中的复杂性思维,指出“三个代表”为中国社会系统自组织进货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价值”和“剥削”范畴内涵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理论研究的前提是对价值范畴进行定义。经济学说史上的四大价值理论对价值范畴内涵的解释是不同的。深化价值理论研究应该重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价值是从一种比较中或关系中得出来的”思想的研究。而允许并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则需要对剥削范畴的词义性质进行界定,无论从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是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出发点来看,剥削都是非正当的和值得谴责的。  相似文献   

20.
本对“人民本位”的科学内涵作了简要探讨,认为它的内容特征表现为思民情、顺民意、谋民利、靠民力。之所以说“人民本位”是“三个代表”的核心内容,是因为先进生产力是“人民本位”的基础和前提,先进化是“人民本位”的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本位”的主体和目的。科学把握这一点对于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