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燕蕙  高海燕 《时代经贸》2011,(14):244-245
近几年来,有关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话题讨论得轰轰烈烈。高职,区别于高中和高校,它不再是普通高校的压缩饼干,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办学模武和人才培养的方向。高职的人才培养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是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来进行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高职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案,一定要以企业需求和岗位群为目标,更快更有效地进行转变,以寻求高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研究现阶段中小型企业对会计岗位职业技能的需求和高职会计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提出我院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新的课程体系,以适用够用、就业、技能、岗课对接为原则,以达到满足中小企业对会计技能人才的“就业资格、基本技能、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岗位工作能力”等主要方面的需求,实现会计技能人才培养企业岗位工作实景进课堂的实践教学,满足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对汕头金融业趋势特色进行分析和对汕头金融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金融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明确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各构成要素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和保障体系进行探讨,以培养出符合行业和地域要求的高技能、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顺利接轨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文章基于广告行业对广告专业人才多元化需求的特点及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能力培养的要求,对广告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构成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广告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体系,并细化了能力目标体系下的能力模块内容,对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类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建设中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岗位所需能力是课程设置的最终服务对象和最终实现目标。根据岗位实际需求设置课程的调查研究在高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已掀起新一轮高潮。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的物流岗位为研究背景,对物流岗位所需能力及高职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5,(8)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会计工作专业技术性的特征,使得具备"会计专业岗位实务能力"和"会计信息化能力"成为社会各行业选择会计人才的必备条件。而在信息经济时代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相比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导致培养出来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通过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构建起以培养专业岗位实务能力和信息化操作综合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会计专业岗位实务课程与会计信息化课程相融合的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课程体系,以满足信息时代对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各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就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单一企业就业岗位的人数限制和职业能力需求差异束缚了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工作的推进,订单,定向培养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许多院校在落实高职会计专业订单、定向培养的过程中却忽略了人才培养的专业特征.北京培黎职业学院与金蝶集团合作共建的"会计(ERP软件实施与服务)定向班"在该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网络零售运营管理已成为一个新兴的职业岗位,被众多企业单独作为一个岗位进行人才招聘.然而,目前各高校并没有设置该专业,在电子商务或相关专业上也没有此类人才培养方向.本文在对网络零售运营管理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电子商务专业该类人才方向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构建了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群设置,为进一步完善网络零售运营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中的企业文化对接为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维持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纽带,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做好校企文化的对接,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将教学课堂与企业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具备岗位适应能力,成长为企业需要的技术性人才.校企合作要求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工学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促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相关度,高职院校正在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基于岗位能力的"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学工融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建筑装饰行业企业对岗位需求标准日益提高的背景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并通过分析高职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学工融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为下一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经济发展,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普通高等教育和现行高职教育在不同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体系的比较,构建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于认识论和学期项目主导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岗位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只有具备岗位能力学生才能顺利就业,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就必须做好实践教学.而且职业性与技能性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的特征,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最为重视的能力就是实践能力,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为视角,分析了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春光 《经贸实践》2016,(17):16-17
管理会计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会计技能和职业素质,同时也能够为学生今后走向就业岗位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课程在人才培养当中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对管理会计课程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也要结合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理会计课程进行改革,建立以就业和职业岗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增强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成效的同时,加快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助产专业教育从属于护理教育,国家对高职助产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课程设置等尚无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性标准体系.为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岗位型人才的需求,笔者在认真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照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要求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本文展开对高职助产专业妇科护理课程的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16.
"校企融合"是指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是我国高职教育的新阶段,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以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西建院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合作开设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试点班"为例,探讨"岗位对接培养"合作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明确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发挥专业竞争优势,及时地了解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特组织开展此次会计专业吻合度社会调研活动,以此修订和完善2017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相衔接,满足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适应性、未来岗位迁移性的需要,使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更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会计专业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7,(11)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为社会所用的技术技能人才。将项目教学法引入高职英语教学,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适应今后的岗位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文章针对高职英语开展项目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地方人才需求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之下也在不断进行变化,需要的人才是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业务能力、综合能力等同步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在此背景下,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要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以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0.
深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爱荣 《经济师》2011,(1):133-134
在全球经济寒潮冲击下,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高校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创新思维跳出传统模式,系统化地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与机制的改革。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专业课程,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文章主要从财务管理专业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能力上提出了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