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湛江作为粤西地区唯一沿海开放城市和环北部湾区内的关键点,正面临着新一轮工业和港口经济发展的机遇和环北部湾经济区内外竞合的压力与挑战。目前,湛江在中国环北部湾区内只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而不具有绝对优势,经济实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湛江需要借鉴深圳和青岛等较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提升自己的经济和综合实力,形成较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环北部湾区域中心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地处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位置的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是指由广西沿海地区北海、钦州、防城港市及南宁市所辖的行政区域为主组成的经济区,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区域。加快环北部湾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经济优势互补,统筹区域经济,对于促进北部湾地区崛起、拓展西南地区对外经济合作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金融业的发展又将对环北部湾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北部湾经济圈的崛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环北部湾地区的发展现状及优劣势说明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并提出北部湾合作的领域范畴.如:共同构建交通大网络.发展临海型工业,开发海洋资源和热带亚热带资源.发展滨海旅游业等。同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北部湾经济圈崛起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地区为样本,运用断点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研究城市群落崛起过程对该地区经济绩效和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城市群落的形成提高了该区域的经济绩效;第二,在2003年和2004年城市群落崛起过程中,落后地区受益最大,区域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第三,2005~2007年,受益最大的地区是中等发达地区,城市群落的发展进一步缩小了中等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在2007年,落后地区和其它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北部湾经济圈发展态势与雷州半岛的战略任务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北部湾经济圈是广东省雷州半岛、海南省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和越南的北部沿海地区、总面积约30多万km2、其中海域面约12.8万km2、人口约5000万。该地区的基本特点是:依托北部湾、面向浩瀚的南海:目前经济都不发达.均为发展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缺乏类似日本、香港、新加坡这样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削弱了区域的凝聚力:该地区还存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十分复杂的边界问题。1面临发展的良好机遇和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北部湾地区80年代前还十分落后。海南建省前的1987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仅55.88亿元。占当年全国国…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河南省地域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区位,不仅要注重自身发展,还应积极争取与邻近省份市县地域的有效对接,合力并举助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首先采用分形理论以及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河南省的地域结构特征,发现城市分布格局以郑州市为中心进行自组织演化,市县分布多沿交通干线,"轴带+圈层"的复合型地域结构显现;然后采用统计分类、城市规模分级方法,分析了河南省的经济、城镇以及交通发展现状,发现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城镇规模序列结构不完善,陆路综合交通网络发达;最后基于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改善河南地域结构的结点优化、轴带组织和面域扩展相结合的系统化空间组织路径。  相似文献   

7.
大力提升湛江在北部湾经济圈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部湾是由我国的海南、广西、广东雷州半岛及越南的北部所围成的深邃水体,扼我国西南地区出口通道的咽喉。随着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一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快速发展,北部湾经济圈的形成已逐步成为现实。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区域合作,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去年初,北部湾广西片先声夺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家批准实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广义资源观的区域生态-城市经济和谐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范如国  唐红 《技术经济》2009,28(1):72-75
阐述了区域生态-城市经济系统的概念及其内涵;从经济学角度对生产力和资源的现有概念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刻分析,拓展并丰富了其内涵;构建了广义资源理论下区域生态-城市经济增长的Logistic模型,较好地揭示了生产力标准、资源观与区域生态-城市经济和谐发展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9.
蔡祖顺 《广东经济》2004,(12):33-34
随着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合作以及CEPA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速推进,粤西地区既面临着乘势崛起、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徘徊不前、步步落后的危险。粤西怎样才能乘势而上,在新一轮竞争与合作中抢占先机,跨越式发展?本文认为,加强合作,培育错位竞争,是粤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部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板块,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桥梁作用。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基本地域空间单元;城市是区域与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经济体,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承载体和竞争平台。"两型社会"背景下,中部城市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和流通平台。以省会城市为例,在现状分析与诊断的基础上,从区域关联、经济、产业、要素流等方面提出了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协调发展的多中心联动、集群式与创新性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1.
John E. Roemer, Free to Lose: An Introduction to Marxist Economic Philosophy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相似文献   

12.
13.
“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叶超  柴彦威  张小林 《经济地理》2011,31(3):409-413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城市空间的生产指资本、权力和阶级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城市的重新塑造,从而使城市空间成为其介质和产物的过程。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空间的生产理论在批判传统的将空间视为容器和无价值判断的空间观的基础上产生;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之与空间问题相结合,西方地理学界和城市学界在空间的生产问题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国内学界对它的研究较为迟滞,缺乏突出的案例研究,目前还处在引介和初步应用的起步阶段,但在近5年也兴起了一个以多学科共同研究为特征的风潮。199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的生产问题在中国逐渐变得突出,预示着它将是一个重要而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关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决策者食物利用能力的不确定性如何引起食物浪费,并比较了食物浪费税和私人信息干预这两个政策工具对食物浪费量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食物最优保有量决策一旦偏离其食物利用能力,就会引发食物浪费。虽然两个政策工具都可以有效地降低食物浪费,但是食物浪费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方向不确定,而私人信息干预却可以通过激发学习机制增强决策者对自身食物利用能力的认知,并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整体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6.
关注     
  相似文献   

17.
Some recen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occurrence of indeterminacy in models with externalities may be overstated because these models ignore agents' heterogeneity. We consider a neoclassical two‐sector growth model with technological externalities. Agents are heterogeneous with respect to their shares of the initial stock of capital and in labor endowments. We find that the sign of the effect of inequality on indeterminacy is not pinned down by the standard properties of preferences. However, when the inverse of absolute risk aversion is a convex (respectively concave) function, homogeneity (heterogeneity) tends to neutralize the external effects and eliminate indeterminacy.  相似文献   

18.
ON PREJUDICE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prejudice biases an evaluation outcome. We also show that referring to past data, which leads to prejudice, can provide a better estimator for the quality of the object under evaluation, even if biased, in the sense that it reduces the mean squared error. However, in cases in which the quality of the evaluation depends on the referee's effort, as well as on his ability, prejudice aggravates the evaluation outcome by dampening his refereeing efforts, thus possibly yielding a worse estimator than no prejudice even in terms of the mean squared error. If evaluators possess prejudice, an individual's performance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his career becomes more important, at least in the short run, thus creating an incentive to work harder in the earlier stage than in the later stage. This may provide an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for cut‐throat competition in the earlier stage to the traditional signaling argument.  相似文献   

19.
关注     
  相似文献   

20.
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