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人居环境领域,传统园林景观的“实景”之外,“虚景”也逐步进入了研究视野,如声景观、光景观、气味景观等,其相关研究成果在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以及建筑设计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回顾了虚景的相关研究,陈述了景观要素与虚景的对应关系,提出了“热景观”的概念。热景观是园林虚景的一部分,既有可度量的环境性能(温度、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等),也包含了人的主观热舒适感觉,同时,还与社会文化相关的诗画意境联系在一起,是住区热环境与风景园林学科的交叉领域。探讨了热景观与住区热环境的区别与联系,初步提出了热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的成果应用。热景观的发展拓宽和丰富了景观的维度,也让我们能够以更全面的视角来建设风景园林、评价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许多景名都具有浓郁的诗情画 意。景名是风景园林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园林景点的高 度凝练,是为景观增色、体现诗意的途径之一。借助地名的三 要素,从景名的音、形、义3个层面分析圆明园四十景的诗意 表现,以期为今后景点的命名提供一定借鉴。音的层面,音节 恰当、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景名平仄更能体现诗意;形的层 面,景名文字的选用和书法艺术的题名都可体现景观诗意;义 的层面,引用典故、借助已有景名和创造诗意景名均可体现园 林的诗意。  相似文献   

3.
《南风歌》最早记载于中国先秦典籍中,全文蕴含 了虞舜歌“南风”以煦育百姓、顺应天时物性而治天下的美好 象征。随着《南风歌》的传颂,以该典故为主题问名的建筑景 点大量出现于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清代皇家园林中。首先考辨 了“舜歌南风”典故的历史源流,挖掘其在流传过程中所衍生 的文化内涵。继而对以“南风”主题问名于我国古代园林建筑 的历史面貌进行爬梳,重点以清代皇家园林中的“南风”主题 景点为例,围绕“薰风解愠”和“对时育物”2个角度探析其 在园景构筑与文化内涵阐释层面对“南风”主题的表达。结论 证明“南风”意象主题景点是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清代皇家园 林中的一类重要景观类型。  相似文献   

4.
“园外园”一期两山片区处于皇家园林群中,其田园景观的营造既要有皇家——御苑的特征,更要体现农耕文化的田园意趣。全园种植设计主要借鉴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理念和手法,参考明清时期皇家园林常用植物,如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桧柏(Sabina chinensis)、垂柳(Salix babylonica)、杏(Prunus vulgaris)、水稻(Oryza sativa)等,来营造御苑、田园景观。御苑的体现主要通过主题景观如“幽林晚钟”“御道夕峰”等,配植如高杆型油松、蜡梅等观赏价值高且有美好寓意的植物,“以景达意”。农耕文化区,以大面积的稻田景观突出主题,结合乡土植物的自然配植,体现田园景观的生境美、自然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5.
最优秀的园林创作是以对同时期的艺术、科学、历史、地理、哲学、社会习俗有清晰认识为基础的,能否熟练掌握其建造技术意味着这种创作是否具备可行性。提出了在含风景园林、园林、园艺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创设“园林艺术实验园”来提高学生园林设计能力、园林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通过对实验园进行规划得出以“正六边形划分实验单元”结合“模数化、规律变化”的规划方法,使场地具备可变性。合理选用新型的、乡土的材料、工艺及植物,并使其可反复移动、重组。规划让实验园得以涵盖广泛、实用的实验内容,为城镇景观的多样化需求以及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无限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植物是风景园林的四要素之一,是改善自然环 境、提升游览体验的重要因子。量化植物景观布局、科学 地规划公园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难点,也是数 字景观应用于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方向。在剖析植物景观 布局关键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Ecotect和 Grasshopper软件,从环境要素、景观要素和人群需求3个 方面提炼参数与规则,构建了基于设计逻辑的点、线、面植 物景观布局参数化模型。并以天津水西庄公园为例,对公园 植物景观进行了参数化布局模式图的生成,探讨了耦合设计 场地及人群需求等多因素的精细化布局方法,以期为城市公 园植物景观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清代江南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本文从平面布局、空间布置、景观要素安排以及一些特殊造园手法这四个方面浅析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希望通过对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的研究和学习,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从植物景观空间尺度变化的角度研究了瞻园中的南 假山和北假山的植物景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尺度变化, 运用对比、图解、量化的方法,讨论分析植物在这一特定景 观环境中的植物景观尺度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未来 适宜的植物尺度建议,为江南古典园林遗产原真性保护和当 前园林植物景观尺度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结果表明瞻园北 假山处植物景观尺度仍在适宜范围内,背景植物观赏视角为 16°~25°;南假山植物尺度呈现不适宜趋势,背景植物观 赏视角为38.4°;综合考虑空间尺度和视线适宜性的条件 下,北假山处植物高度的适宜参考值H=16~30.7m,最佳 参考值H=15~27.7m,南假山处背景植物高度的适宜参考值 H=6.4~19.25m,最佳参考值H=9.4~11.1m。同时2处景 点由于植物种类的变动导致的景点的文化性略有缺失。  相似文献   

9.
回顾唐亭“袭古增妙”“结亭组景”的先锋实践,总结其模式,再认识柳宗元旷奥思想中“游之适”的内涵、要素、目标与价值追求,从“形适”与“意适”2个层面,提炼概括出时空节奏体验的“环-中”旷奥原型——“凌阻峭”与“抵丘垤”的2类空间感受。研究发现:秉承“游所之往”“风景求中”的价值取向,借助空间形态与序列组织调节游-息节奏、实现意境塑造,正是风景旷奥思想的“初心”。在与后来的造园组景、直至今天的绿水青山美之间,旷奥追求虽有间断但初心未变,对此“亭”功不可没。“亭”作为园林组景基本要素逐渐转化为中国园林典型的文化意象符号,作为实现风景旷奥初心的“结亭组景”,逐渐成为中国风景园林建筑的主题母语,开启了中国风景园林感受序列的新天地。进一步以上海松江方塔园与湖北2019园博园灵犀园为例分析探讨了旷奥理论结“亭”组景结合现代条件的运用思路与方法,以期不忘初心,与古为新,弘扬优秀的中华风景园林。  相似文献   

10.
: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主流类型之一,历 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皇家 园林的气势恢宏、私家园林的精致细腻不同,基于佛教文化 背景产生的寺庙园林,有着独树一帜的造园特色。以宁波天 童寺为例,从整体布局、相地风水、植物配置、理景艺术等方 面对寺院的“匠心”布局进行分析,从视境、声境、嗅境、味 境和触境五境对寺庙园林造园“意境”进行阐述,总结寺庙园 林造园意匠特征,丰富传统园林文化理论,传承与弘扬我国传 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区域自然山水对营造诗意的栖居环境具有根本性作用,探究传统智慧中基于自然山水格局的都市区域景观营造的理论方法至关重要,隋唐长安都城区域景观是综合性、区域性考虑的典范。首先研究关中自然山水空间内外层次与组织结构,然后将研究区分为外圈边界关隘层、中圈水利农田层、内圈城市本体层,从结构、模式、分区、选址、朝对关系、借景、轴线等角度讨论结合关中自然山水格局的区域景观营造方法。研究所得结果显示:山、塬、原、滩、河嵌套穿插的山水空间,4类关隘景观,6类水利农田景观区,“高敞-六爻”模式的空间规划原则,以南山为阙的朝对关系,融合南山峰谷与功能需求的非均衡复合轴线景观等。对隋唐长安都城区域景观营造与自然山水和谐统一的方法措施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区域空间规划等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围绕2019世界园艺博览会山水园艺轴布局设计,结合园区总体规划和场地现状情况,运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方法,提出了“画中山水、诗意田园”的景观立意,提炼出“山、水、林、田、屋”五大造景要素,采用“延山、引水、布田、营林、接屋”的手法进行规划布局。重点对“延山”手法在深化设计中如何承接总体规划要求、划分园林空间、引导游览路线、限定视线范围及营造局部小气候等,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对“引水”“布田”“营林”“接屋”等设计过程中,如何运用传统园林文化内涵、表达传统园林意趣作了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风景中一种独特的存在。“风景”在建筑学语境中应被拓展为更广义的“景观”,当代建筑和城市研究与景观已形成多重维度的互动,中外建筑师与艺术家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表达出不同的自然建造观念和思考,既有对自然哲学的追求,也有对自然资源和风景的利用。景观与建筑、城市之间形成了一种共构的复杂关系。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与自然关系的双重关照出发,尝试论述将一种更深入的自然观作为价值的维度引领当代设计的可能性。 关 键 词:风景园林;自然;建造;建筑  相似文献   

14.
依据古代文献对惠州西湖核心区域建筑布局复原的 基础上,借用《园冶》“相地”“立基”之说,并结合实测数 据探讨了主要建筑的选址、造景意图和自然山水条件之间的联 系。提出古代惠州西湖建筑的选址布局并非简单的空间布置, 而是融合古典造园理念、宏观山形地势走向及风水思想,最终 形成具有较深刻、丰富的内涵,并符合传统山水审美的规划设 计。通过古惠州西湖为个案探索中国古代大尺度景观的“民族 特色”。  相似文献   

15.
传统乡村景观与诗人情怀境界融合并符号化为古诗 词,是传统乡村景观的诗化意象。基于乡村居住文明价值认 同,针对当前乡村景观与诗意栖居理想相悖的建设现状,以及 当代乡村景观规划理论诗意语境缺失的理论现状,从古诗词入 手,运用语义分析方法,以成都平原为例运用符号学理论建立 空间源词条-标准词条对照表,以此为参数结合文本挖掘技术 对成都平原古诗词乡村景观信息进行词条挖掘、词频分析和聚 类分析,从中析出成都平原乡村景观语义及诗意意象图谱,在 此基础上构建与现实地域相对应的在地性诗意乡村景观意象特 征,以探索优化乡村景观特征及乡村诗意栖居之可能。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对中国乡村建设的审美标准和发展模式影响 深远,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对乡村绿化美化进行科学、正确的 引导。立足新时代背景分析乡村绿化美化的战略意义和理论逻 辑,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其靶向在“乡村”、基础是“绿 化”、重点是“美化”、要点是“产业”。基于传统人居美学 思想,对乡村三大功能区的各组成元素开展绿化美化建设,保 护乡村整体景观风貌的原真性、增加生态保育区生态绿量、提 升居住生活区景观品质、拓展经济发展区绿色产业。科学推进 乡村绿化美化发展,需要组建专业团队,建立科学理论;鼓励 学科交叉,探索科学方法;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科学规划;强 化技术支撑,把握科学途径;推进试点工作,提炼科学范例。  相似文献   

17.
以东、西方“诗意地栖居”哲思及理论为基础,从“定向”“认同”“栖居”3个层次对昆明古城传统景观进行解析。通过对滇池地区自然环境空间的认识,以及“湖-城-山”结构景观序列的建立,实现城市“定向”于大地之上;紧密结合湖山环境,展开劳作场所与生活场所的营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对地域产生“认同”;最终,因诗意抒发和精神上的诗意营建实现“诗意地栖居”。在现今环境脉络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伦理关系,要以相互的关照为核心。理解过去并立足当下,通过强化昆明城市空间与自然的联系,并在具体设计中捕捉湖山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有效实现物质与精神的集结,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诗意栖居之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