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的会计环境必然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会计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研究和揭示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制约影响,对于中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会计环境的基础理论,分别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制约和影响,进而阐述中国会计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讨了解决中国会计环境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发展环境的测评——基于AHP方法合成的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中国企业发展环境评价体系,并计算出了中国企业发展环境指数(BDEI).再现了中国企业发展环境变化的事实。同时,通过对中国企业发展环境指数变化的分析.我们对中国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不利环境因素做出了前瞻性的预测。例如.市场需求问题、资源约束问题、社会信用问题、人力资源结构问题、企业外部自主创新环境问题、融资结构问题.以及国际贸易环境问题,等等。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未来中国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它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入WTO给中国环境带来机遇和挑战,加大了中国环境建设的难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经济快速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得到全球的关注,从会计角度保护环境,生成环境会计,先后在欧美及亚洲等国掀起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热潮,本文从中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出发,分析环境会计在中国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严峻的农村环境形势,最终阻碍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针对中国农村环境,综合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以及农村环境问题治理的原则,以期为地方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从而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为了避免传统城市化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在尽可能收集整理已有国内外研究文献基础上,综合评述中国快速城市化问题、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性研究内容及方法等,探讨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趋势,以期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理性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所谓公害,污染有了暴露渠道才成害。如果污染物没有进入人体,就不构成人群健康风险。我们做研究时不应该靠感觉,而应该注重数据,尤其在讨论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时,更应该"看病",而非"听说"。中国目前的城镇化规模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数以亿计的人口在迅速实现"可能是新型"的城镇化,而这个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也可能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就这个话题,我想在介绍中国城镇化特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来讲述一下:一是日本与中国在城镇化方面的可比性,二是学习日本在城镇化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的经验。首先,很多研究环境问题的学者对中国城市的特点认识不足,常常用建成区代表城市、用大城市建成区的环境问题代表中国整个生态环境问题。中  相似文献   

8.
WTO的环境与贸易政策及中国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通常将WTO对中国的影响集中在关税、配额、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方面 ,这虽然是十分重要的 ,但不够全面。其实 ,作为一种隐蔽性很强的非关税壁垒 ,各个国家的环境与贸易政策往往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起着重要制约作用。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特殊时期 ,中国要想扩大出口 ,维护自己的贸易利益 ,就必需了解并善于运用WTO的环境与贸易政策。本文考察了WTO处理环境问题的机制 ,分析了WTO有关环境问题的规定对中国的影响 ,就中国的环境政策如何与WTO兼容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选择:生产力发展的绿色道路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解决发展与环境问题就成为一个迫切任务。但就目前现有的环境和发展理论而言都有根本性缺陷 ,不能胜任这一任务。因而本文把中国未来环境、资源和发展问题归结为“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绿色道路”问题。这一提法的要义在于强调中国“发展是硬道理”的过渡时期的时代特征和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道路只有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样的大视角下才能被正确理解和最优化其组织过程。这也是绿色生产力概念存在的必要充分条件。“生产力发展的绿色道路”理论不是排斥现有“绿色”和“发展”的相关理论 ,而是在中国实践之上的一次理论综合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对生态环境(以下简称环境)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相互交织、颇为复杂。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全球化在为中国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为减少全球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积极作用,我国必须走"内外兼修"的路径:对内,必须探索和实践一种适合中国的有益于环境和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外,要通过国际合作广泛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