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创造力,我们将其理解为通过系统内有序的组织活动,对客观外界呈现出的一种变革的创新能力。或者说是为厂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个人或组织所具有的非常规的力量。它是在一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知识智慧、创新意识和能量能力的复合物。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将一个国家的创造力与社会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革命通常指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飞跃和在生产工具、生产工艺过程等方面的重大变革。科学技术进步常常被认为是其渐进过程的一种描述。科技进步,特别是科技革命可以从质量方面改变社会劳动的条件、性质及内容;可以…  相似文献   

2.
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安炳奇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多次强调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并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所谓"第一生产力",我认为不仅仅是讲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所处的位次,...  相似文献   

3.
<正> 早在十六世纪,英国思想家费朗西斯·培根对科学技术发明在物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就作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概括。十九世纪,马克思更明确指出:“生产力中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由此可见,随着人类的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旦应用于生产实践,就是强大的活跃的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认识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毛泽东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有着深刻认识的 ;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 ,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命题 ;江泽民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智慧的基础上 ,更加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著名论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之所以能够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 ,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敏锐把握“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个客观趋势 ,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技进步紧密地结合起来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不断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 ,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世界都在热烈地讨论“新的技术革命”。有人把它叫做“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人又称它为“第三次浪潮”。不管名称如何,看来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现在已经突破和将要突破的新的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将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新的飞跃。面临这一情况,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的经济战略和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和论述了如何正确理解"第一生产力"中"第一"的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技术第一"和"劳动者主导地位"的关系。认为正确理解"第一生产力"中"第一"的科学方法,不是宏观的、超脱的和模糊的方法,而是辩证发展的历史分析方法和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分析综合方法。"科学技术第一"和"劳动者主导地位"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劳动者主导地位"的首要含义是"科学技术第一";"科学技术第一"是"劳动者主导地位"的集中表现,是对"劳动者主导地位"内涵的科学揭示、丰富和发展。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是在工业经济的背景下总结出来的 ,但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则进一步验证了该命题 ,显示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具有高度的前瞻性。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 ,也应包括社会科学。所以自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科学同样也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知识经济 ,就是要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也就是第一生产力。在我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运用 ,主要体现在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以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直至建立知识工业、知识农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不是劳动者、劳动资料等物质实体,而是生产力的各种物质力量,其中包括劳动者的自然力,劳动者科学技术的力量,劳动者社会结合的力量和劳动资料的自然力,科学技术只有作为生产力的相对独立的要素之一,即作为劳动者科学技术的力量,才能成为生产力。我们只有从劳动者科学技术力量与生产力其它物质力量的比较中,才能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真谛,消除对它的疑虑。  相似文献   

9.
倡导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信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倡导科学精神不仅要“脱贫” ,而且要“脱愚”。科学作为对客观物质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作为从实践中获得的以逻辑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体系 ,它一开始就是并且永远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力量。首先 ,科学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它能够转化为生产力 ,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从一定意义上说 ,现代技术、现代社会生产力乃是现实的、物化的科学知识。邓小平总结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中的作用 ,得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结论。其次 ,科学不仅通过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而且它本身就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  相似文献   

10.
张子全 《经济论坛》2003,(12):32-32
一、建立起良好的经济、政治体制。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和科技与经济活动高度融合的经济形态,是知识和科技成果交叉融合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因此,也可以将经济、政治制度与知识经济的关系看作是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在经济、政治制度与知识经济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市场化经济制度和民主化、法制化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更替。可以说,知识创新决定着制度创新。二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制度又制约着科学技术转化为…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生产力包括科学”,小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自1975年以来,多次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主要靠科学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新的命题,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发展科学技术,推动改革开放,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世纪之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这个重要时期的重要任务:就是推动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素——现代生产力、现代体制、现代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生产力——现代生产力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而邓小平对生产力的认识没有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而是牢牢地把握他的时代性。早在1975年他就针对“四人帮”破坏科技工作的谬论,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大无畏气概,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1988年又更进一步鲜明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是马克思所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漫议罗绍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体系中的一个要素,这已取得共识。然而,在生产力体系中科学技术这个要素究竟是何属性,理论界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些人认为它仍然是个精神形态的东西,在生产力体系中它只是个精神性的要素,是精神生产力。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的劳动者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推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需要充分发挥生产力中人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科技和经营管理人员这样的人力资本的作用,建立激励价值创造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思想家都对科学技术进行过探讨。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理论的一大特点是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指出科学技术已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成为了"技术统治的意识"。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理论,梳理了其提出的"技术统治的意识"的思想源流和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了阐释了他对马克思基本理论的修正。  相似文献   

16.
<正> 科学技术咨询服务做为一项新型的科学技术事业和一门新型的科学技术学科,正在我国兴起,并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显示了它独特的生命力,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科学技术咨询服务的性质、目的和特征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是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所得到的规律性的知识。技术是变革自然、改造自然所需要的技能。科学和技术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科学技术是一种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按马克思的说法:科学技术“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笑欣  王赫 《经济论坛》2000,(19):21-21,23
企业文化的兴起,引起了世界性的革命,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经验证明: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中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因素,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工程,是增强企业活力并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文化建设应树立创新的发展思路。 1.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人类的历史不断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已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成为人类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  相似文献   

18.
"抓大放小"就是抓好大的,放活小的。不要用计划经济的观点去理解"抓大放小",要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去理解"抓大放小",这是最根本的一条,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不论在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经济师都会大有前途、大有作为。从战略高度把握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明确,国有企业改革,不是要把每一个国有企业都原封不动地、在原来基础上改好,这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来体现,小型国有企业难以发挥此种作用。市场观念应是经济师的第一观念。在实施"抓大放小"战略中,首先是认识问题。"抓大"不是政府把大企业的事自己都揽起来,使企业又变成政府的附属物,而是国家集中主要力量,把大的企业尽快变成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放小",不是政府对小企业不管了,而是使他转变成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另一种形式,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是不分大小、不分彼此的,不能唯成份论,不能像过去一样只管国有经济,不管其它经济,哪不是政府应有的行为。通过实施"抓大放小"战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适当降低,但却会加强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要辩证看。提出"抓大放小"战略思路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是新中国繁荣富强的基本保证,凝聚了三代领导人的必血和智慧,毛泽东“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掀开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崭新一页;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诊断精辟阐述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地位;江泽民关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的阐述是面向知识经济挑战,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高瞻远瞩的认识。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在本质上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其意义将随着时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张奎 《当代经济科学》1992,14(4):61-66,104
(1)人类社会生产力已经经历了古代手工生产力,近代大工业的机器(或机电化)生产力,并正在经历着第三代生产力—科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只是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第一生产力;(2)马恩列宁等分别依据他们那个时代的生产力特征和历史使命,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而邓小平则根据当代生产力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3)我国科学技术近十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存在有三大“非对称性循环”的缺陷;(4)科学技术是新一代生产力的首要标志和象征,科技生产力就是生产要素的“科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