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第三只手"不同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第一只手,它不是一个在理性经济人追求自己利益之上,被想像为促使市场经济自律以及最优化的那只手;它也不同于国家为了完善如此的市场经济,而做出各种干预的第二只手。它的经济主体是国有而不是私有企业,但是,它也不同于之前的国有企业,因为它的目的不在企业的利润,而在社会公平和公共利益。它既挑战又借助于其他企业。它虽然是国有企业,但在当前的中国政治经济体系以及全球化经济的大环境下,它的行为并不像一个垄断企业,因为它必须和其它两只手竞争,并且不仅和国内其它地方,也要和其它国家和经济体竞争。唯有在那样的竞争下成功地推进经济发展,它才有可能成为全国性的模式。也唯有那样,才有可能在资本主义占据绝对优势的全球经济现实下,把公平发展建立为一个实在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赵传海 《经济经纬》2000,3(1):14-1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的必然性.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不同于资产阶级政权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它具有双重属性.我们应该避害趋利,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大力发展受社会主义政权制约的资本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3.
<正> 一年来,经济学界对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道路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包括一些什么内容,以及要不要区分发达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等问题,提出各种看法。现综合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一社会主义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一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有它的质的规定性,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又不同于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但对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则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看法,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4.
市场社会主义具有浓厚的反资本主义色彩,它主张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以祛除资本主义的痈疽,实现资本主义的革新.几乎每一个市场社会主义者都在揭露资本主义弊端方面不惜笔墨,他们认为,资本主义至少存在四大痼疾:一是因为阶级剥削、贫富差距和失业而加剧的社会不公;二是因为强势资本介入和经济民主缺失而导致的政治反民主;三是由于资本的高利润与工人的低收入之间的矛盾而导致的经济频危机;四是由于资本无限扩张和环境有限载荷之间的矛盾导致的生态非持续.在分析这些缺陷的基础上,市场社会主义通过撇清苏联模式与社会主义前途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新的替代方案,最终得出资本主义具有可替代性的结论.市场社会主义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但它的批判理论为我们客观准确地认识资本主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素材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上海民族资本主义是作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要求发展符合民族利益的资本主义经济,因此同不允许有这种要求存在的各种反动势力有矛盾、有斗争;但是由于它本身力量的单薄,又必然与各种反动势力有联系、有妥协。  相似文献   

6.
毕舸 《经济》2006,(4):50-50
行政权力的过分集中与无限扩大,又会产生“谁来监督监督者”的悖论。我们更需要法律赋权在建设现代型中国社会中的伸张。[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经济制度变迁中的权力结构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制度变迁过程就是社会权力关系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在非工业化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权力关系表现为不平等、集中和强制;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十九世纪的古典权力结构和二十世纪的权力变革,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状态;社会主义从理论设想到现实改革将中央计划和市场的分权有机结合,从而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带。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主流经济学家都在告诉我们,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不惜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以及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是我们唯一的选择。然而,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已在全球很多地方蓬勃发展的团结经济(即社会经济)却显示,一种为人民大众及其生存的环境服务的经济与社会并非是不可行的。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相信人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和生态环境找到解决经济问题的途径。而我们的任务是通过建立统一的、有力的社会运动识别他们,连接它们,从而实现另一种经济体系。因此,与其说团结经济是一种经济组织模式,不如说它是一个经济组织过程。它不是一种幻想,而是一个积极的、集体想像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畸高、贫富差距扩大等现象,经济与社会的困境引发了西方学术界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发展模式的反思,企图通过反思找到引发危机的真正原因,并促进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金融危机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致命的缺陷,其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危机的爆发将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意识到,仅凭这一场危机就断言资本主义从此将退出历史舞台,恐怕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0.
发展NGO和社会工作机构作为主要民间力量积极参与灾后社区重建的过程,普遍强调参与式发展中的赋权理论与策略.但在实践中,这种策略却遇到了许多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笔者持续三年参与的B社区重建实践,指出社区实际上处于迅速的灾后重建、城乡一体化以及社会管理改革的多元社会进程之中.各种力量对社区的多方面介入使得传统社区参与式发展理论难以应对.基于对社区重建中三种主要力量——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和发展NGO——的分析,本文提出转型时期的社区发展需要社区骨干、公民组织与国家权力和市场力量建构合作治理的关系,发展多元化的社区权力结构,真正形成对社区的有效赋权.同时这种赋权既不应该激化社区中官与民的对抗,也不应该使居民更依附于地方政府,形成新的内部殖民过程,而是能够推动官民合作,以创新方式解决社区问题,实现社区的多元共治.  相似文献   

11.
经济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与人类追求物质财富相关的权力,财富的生产、占有、分配与消费成为经济权力的中心议题。同时,它又有人类所有权力的共同点,即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处置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政治权力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文章就从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的产生、运行来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民贫困问题依然是由于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社会政策、农村基本建设能力等客观条件造成,这些客观条件最终是对农民权力的压制或剥夺。因而必须赋权于农民,让农民都有多的自我发展与自我管理的权力。中国目前在部分地区开展的以赋权为核心的扶贫模式是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新出路,但在探索这一模式时要注意形成制度化与做到真正的分权化。  相似文献   

13.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存的社会现象,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后伴随着资本运动、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但生产过剩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通病,其存在着质的差别,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对抗性矛盾的定期爆发,是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加剧对工人剥削在生产力领域的最直接表现,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潜在掘墓人;社会主义生产过剩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相互竞争的阶段性现象,它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完善而自行消除。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资本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封建社会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在我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是缓慢的。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中断了中国独立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逐步把中国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资本主义是作为帝国主义的侵略资本和封建地主经济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又依存于帝国主义和封建经济。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大资产阶级投降帝国主义,形成了封建的、买办的官僚垄断资本,把民族资本分化出来。民族资本同帝国主义的侵略资本和官僚资本存在着矛盾。它的发展,有着资本主义一般的、和对中国社会经济来说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所谓“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指出:商品经济存在于古今中外所有社会,近代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其本质是“市民主义经济”。市民主义经济的产生是由于西欧近代市民社会的出现。市民社会是由具有不同于传统封建意识的市民所组成,市民的产生又是由于西欧中世纪不同与传统封建城堡的自治城市的出现。中国没有类似于产生西欧自治城市所需要的那种社会政治土壤、没有出现自治城市,因而也就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市民社会及市民主义经济,也不可能自发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的法制化、行政集权民主化、政党格局的两极化以及公民权利的扩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试论“经济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人”假说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产物,它以利己主义为人的本性,适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为指导,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都必须在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基础上追求个人利益,而这不能完全等同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经济人”。近年来,对于“经济人”过分强调与宣传,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们必须把远大理想信念和大公无私的道德教育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是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条件的产物,因而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马克思从生产关系和供给角度对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的深刻分析,为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但却无法全面说明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的成因和特征。本文根据社会主义现实情况,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供给和需求诸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条件,指出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劳动力商品化,是通过市场中介更合理地实现了劳动者的利益,使劳动者当家做主的权益在不同层次得到更充分的实现,反映了社会主义劳动者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考察发现,从诞生之日起资本主义制度就因其获利本性而不断向自然界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对自然进行各种形式的直接与间接掠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展开,这种掠夺对自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侵害,并使生态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20.
马尔库塞从“对立的总体性”来理解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整体,它对人民群众的专政不仅仅表现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而且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包括思想、文化、道德、信仰、消费方式,甚至包括了社会和个体的心理。既然资本主义的专政是一种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总体专政,那么要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也就不能是单纯的政治和经济斗争,而必须是一种“总体的革命”,即一种贯穿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道德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里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