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临床对脑卒中患者使用西酞普兰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本文研究选取的100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是从本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中选取的,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临床治疗过程中同时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以及相关脑血管方面的药物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原发脑卒中疾病的治疗基础上使用西酞普兰,每天一次口服,剂量为20~40mg。对照组的患者在原发脑卒中疾病的治疗基础上使用帕罗西汀,初始剂量为20mg/d,清晨空腹口服。通过临床对脑卒中患者使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疗效观察,分析患者使用西酞普兰治疗后的抑郁情况,并对患者的总显效率进行统计,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1、2、4、6周进行观察评分。结果对两组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患者总显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患者总显效率为76.0%,两组患者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并且治疗组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说明西酞普兰具有很高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临床给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西酞普兰治疗后发现,西酞普兰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小,并且在患者的心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系统对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CIE、Embase、Medline等与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检索,并对相关分析文献进行收集,自156篇相关文章中选出6篇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将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取得了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行盐酸氟西汀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经安脑丸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安脑丸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有41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有34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79.09%,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不良反应为2.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脑丸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应用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对其神经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则给予对症治疗和早期康复护理,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康复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4)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n=45)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Barthel评分,血清BDNF、TrkB水平及成本-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5.00%)(χ^(2)=4.121,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及血清BDNF、Trk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调控血清BDNF、TrkB水平,且经济性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Hanilton抑郁量表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1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评分,并通过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抑郁总发生率为46.4%,其中轻度抑郁占25.9%,中度占16.1%,重度占4.5%。对PSD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既往抑郁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关系和家属关爱程度。结论 PSD防治工作中,应重视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72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系统药物及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茴拉西坦治疗,研究组采用氟西汀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SDS及MES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DS及MES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组间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采用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促进神经功能进一步恢复,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特点、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7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抑郁的发生率及特点,抑郁与年龄、性别、病程、UPDRSIII评分及Hoehn-Yahr分级的相关性,采用盐酸舍曲林片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HAMD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期间86例帕金森病患者中37例具有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3.02%,主要表现为对工作及兴趣的减退、全身乏力、忧郁情绪、睡眠障碍等。抑郁的发生与性别、病程、UPDRSIII评分、Hoehn-Yahr分级有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伴发症状,其发生与性别、病程、UPDRSIII评分、Hoehn-Yahr分级有关,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项针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项针结合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项针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避免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74例神经外科脑卒中出院患者资料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向其说明的情况下,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脑卒中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年后,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出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的血压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明显减少出院脑卒中患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伴焦虑和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87例,基于对照、双盲、随机的原则将本组患者分成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3周的心理干预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SAS评分治疗前为(37±3)分,治疗后为(18.0±1.7)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治疗前为(38±4)分,治疗后为(35.0±3.5)分;对照组患者SDS评分治疗前为(42±4)分,治疗后为(20.0±2.2)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治疗前为(41±3)分,治疗后为(39.0±3.7)分,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伴焦虑和抑郁患者而言极为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帮助其消除内心的焦虑抑郁心理,树立战胜慢性支气管炎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曲舍林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B组给予氟派噻吨美利曲辛治疗,A组使用盐酸曲舍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生活能力。结果 A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B组相比,均明显更低(均P<0.05);A组治疗1个月、2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评分与B组相比,均明显更低(均P<0.05);A组治疗后生活能力评分与B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与B组的82.0%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盐酸曲舍林用于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与神经功能缺损,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方法及其可行性,分析影响针刺疗效的影响因素,以及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方法的分类,肯定针刺方法对于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中风后抑郁(PSD)在祖国医学属于"中风"、"郁证"之合病,而目前西医不论是治疗脑卒中还是抑郁的药物都存在多层次、分阶段干预的特点。而中医药却更多的在研究一个方剂干预全程,这或许和祖国医学"同病异治"的原则相背离。笔者在开展中风后抑郁研究时认识到,在PSD的不同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中医药方式干预,可能更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和"同病异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SSS评分均有下降表现,但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确保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对中药、中成药和西药治疗脑卒中的方法更加丰富和完善。临床采用药物对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本文就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与药物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66例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等进行治疗,实现靶向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作用,可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8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效果肯定,可有效降低患者肌张力,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肩手综合征(Should 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在我国约为12%~70%[1]。临床表现为病侧手浮肿、疼痛及病侧肩疼痛,使手功能受限,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笔者选取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90例,通过作业疗法配合电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脑卒中后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组后采用抽签的方式分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丙戊酸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有效性上,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5.9%,与对照组的81.6%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癫患者而言,在常规抗凝和改善血液循环治疗基础上使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癫发作次数,还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