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亲生物性是提高人居环境的健康与福祉、应对气候 变化的重要理论,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引入亲生物性对于提升城 市中植物的固碳潜力具有重要作用。绿色建筑设计中亲生物性 设计策略的选择受到当地气候特征的影响,但当前关于地域性 亲生物性设计策略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研究尚缺乏。通过文 献综述,从气候响应的视角梳理亲生物性理论,总结归纳湿热 气候下的亲生物性设计策略框架。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是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领先的绿色建筑评价系统,构建亲生物性设 计策略框架并对其进行案例分析,归纳新加坡Green Mark标 准在条文分类、分值权重、策略选择3个方面引入亲生物性指 标的具体方法。总结的框架和方法不仅可为中国地域性绿色建 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发展提供参考意见,还可为后续湿热气候 下的绿色建筑亲生物性指标评价框架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负荷加重,出现了城市内涝增多,水体污染严重,淡水资源短缺等一些列问题。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雨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管理城市雨水、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以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为基础,构建即能有效管理雨水又具有独特愉悦体验的雨水景观,结合国外优秀案例说明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绿色街道这三种典型设施的设计应用,总结了创新性雨水景观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境破碎化等 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生态文明 建设上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合理布局 绿色基础设施以满足人类福祉的需求,仍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 点和景观管理实践的主要难题。以新疆阿拉尔市为例,基于形 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最小路径分析等方法识别对地区景观生态 格局具有重要影响的源地与廊道,通过补充战略点的方式对网 络进行优化,进而结合区域实际状况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 构建思路。研究结果可为阿拉尔市及阿克苏地区生态修复和绿 地系统规划提供理论及实证依据,也为“一带一路”其他干旱 区城镇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可资借鉴的 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程蓉  陈天 《经济地理》2023,(3):100-108
以天津市内六区与环城四区为研究区域,筛选1 228个冷源斑块为研究对象构建冷源质量评估体系,评价指标包含2项创新设计的聚合指标(热脆弱度、抗高温胁迫力)和7项单维度指标,各指标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赋权,然后利用自然断点法把冷源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以《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二级主体功能分区方案为参考,将研究区划为冷源稳定区、冷源保持区、冷源改善Ⅰ~Ⅲ区进行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冷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均衡,东北部和西南部的冷源质量较好,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冷源质量普遍较差。(2)耕地和绿地的冷源质量良莠不齐,受景观格局配置的影响,滨水植被比单纯的植被具有更好的气候协同调节效应;带状和块状水域在各指标上的表现相对稳定突出,热脆弱度更低、对热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抗干扰的能力更好,但受斑块自身大小和区位的影响明显。(3)冷源稳定区和冷源保持区宜维持现有植被耕种类型、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冷源改善Ⅰ区应考虑城市引风设计、优选耕地种植类型、构建绿地乔草双层结构;冷源改善Ⅱ区需进行退耕还林和绿地植林,选择抗盐碱能力较强的植物构建乔、灌、地被复层结构...  相似文献   

5.
构建城市市域尺度下的绿色基础设施(GI)评价指标体 系,能够为城市GI网络现状的认识、定位城市GI网络在区域范 围内的级别,以及多城市生态网络的协同规划提供参考。提出 了由景观组成、景观格局和城镇发展组成的一级指标;运用文 献综述法和聚类分析法筛选、确定了二级指标;基于层次分析- 变异系数法完成了各指标的权重赋值,构建了市域GI网络评价 指标体系。以成渝城市群中四川省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对评价 指标体系展开应用。首先,基于形态学空间分析方法(MSPA) 准确识别各城市GI网络结构要素,分析得出各景观组成指标, 运用Fragstats分析得到各景观格局指标,结合四川省年鉴相关 资料确定了城镇发展指标。其次,采用加权叠加法基于评价指 标体系对13个城市的GI网络现状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划分 出GI网络水平等级。最后,归纳各城市的GI现状特征,并根据 不同GI网络等级提出规划管控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探索全球绿色发明技术会聚测度指标、发展趋势及其与产出的关系,有助于把握绿色发明技术创新会聚趋势和规律,助力中国“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全球绿色发明技术专利家族数据,在已有技术会聚测度指标基础上,采用多重凝聚力指数系列指标构建新的测度指标,对全球绿色发明技术会聚进行分阶段测度。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绿色发明技术会聚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技术会聚与绿色发明技术创新成果产出具有积极正向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促进学科、技术领域与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将有助于推动绿色发明技术会聚发展,提高绿色发明创新成果产出。  相似文献   

7.
作为城市关键的景观结构要素,绿色廊道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它将离散的生境斑块进行连通,实现生态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对于维护和构建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以南昌市为例,运用“源-汇”理论,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以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规划构建城市绿色廊道系统,以引力模型进行优化,确定南昌市廊道建设尺度,并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绿色廊道系统以林地、耕地为主,形成城乡生态安全屏障,廊道安全宽度应达100m,其连接度、闭合度、点线率高,建设成本比低。该结论能为城市生态建设实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艳玲 《大陆桥视野》2016,(24):253-254
绿色大学是在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于校园的必然结果.高校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主体,生态现代化文化的传承体和创新体,具有巨大的人文社会价值.积极探索和深化高校能源改革、构建绿色大学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本文以山东协和学院的面板数据作为数据依据,设计出一套绿色大学的综合节能系统模型,并提出了将模型融入到指标检测中的新的模式,从而达到了对校区整个节能系统进行准确持续的动态评估及改善的目的.实践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改良局域气候环境,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是新时期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8-2017年全国内地28省市面板数据,引入政府扶持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等环境变量,利用随机前沿函数构建高技术产业绿色技术创新三阶段组合效率测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企业规模质量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政府扶持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对高技术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出显著异质性影响,而在消除环境因素造成的统计偏差后,国内高技术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在测度期内呈稳步提升态势,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高技术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域空间差异特征,其中东部地区居高,中西部及东北部地区相对较低;此外,高技术产业企业规模质量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产业集聚、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外资依存度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超边际分析,通过新兴古典模型探讨隐性经济影响绿色创新的机理,得出隐性经济与绿色创新具有非线性关系的结论。利用我国2000—2016年的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多指标多原因模型(MIMIC)测算隐性经济规模和DEASBM模型度量绿色创新,基于此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隐性经济影响绿色创新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隐性经济与绿色创新之间存在单一门槛,且呈现出倒U型特征。此外,环境规制、教育水平、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绿色创新。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锁箭  汤瑞丰 《技术经济》2020,39(5):125-133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协调发展成为关系中国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而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是绿色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构建了涉及绿色能源投资、生产、消费和减排4个系统的9个细化指标,利用熵权TOPSIS法实证测度2017年中国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深入分析各区域之间的差异。通过研究发现:中国30个省区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在4个子系统和综合水平方面的表现均存在差异,综合水平总体呈现"东中部高且比较接近,而西部中等偏低"的区域分布格局;然后依照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的高低,把30个省区划分为领先型、中等型和落后型3种类型。进而深入把握中国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规律,为统筹推进各省区协同提升中国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绿色屋顶对建筑能耗的节能效果和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减缓作用得到大量案例研究的证实,但其推广进程却因为缺乏一般性的规律认识而受阻。对全球23个国家或地区的89项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发现,绿色屋顶对建筑制冷的平均节能效果在30%左右,高于14%的平均供暖节能效果;对微气候的平均降温效果在2.9℃左右。节能效果方面,隔热良好的建筑反而阻隔了绿色屋顶蒸发蒸腾作用对建筑的冷却作用。保温层每增加1 cm,绿色屋顶的节能效果减少1%。微气候调节方面,气候类型、季节、植物类型均对降温效果有显著影响,影响幅度在1.4~3.1℃左右。研究结果可为宏观层面的模型模拟提供实证参数,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屋顶的推广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尝试对城市小尺度绿色空间中植被垂直层次展开水平制图,分步骤对北京西海岸边和庆丰公园东区的绿色空间进行了场地尺度的植被用地和垂直层次调研、分类、制图和量化分析,共划分出5类用地植被类型和19种植被层次类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计算显示,2个样本场地以中等垂直层次丰富度的植被结构类型占优。其中庆丰公园场地的高、中层次丰富度植被综合占比有优势,西海场地高层次丰富度植被比例较高。植被垂直层次制图是一种服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兼具科学性、直观性、便捷性的空间量化研究方法,既是城市绿色空间场地尺度可行的前期调研手段,也可以为城市中稀缺的绿色空间的评估、保护、管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就城市尺度级别下的热环境进行评价,为了能够落 实影响绿地规划的具体空间区域,并提供可以指导绿地布局的 方法,以西安为例,量化植被、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与地表温度 的关系,确定绿地降温的具体区域;通过卷积计算,以温度变 化为0作为界限,细化冷区和热区,提取城市微更新下绿地布 局待调整的位置;基于机器学习的回归算法,由绿地、建设用 地和水体分布预测作为热环境指示因子的地表温度,从而为规 划的合理性提供参考。通过对研究结果的评价,以及与已有方 法的比较,利用地表温度和地表覆盖变化,量化城市空间分布 结构,为绿地规划提供可以落实的具体空间区域。  相似文献   

15.
颗粒物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宏观尺度监测空气颗粒物污染与三维绿量的关系对缓解空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既往基于遥感反演的植被覆盖与颗粒物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维绿量方面,对于三维绿量与AOD代表的颗粒物污染的深入研究很少,旨在从三维绿量缓解颗粒物污染的角度为城乡规划设计提供定量化的参考。以中国特大城市武汉为对象,通过遥感反演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landsat 8解译土地覆盖类型并获取比值植被指数RVI,进而根据回归模型获取三维绿量,分别在500m×500m、1km×1km、2km×2km、3km×3km的网格尺度上,探讨AOD与三维绿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种尺度下,都在0.01水平上呈极明显负相关,且3km尺度最显著,进而得到4种网格尺度的相对最优回归模型作为三维绿量与AOD的预测模型,揭示了两者的初步变化规律;进而探析了AOD、三维绿量及两者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发现它们都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最后根据三维绿量形成中度及以上污染的阈值,提出缓解颗粒物污染的三维绿量调控策略。从之前常见的二维绿量对空气污染的缓解进一步扩展到三维绿量和颗粒物污染的缓解研究,旨在从缓解空气污染视角为相关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成顺 《技术经济》2020,39(9):119-125
绿色创新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实现我国工业的绿色转型。本文采用面板时变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2013—2017年我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研究发现:自2013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创新效率呈现出时变特征,整体随时间变化而不断优化;分地区看,各省份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管理责任的相机决策;分区域看,东中西三大地区存在一定的创新差距,但呈现出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是城市绿地规划及建设的重 要指导性文件。历时性的文本解读可以梳理城市绿地系统规 划脉络,厘清规划思想、规划内容、规划方法等变迁与发展 特征,了解政策法规、城市发展等因素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建设的影响,并为未来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提供可借鉴的方向 与思路。利用文本分析法,结合ROSTCM6软件,对重庆70 余年的13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进行定性及定量解读,从 规划范围与层次、绿地分类、绿地布局、绿地指标4个方面梳 理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变迁脉络;总结出重庆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具有“公园绿地始终为规划核心内容,系统化思维 逐渐形成,生态保护理念日趋凸显及山城特色不断被塑造” 的发展特征;探讨了政策标准、法律法规、制度改革与技术 进步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提出响应 城市发展定位、协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编制新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化背景下的公园绿地供给的公平 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居住小区为研 究单元,从可达性、数量、面积和质量4个维度衡量不同价格 级别居住小区的公园供给的公平性。采用高德互联网地图分析 步行、公共交通2种方式下研究范围内4 663个居住小区的 公园供给的可达性、数量、面积和质量状况;非参数秩和检验 判别不同级别居住小区的公园供给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级别 居住小区的公园供给未发现明显的不公平现象,低级别居住小 区在可达性、数量、总面积上占优势,人均公园面积低于高级 别居住小区,各级别居住小区在高质量公园的使用机会上没有 差异。本文所采用的公园绿地公平性定量评价方法,可为城市 绿色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绩效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9.
将绿色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工业企业技术活动中,已经成为突破环境和资源约束、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将能源消耗量、三废排放量等纳入研究框架,运用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中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在2013-2018年间,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省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差异趋势逐渐缩小;我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阶梯式空间分布格局,与东部地区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持上升的趋势相比,中西部效率水平不仅存在绝对水平明显偏低的特征,而且还表现出了增长幅度的差异;成果转化期的效率值低于科技研发的效率值,纯技术效率水平过低是造成两阶段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我国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均大于1,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从三大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ML指数主要归结于技术进步指数TC的增长,而中西部地区的ML指数则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C的增长。通过上述研究确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损失的来源和真实原因,为企业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公园绿地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生态基础设 施。在参与国家《城市绿地规划标准》的编制过程中,通过 对159个中国城市(含港澳台地区)主要公园类型发展现状的大 样本数据分析,提炼相关的城市公园建设主要规划指标,包 括公园绿地的面积规模、绿地率和功能分区。研究表明:我 国城市综合公园的建设规模多为10~50hm2,社区公园多为 0.1~5hm2;综合公园的绿地率平均值为75%左右,社区公园 绿地率平均值为65%左右。综合公园需具备儿童游戏、休闲游 憩、运动康体和文化科普4项基本功能,兼容园务管理、演艺 娱乐与商业服务等配套功能。社区公园需具备儿童游戏和休闲 游憩2项基本功能,兼容运动康体和文化科普等辅助功能。合 理地确定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指标,有利于我国城市绿地规划 理论与实践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