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提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效果,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养成,要把握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审美情趣和信息接受特点,针对性进行传播。通过借鉴传播学理论,从传播艺术角度分析有声语言传播、非语言传播和多媒体超文本语言在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中的应用,探索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声明     
《经济导刊》2013,(Z5):2-2
本刊2013年7/8月合刊发表文章"媒介环境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该文章为"2013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养》(课题编号:SCG334)阶段性成果"。由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公寓是一个具有生活、学习、休息、交往等功能的重要活动场所,是连接学生学习、生活、信息汇聚和传播的主要通路,是新时期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境因素,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力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248-24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期环境的变化,以及思想文化的交融,一些大学生价值观还存在一些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的路径为:以学生为本,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能力;营造教育环境,进行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5.
从认同理论出发,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内涵、认同教育内容与模式、认同教育的培育路径等问题进行研究。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当前各级教育部门的主要任务和重要职责,对全体社会成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引领示范意义。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身价值观的心理演变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要素,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科学认知与解读是认同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进一步拓展认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优化教育者结构。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培育路径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是其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9)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①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了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构建的逻辑。文章正是从理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概念、特点入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构建的逻辑进行分析,以期对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是各个高校都非常也是必须重视的重点工作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新时期国家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在大学生中思想道德培养,毫无疑问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课程教学中传播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培养出一批真正符合国家未来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雒文虎  张君 《经济研究导刊》2013,(8):222-223,249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传媒水平高度发达、中外文化交融的网络信息开放时代。受社会综合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乐观、向上的,但是也存在过分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价值目标功利化、优良传统认同感的缺失等价值观误区。必须要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发挥学校教育主体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等方面强化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青年群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而其所处的大学阶段则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心理机能也在这个阶段不断发展成熟.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从从内化的概念及过程入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为了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微文化的领军者,是同龄人中的精英分子,推进微文化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高校的实际出发,论述微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以及微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系列微文化活动;构建兼容并蓄的校园微文化;运用微媒介拓展价值观教育的新范式;打造微文化学习互动平台,最后指出微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爱晓 《经济师》2013,(5):229-2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文章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阐述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新疆,加快文化安全战略体系建设,是反抗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重要措施。大众传播媒介是实施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手段。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一方面可为外部世界提供认识新疆的窗口;另一方面在本地区可提升主流价值观的认可与实践,增强新疆发展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9,(6)
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时,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进行。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怀,使学生具备更强的社会道德感,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内涵,以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并就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及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绿色包装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其宗旨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目前主要手段是从技术角度改善包装设计。而产品包装除了保护和存放产品外,还是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因此,除了从技术角度改善对环境的影响外,产品包装可以通过其高效的信息宣传效果传播环保信息,引导消费者实施环保行为,进而使消费者的行为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飞速传播,使媒介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并存发展,使信息时代构建媒介企业管理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含量、媒介素养,以及这些因素对信息时代媒介企业管理和媒介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岳攀  许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4,(31):207-20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信息多元化成为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改变了以往比较单一的文化形态,形成了一元主导多元发展的文化格局。新一代大学生,其价值观取向也在一元性与多元性的张力中摇摆与变动,并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引导实践中,坚持多样选择并存中的一元指导,强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生动力,发挥家庭、网络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京  宋有 《经济师》2012,(5):24-25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背景及特点方面分析,针对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及践行存在的差异,总结其内在与外在的影响因素,因势利导,及时发现并弱化不利因素对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侵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创新教育载体,优化教育环境,拓宽实践渠道,努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李皙寅  宫盛平  徐波  陈欣  刘扬 《新经济》2014,(23):13-14
本文针对哈尔滨、上海两地四所高校大学生,以350份调查问卷以及访谈资料为基础,从多个维度探讨了网络段子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研究其产生原因,现状,并从传媒机构引导舆论、学校改进德育工作、开设媒介素养课程、鼓励大学生体察社会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我们进入一个"互联网+"的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也随之面临到全新的挑战、发展和机遇.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不管从工作思路、创新实践等方面都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