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日本的能源战略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国俊 《经济问题》2007,339(11):51-54
能源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能源安全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安全.通过比较美国和日本能源战略,从能源节约、能源多样化、石油依存度、石油储备等方面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状况,提出了构建我国能源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能源战略调整与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重新制定发表了《2035年以前俄罗斯的能源战略》,战略出台后极大地促进了中俄在石油、天然气方面的合作,为中俄能源合作开辟了新的领域。但俄罗斯国内仍存在"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中俄能源合作方式单一以及面临日本、韩国在能源上的竞争等问题仍然存在。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应继续深化中俄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强双方的政治互信,推进能源合作方式多样化,积极推动建立中日韩能源合作机制,为中俄能源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省能源研究会、当代广东研究会常务理事、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原副主任杨芹溪,早在10多年前就关注与研究广东能源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问题。广东经济取得连年高速发展、降耗减排取得良好成绩、排头兵地位日益突出,但降耗减排节约能源任务却十分艰巨。广东如何实现“十一五”降耗减排目标?本刊记者带着这一问题,与杨芹溪专家做了一次交谈。  相似文献   

4.
《广东经济》2009,(10):25-25
随着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广东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水电、核电和风电等清洁能源从无到有,已在广东能源消费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能源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政策的基本方针日本能源政策的基本方针是实现三个“E”,即能源供给的稳定、环境保护和经济成长。进人90年代以来,与能源相关的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1)根据京都会议协议,日本应在2008-2010年间将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削减至比1990年低6%的水平上,为此必须将能源消耗产生的CO。排放量维持在1990年水平;(2)日本国内民生、运输部门对能源需求仍在递增,而亚洲地区能源自给率呈降低趋势;(3)从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等方面考虑,社会各界要求降低能源成本的呼声日益高涨。为适应上述形势变化的要求,必须从…  相似文献   

6.
<正> 能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迫在眉睫。日本能源短缺,其解决能源短缺的途径、政策很值得我们借鉴。一、日本节能的途径、政策和成就日本是一个世界经济大国,但其能源的储藏量相当贫乏,除煤炭、水电略多一点外,石油、天然气在世界的比重几乎等于零,故不得不依赖进口,1975年日本以石油为  相似文献   

7.
赵芳 《经济纵横》2008,(3):94-96
近年来,日本、韩国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为解决本国能源问题及保障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国所实行的建立环保型能源系统、重整能源产品比价体系、积极与他国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交易体系等政策,对我国完善能源发展政策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在分析日、韩能源政策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能源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广东应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基础上与西亚地区产油国进行广泛的石油合作,实施广东与西亚在石油、天然气等方面能源合作战略计划,强化与西亚国家在能源供应管理体系的协作互动。西亚处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位置,是"五海三洲"的中心,自古以来便是东西方贸易和文明往来的交通要道和贸易枢纽。广东凭海而立,有许多深水良港,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对外窗口,是连接西亚地区、进行海上贸易合作的重要门户。广东与西亚的海路运输距离较短,运输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多边能源外交已成为国际能源合作的主要趋势,中国多边能源外交经历较长的发展历程,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方针、立场和政策。新能源安全观是中国多边能源外交的基本指导原则。在后续发展中,中国多边能源外交应进一步强化某些举措,以切实提升中国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为完善世界能源秩序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支撑,能源短缺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增长迅猛。通过分析广东省历年能源方面的统计数据,可以对广东省能源的现状和前景进行总结与预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为能源短缺所困扰,能源短缺正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正视中国能源短缺及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的现实,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中国能源短缺问题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2.
挪威的能源战略、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军 《技术经济》2008,27(3):83-87
挪威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环境保护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能源政策充分考虑了本国资源的特点和其在欧洲电力市场、油气市场及国际能源供应中的重要角色,注重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注重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挪威的能源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和提高能源效率。挪威在能源开发、环境保护、污染控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但随之而来的能源强度较高、能源对外依存度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欧盟在能源领域起步较早,在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内部能源市场、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效相关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因此,中国应在借鉴欧盟能源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能源综合发展战略,建立战略储备、发展国际能源合作、加强能源市场建设、实现立足国内的能源多元化发展等措施构建新的能源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欧盟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表了《欧洲安全、竞争、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亦称《绿皮书》.2006年3月23-24日,欧盟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春季高峰会上重点讨论了该项战略.虽然各国在开放本国能源市场的速度和建立欧洲统一能源监督机制方面仍存在分歧,但25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就加强能源合作与协调,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进一步改善能源内外市场,加强能源研发,发展可持续能源,确保能源供给安全等重大政策方面达成了共识,一致同意建立欧洲共同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能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能源发展任务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能源领域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我们在制定能源战略时,要全面了解今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和挑战。我国今后所面临的能源发展问题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问题,概括起来至少应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任务和挑战。1、保障能源供应,为GDP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充足的能源。实现GDP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要求有充足、清洁、经济可靠的能源供应。因此,今后的能源供应不仅要在数量上成倍增加,在能源服务质量上也要有根本性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代…  相似文献   

16.
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日本和德国这两个能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先进的国家,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水平仍然落后许多,需要在推进能源可持续利用方面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需要不断改善能源供应结构,积极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并不断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加拿大自然资源丰富,但加拿大在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还是做了大量工作,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本文着重介绍了加拿大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发展战略、科技规划和科技行动、相关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有关作者的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日本能源政策:演进与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琳 《经济经纬》2006,(5):51-53
作者着重介绍日本能源政策的演进与构成,并通过对日本能源政策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试图展现战后日本能源政策的全景,进而揭示出日本能源政策的发展轨迹,解析其能源政策中科学的、有利于能源中长期有效使用的举措,以及对中国能源政策制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我国的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按照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位于中下水平,化石能源短缺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当前,可再生能源的科学发展成为政府能源规划和实践的重中之重。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国际上以美国、欧盟、日本等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相对照,存在明显差距。如何在研发、生产、消费等环节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为财政激励政策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企业加强推动能源计量工作,促进节能降耗,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大部分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紧紧围绕企业能源计量现状,从企业能源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企业对能源计量的需求到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对策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重点阐明了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