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爱东 《生产力研究》2012,(1):171-172,192
20世纪,英国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自营农场取代租佃制农场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贵族土地产权大规模转移的结果。土地产权转移首先是经济上的原因,包括租佃经营的困境,以及贵族在经济上的衰落。此外,政治上政府的政策导向也是重要因素。与以往一样,英国瓦解旧阶级的变革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模式。英国农业和农村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芳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72-176
家庭养老不仅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也是老年人安享天伦之乐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是农村家庭养老的重要基础。尽管土地收入对养老的经济支持水平在下降,但是,可以通过土地所有权、土地经营方式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提高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同时,使农村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社会养老有机结合,这有利于减轻国家社会保障负担,有助于家庭养老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河南新乡作为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积极探索实践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基于新乡部分地区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有限,农民恋地情结较重,土地托管这一新的土地流转经营模式悄然出现。以河南封丘亲耕田种植合作社的做法为例,剖析土地托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集体所有制下家庭承包经营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地的基本经营方式。然而这种经营方式始终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颠簸前行,问题不断,争讼颇多:小块土地经营,农民难以致富;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晰,农民承包经营权不稳定;土地流转后农地社会效益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5.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一直以小农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这种小农经营方式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采取了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目前,我国实行的农户承包经营仍是一种带有浓厚小农经济色彩的农业经营方式。在当代中国,应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适应我国国情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构建新型农业合作经营体制,实现从小农经营方式向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与历史性飞跃。为此,必须实现农业经营方式合作化与农场化,在土地股份化与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实行股份合作农场的经营方式。这是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方向,也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村规模经营,是当前农村经营模式的一种创新和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很多方面值得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实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在各地看到的往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混合型、多样化的新模式,走的是一条兼容性较强的道路.从目前的农业和农村政策取向来看,这样的混合型、多样化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和经营形态在中国农村将长期存在,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将不断相互碰撞和重新组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将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大战略中处于一种关键性的位置,而土地制度的变革必然受到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两方面因素的制约.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需要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治理结构.而各种要素的碰撞和重新组合又和农村上层建筑的权力结构交织在一起,也必然影响到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变革方向.在这种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和经营方式的选择中,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始终是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当中,中国一直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以这种模式为基础的封建政权无论如何更迭,都是围绕着对这一重要生产资料的占有进行矛盾运动的直接结果。因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对于揭开封建集权制度下经济思想的神秘面纱具有鲜明意义。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中,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大土地所有制、大土地占有制)以及自耕农土地所有制长期并存,相互消长。对于在封建制度这一典型的私有经济体制下,土地国有制可以长期存在,久而不衰的原因文章将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论证来发掘。  相似文献   

9.
土地私有在中国不可行英国学者保罗·鲍尔斯认为:所有权的完全分散化和农业用地的大规模私有化将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第一,土地私有化将造成土地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因为即使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土地销售市场在促进生产效率高的土地流通方面也是低...  相似文献   

10.
封建私有制下国有土地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栋 《当代经济》2007,(8):40-44
土地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当中,中国一直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以这种模式为基础的封建政权无论如何更迭,都是围绕着对这一重要生产资料的占有进行矛盾运动的直接结果.因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对于揭开封建集权制度下经济思想的神秘面纱具有鲜明意义.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中,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大土地所有制、大土地占有制)以及自耕农土地所有制长期并存,相互消长.对于在封建制度这一典型的私有经济体制下,土地国有制可以长期存在,久而不衰的原因文章将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论证来发掘.  相似文献   

11.
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适应入世和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农业经营方式必须创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过有益的探索。现阶段,应坚持土地承包法的基本精神,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土地承担着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与社会保障功能。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传统的土地经营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已经成为了保障农民基本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但是在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明确农民才是土地流转的主体。本文主要从"土地流转的客体与规则、土地流转主体不是政府而是农民、土地的规模经营需要农民作为土地流转的主体"这三个方面对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分散化生产”(Fragmentation)是指由成本或其他差异形成的生产过程或职能在国家间的重新配置,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分散化生产的动因.并且描述了东亚(EA)、拉丁美洲电子业和汽车业中的分散化生产。由于技术因素,全球电子业的分散化生产比汽车业发展得更为迅速。东亚的电子业生产网络比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LAC)的更先进、分布更广、更完善,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东亚地区出口的迅猛增长。而在LAC地区,汽车业的生产网络更为先进,但是发展较慢,也没有形成区域一体化体系。若不谈墨西哥,LAC地区就缺乏电子业的生产网络,这部分造成了该地区出口的疲软表现。我们考察了以下问题:为什么各个产业的生产分散化程度不同?怎样衡量分散化的程度?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分散化生产集中在EA和LAC地区?为什么这两个地区的分散化生产进展不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能够参与这种分散化生产并且从中获益吗?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生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解安 《生产力研究》2002,(6):98-100
国际经验表明 ,土地规模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土地经营方式。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一种重要形式 ,为什么崛起于沿海发达地区 ,它是否具有推广价值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显然 ,研究这一问题 ,对于寻找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把握其正确的发展方向 ,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作为分析工具 ,从内生型制度变迁和政策导向型制度变迁相结合的角度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生成机理作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经济学界流行着一种颇为普遍的说法,即:农村实行“双包”,只是经营方式的改变,不会改变农村的集体所有制;城市全民所有制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也只是经营方式的改变,不会改变全民所有制。这种“不变论”,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也是不利于改革深入发展的,因此有重新认识之必要。  相似文献   

16.
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历来是关系民生大计的根本,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迅速,促使土地经营方式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纵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土地经营方式的演变,就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风向标.研究土地经营方式演变的历史,探究其中的规律,将更好的指导我们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部农村中小企业集群化与生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是分散化经营,而集群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在集聚过程中,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集群自身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因此,政府要从集群化和生态化的视角规划、引导和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乃至农村经济的历史性变革,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旧的农村经济体制的弊端,彻底冲破了集体农业的模式,改变了“大呼隆”、“大锅饭”的一套劳动办法、管理办法和分配办法,建立了双层经营新体制,既维护了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公有制,又予承包经营者充分的自主权,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家庭分散经营的  相似文献   

19.
小农经济属于小生产方式的范畴,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实行以土地农民分散占有方式为基础的小农经营方式;从现代社会的视角看,它是一种分散、落后的生产方式。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在农业经营方式变革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也有许多曲折和教训。今天,我们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对中国几千年来小农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与历史演变进行科学的研究,揭示其发展规律与必然趋势,积极探索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变革之路,进而在土地所有制与土地占有方式变革的基础上,实现从小农经营方式向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20.
农村改革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就是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施。这一举措对中国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但是 ,自1984年首次出现“卖粮难”之后 ,这种政策所引爆的能量在逐渐减弱。目前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虽然不能说是土地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的必然 ,但它却是许多矛盾的焦点。1 土地承包责任制与资金投入之间的矛盾。投入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没有农业适量的投入 ,发展农业经济是一句空话。由于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使得以家庭为单元的土地使用规模很小 ,加之农户自身经济力量单薄 ,这就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