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高校党校信仰教育面临着社会现实与信仰教育的博弈、大学生自身问题不容忽视、多元化信仰的冲击等问题。因此,应该正确理解信仰教育的任务和重点,有效整合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信仰教育内化的规律,充分发挥信仰教育的榜样示范效益,完善信仰教育的媒介与载体,以进一步促进高校党校更出色地完成大学生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信仰危机凸显,大学生人生信仰失落、实用主义价值观抬头、宗教信仰蔓延、政治信仰缺失的现象显现。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要加强思政课教学实效,发挥大学生信仰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建立树立正确信仰的有效渠道;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塑造大学生建立科学信仰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他们的信仰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全社会的思想动态,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影响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政 《经济师》2006,(9):117-118
大学生中存在着道德信仰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道德价值导向等方面对影响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郑傲翾 《大陆桥视野》2016,(14):257-258
信仰是主体对某种事物或者某种主义高度的推崇与信服,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类赖以生活的最基本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崇高的、与时俱进的信仰,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流信仰。信仰教育是文化教育领域中一个较为特殊的教育形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因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特点及其成因,并最终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探索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如大学生出现的"信仰缺失"与"信仰异化"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道德缺失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与大学生信仰教育不足有关。而信仰又是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价值体系的特色维度,因此加强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为核心的信仰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罗帅  解广夫 《时代经贸》2010,(10):277-278
引导大学生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高校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克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实用型价值、信仰多元化的冲击以及实践教育环节的缺失。探索多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渠道是加强当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引导大学生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高校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克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实用型价值、信仰多元化的冲击以及实践教育环节的缺失.探索多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渠道是加强当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大学生对西方节日兴趣较浓。而西方大多数节日中的宗教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了深刻影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改进信仰教育方式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1.
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生观成熟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当前大学生的信仰问题,社会必须加以关注.我们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解决好这个问题,为当前大学生信仰的重建创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广西当代大学生信仰模糊、政治信仰缺失、宗教信仰蔓延、实用主义价值观抬头的现象比较显现,大学生信仰状况不容乐观。急需在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共同塑造的良好信仰环境下,大力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两课"的教学效率,引导学生树立稳定的主导性价值观,区分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投身社会实践,消除信仰功利性和肤浅化,才能扭转当前的形势并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赵琼 《经济研究导刊》2009,(20):232-233
中国社会当今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的转型期,无论是经济体制,还是思想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终极信仰的缺失,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生存方式与思考方式的转变,信仰政治化带来的终极价值追求的迷失,多元文化交流引起的冲突与困惑,特殊的思维方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信仰价值体系的怀疑。基于信仰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对终极信仰、政治信仰的塑造,实现意识形态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加强法律信仰教育抑制青少年重新犯罪心理的产生,增强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行为。中国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等问题。加强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要完善法律信仰教育内容、改善法律信仰教育方法、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法律信仰教育和完善家庭法律信仰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专家访谈、高校学生调查问卷等方式对高校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与引导问题进行深入调研。针对现阶段部分大学生信仰偏失的原因,提出高校在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的教改方案。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研究主体,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学的教学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从信仰的角度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探索和理论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玉花 《经济师》2014,(7):201-202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艰难转型阶段,信仰的缺失已成为社会共同的话题,文章对当下研究生信仰的现状展开分析,(提出)以保存多元价值观为前提,加强研究生的信仰认知教育,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加强主导信仰的构建宣传,引导研究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发展时期,大学生信仰在政治、道德、科学方面表现出三大特征,究其原因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网络以及个人能力等内外因素。虽然存在信仰缺失,但整体理性积极,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纲,引领大学生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树立科学信仰。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当代大学的道德信仰状况作详实的调查,经过定量分析,获取有效信息。经过调查,大学生道德信仰状况总体还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道德信仰缺失的现象。为此,文章对这种道德信仰危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建提出了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9.
信仰的确立是个体对其所遇到的各种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比较、认识和选择的过程。面对着我国目前信仰态势的特点,我们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系统的学习、严格的党内生活和长期的社会实践锻炼等方面下大功夫,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面对多元文化的渗透和冲击,我国高校传统的信仰教育出现了诸多困境,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现象渐趋凸显.因此,直面机遇和挑战,深入分析问题所在,探究提升高校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