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政府支持合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三阶段博弈模型,基于政府视角研究了以企业研发投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共性技术支持合同的最优设计问题,并分析了合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足够多的政府预算是共性技术研发最优合同存在的前提,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随着政府预算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增长速度比政府支持投入的增长速度更快;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与共性技术市场化预期收益、企业及政府投入对共性技术研发成功的影响系数正相关,与双方单位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既有研发外包组织理论主要基于技术优势企业视角,关注如何治理技术溢出等交易成本,忽视了缺少专利和隐性知识的企业进行渐进性创新时最优研发外包组织选择。基于不完全合同视角,从企业对研发中激励代理方努力与降低渐进性创新的不完全替代性成本之间的权衡出发,分析委托方如何合作、并购、委托以及新建研发等组织最优选择。结果表明,当委托方技术水平较低时,最优组织将需要给代理方更多控制权以激励其努力,相反,委托方则保留更多控制权以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委托方市场规模通过影响代理方的私人收益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使得委托方愿意放弃控制权以激励代理方努力。新建研发可以看作是委托方通过承担更多时间和风险成本,从而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在不同组织形式中,委托方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委托方通过研发外包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收益共享是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研发外包中服务商隐性知识价值难以验证,收益共享难以实现。对此,建立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努力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模型的求解分析表明,当服务商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努力成本存在替代关系时,模型将回归于一般的单任务模型;当存在互补关系时,客户对显性知识的激励同样能激励隐性知识共享,且激励效果随互补性的增加而越发有效。此时,客户最优的显性知识共享激励系数与成本相关系数、隐性知识共享努力成本系数正相关,而与显性知识创造共享努力成本系数、服务商风险规避度、方差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自主创新企业中新产品合作研发的利润分配问题,建立了考虑补贴激励的纵向合作研发利润分配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基于多代理人的模拟仿真方法分析了自主创新企业合作研发中企业平均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存在能够使合作企业双方都保持较高收益和合作率的最优补贴系数。最优补贴系数随着企业边际收益比的增大而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被补贴企业的成本投入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力越大则最优补贴系数将越高。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研发外包:一个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企业在研发外包的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着由合同的不完全性、知识的非独占性以及累积性创新的不完全替代性所带来的各类成本,而研发外包之所以能够更多地进行是因为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着缓解这类成本的治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企业为主要参考点通过文献综述重点考察了作为治理机制的研发外包的最优组织形式,研发外包中的合同设计以及公共政策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尽管上述不同层面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信息泄漏问题,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增加并不一定就能够促进企业更多地进行研发外包。为此,本文还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企业研发外包决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费方棫  李靖  郑育家  蒋士成 《经济学》2009,(2):1107-1162
企业在研发外包的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着由合同的不完全性、知识的非独占性以及累积性创新的不完全替代性所带来的各类成本,而研发外包之所以能够更多地进行是因为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着缓解这类成本的治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企业为主要参考点通过文献综述重点考察了作为治理机制的研发外包的最优组织形式,研发外包中的合同设计以及公共政策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尽管上述不同层面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信息泄漏问题,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增加并不一定就能够促进企业更多地进行研发外包。为此,本文还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企业研发外包决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在新形势下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战略意义以及共性技术研发投资的“死亡谷”效应,构建了政府和企业两个投资主体、预研投资和研发投资两种投资类型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投资博弈模型。通过最优反应函数求解,得到不同政府预算占比情况下共性技术研发投资的纳什均衡,探索了政府和企业对两种投资的最优比例,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发现,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投资供给中更倾向于预研投资,企业在产业共性技术投资供给中更倾向于研发投资;政府应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适时调整功能定位,针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投资,动态调整支持方式和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客户参与外包的研发项目能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减少不确定的风险成本,从而激励服务商努力工作,但客户的参与是有成本的。针对客户如何实施最优参与激励问题,建立了客户参与下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客户参与激励与收益共享激励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了服务商风险厌恶度对最优客户参与激励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客户参与度的增加,与之匹配的收益共享激励系数也应增加;服务商风险厌恶度与最优客户参与激励之间并非单调关系,当风险厌恶度较小时,两者正相关,而当风险厌恶度较大时,两者负相关;当服务商风险中性和完全风险厌恶时,客户都将不参与外包研发项目。  相似文献   

9.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研发活动的正外部性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低于社会最优水平,金融市场不完美带来融资约束则使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低于无市场摩擦时的企业最优投入水平。政府资助研发活动是降低外部性和研发成本的重要方式之一。政府研发资助对于私人研发投入具有激励效应或者是挤出效应。政府研发资助强度、资助项目选择方式、信息不对称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政府研发资助实施效果。从理论上探讨政府研发资助与研发活动市场进入和退出障碍、风险资本缺失、不同主体合作研发等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上研究如何完善政府研发资助知识共享体系和知识产品的交易机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结构选择模型或者配对等方法,揭示影响政府研发资助实施效果的因素及其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境因素,改善政府研发资助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研发活动决策弹性,提高政府研发资助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创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和内外部融资约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选取2014—2019年新能源行业164家创业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融资约束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创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验证股权集中度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研发投入强度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融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创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不仅对创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还可削弱融资约束对创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负面影响;创业企业股权集中度负向调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强度与研发投入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考虑企业过度自信的情况下,建立了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与企业的风险规避度、外界不确定因素方差、努力成本系数负相关,与企业节能减排产出系数和过度自信水平正相关;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满足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激励补贴强度以及期望环境收益都要大于企业完全理性时的情形;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超过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以及期望环境收益小于0;企业过度自信的容忍度与企业风险规避系数以及外界不确定因素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制造商与零售商共同努力减少无缺陷退货的收益共享合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旭梅  田萍  沈娜利 《技术经济》2010,29(5):110-113
针对制造商与零售商在共同努力减少客户无缺陷退货中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分析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对无缺陷退货率的影响,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双边道德风险下的收益共享合同,分析了各参数对合同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收益共享激励系数与制造商的努力弹性系数负相关,与零售商的努力弹性系数正相关,与产品的单位收益、产品的首次销售量以及双方的努力成本系数无关。  相似文献   

13.
创新的外部效应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怎样的影响?现有分析普遍认为知识溢出即创新的正外部效应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单调抑制作用,然而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二者关系是非单调的,对此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建构。鉴于此,构建关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局部均衡模型,将创新的正负外部性纳入统一分析框架,研究两类创新外部效应对企业研发投入的非单调影响以及竞争均衡的稳定性和效率问题,并选取我国34个行业面板数据,对创新的外部效应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若创新的净外部效应为正,当行业研发投入较低时,企业研发投入随正外部效应增强或负外部效应减弱而提高;与此相反,当行业研发投入较高时,企业研发投入随正外部效应增强或负外部效应减弱而降低。第二,若创新的净外部效应为负,则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分别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单调的促进与抑制作用。在竞争均衡的企业效率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若创新的净外部效应为正,竞争均衡企业的研发投入低于社会最优水平;若创新的净外部效应为负,则竞争均衡企业的研发投入高于社会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各数据生产方法与过程进行评估,寻求其中成本投入最少、数据产出收益最佳的方法。就是在统计生产费用的控制与所得数据的质量之间,取得最优的平衡点,以最小的数据生产成本得到令人满意的数据质量一相对数据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5.
参与合作研发对企业获取新知识和维持长期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但知识溢出也会危害其核心竞争力,造成企业在合作研发资源投入过程中知识共享与保护两难的困境。基于可占有能力视角,运用Stackelberg模型分析得出:在企业合作研发进行资源投入决策时,当期非知识资源和知识要素投入可以互相替换,企业可根据自身可占有能力控制二者的投入比例,进而限制知识溢出;领导企业率先投入资源面临着道德风险,只有当可获得比追随企业更多的合作研发成果时,领导企业才有动机参与合作研发;领导企业与追随企业的资源投入比例与其在合作研发中的成本收益比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彭庆 《经济研究导刊》2011,(21):192-195
研究在由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商和两个竞争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成本中断对收益分享合同的影响,并把只考虑成本中断的情况扩展到更为复杂的成本和需求同时中断。通过分析建立的模型发现:在成本中断、需求和成本同时中断两种情况下,都仅有唯一一个最优分享比例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零售商获得的收益分享比例随偏差成本的增大而增大,而随偏差需求的增大而减少。最后应用算例验证了上述结果,并得出一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共性技术研发具有公共品特性,所以政府必须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资源有限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作出购买决策优先发展重要共性技术。基于现有文献和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从技术因素、政府因素和市场因素3个方面构建政府购买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决策影响因素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政府在购买共性技术研发服务时要着重关注技术特性、资源投入和技术需求,发挥政府资源整合优势,积极引进人才,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调动社会资金支持,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确保共性技术研发服务需求与供给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以企业为参考点,结合研发外包的特殊性,对研发外包中技术知识的形成机理进行剖析;其次,从技术知识管理的视角,对研发外包中技术知识界面的形成及其管理动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界面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研究企业如何进行经营决策,就需要考虑投入、成本、产量和收益诸个方面。最优要素投入组合表明企业生产要素投入过程中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最佳配置,而利润最大化通常被视为企业经济行为目标的化身,是联系成本和收益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一定条件下,这两者是可以同时满足的。  相似文献   

20.
研发决策是企业战略发展和组织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对于垄断企业更是如此。分别从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对垄断条件下垄断企业的最优研发决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由于信息不完全和研发成本的存在,垄断厂商可能会选择低效技术;当研发投入成本较低、风险较小时,厂商进行技术转换、增加研发投入的激励更大。而在进行技术投入时,非合作竞争中的研发投入水平和厂商利润均小于合作研发时的水平,从而导致研发不足。而通过合作研发将技术的外部扩散效应内部化,对企业的研发具有正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