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发展政策等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性,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和空间尺度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其空间结构具有等级性、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本文运用分形理论,结合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构建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将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发展模式、集聚发展模式、多中心发展模式和一体化发展模式4种类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多分形特征明显,且处于多中心发展模式的初级阶段.最后提出了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人工生态游憩地建设的成功与否基于其对游憩者吸引力大小,吸引力大小取决于游憩地本身的品质和能否符合游憩者需求。选择成都市的浣花溪作为人工生态游憩地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方法,进行基于客体感知的人工生态游憩者评价。结果表明:游憩动机体现游憩者效益最大化原则;活动感知表明主体与客体具有相对一致性;吸引力因素中感知偏好最强烈是环境品质;满意度感知影响购买意愿;重游率是感知评价的结果。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了解游憩者动机,重视环境质量、稳定客源市场、克服游憩障碍、重视游憩者满意度评价等人工生态游憩地可持续发展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舒姝  赵毅 《时代经贸》2011,(2):164-165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武隆,长江三峡和大足石刻三大主要景区的治理模式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与对比研究,试图找出三大景区治理模式演变过程中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期望对重庆市旅游景区今后的治理模式选择有所稗益。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赋存演化特征与旅游业空间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东北地区2002、2007、2013年A级旅游景区数据,采用多样化指数、等级结构金字塔、品质度、最邻近点指数、点密度分析、不平衡指数等数理与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东北地区旅游资源赋存的时空演化状况,研究发现:1从数理演化特征来看,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度缓慢提升,同时省际差异较为显著;旅游资源等级体系呈"中间等级数量丰富,低、高端景区缺乏"的纺锤形结构,且伴随旅游景区数量及属性结构比例变化,纺锤形结构呈现"结构破缺—平衡稳定—重心偏离"的演变特征;旅游资源品质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率省际分异明显。2从空间演化特征来看,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具有凝聚型特征,景区省际空间分布演变对东北全局没有必然影响;2002年以来旅游资源集聚热点不断增多,景区分布盲区不断消亡,集聚格局由单核空间扩张向跨行政区重组联动发展;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指数呈下降趋势,景区空间集聚态势逐步弱化,扩散化倾向不断加强。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旅游产业轴带、旅游产业圈层、旅游产业组团三种模式出发,提出了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空间的重构构想。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7,(8)
基于ReBAM理论,结合哈尔滨市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哈尔滨市72个A级旅游地的基本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旅游地城市中心距离、回旋半径与空间分布曲线等的计量方法,并辅与AutoCAD、Excel等软件进行哈尔滨旅游计量地理研究。通过旅游资源属性和游憩活动性质将72个旅游地划分为自然观光型、人文观光型、人工娱乐型、休闲度假型旅游地四种类型,进一步分析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和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于游客感知视角,以南京雨花台景区为例,分析红色旅游景区质量属性特征及其重要性和绩效。研究结果表明,解说系统及特色、服务态度与质量、景观和休闲质量、交通环境质量、革命教育价值、规模与丰富度是影响南京雨花台风景区游客感知质量的主要维度;解说系统及特色、服务态度与质量是影响南京雨花台景区游客感知质量的重要方面,但绩效分值却不尽如人意,景区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结合长沙市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以长沙市核心城区以外的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的127处旅游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中心距离法等旅游计量地理方法,定量研究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布局。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休闲度假类旅游资源表现为近城分散型,分布在10~30km范围内;在30~60km范围区间中,以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分布在60km范围以外;人工娱乐类资源表现为远城分散型,在60~70km范围中有一定分布。长沙市划分为6个环城游憩带:中心综合发展带、古镇访古带、故里寻踪带、沩山山林访古带、周洛—大围山原生山水带、文家市红色观光带。  相似文献   

8.
以"熊猫谷"为研究案例,采用定量研究设计,从景观感知的视角设计调研问卷,使用IBM SPSS处理数据,测量不同调研对象对于"熊猫谷"景观游憩价值的感知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熊猫谷"最重要的游憩价值为生态价值、治疗价值和未来价值;年龄、学历和职业等人口学特征与景观游憩价值具有相关性;基于重游意愿的游憩价值感知具有显著的差异化特征。研究结论揭示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多重游憩价值特征,可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大熊猫公众教育、教育旅游和游憩示范基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游客感知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游客自身以及旅游目的地两个维度,分析了影响游客感知的主要因素。现有文献普遍关注游客感知的现状这一表象上,缺少对改善游客感知效应的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现有研究对于游客感知的影响机理研究尤显不足;对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感知差异的规律性特征研究十分薄弱;从研究方法和数据上看,现有评价的方法和数据较为单一,缺乏连续性的数据资料,缺少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感知差异的动态演进规律性特征的比较研究。从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出发,需要以学科交叉为途径,推动跨学科的集成研究。研究游客感知的相关理论问题,解析游客感知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探讨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感知的动态演变规律等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龙虎山风景区为研究区域,构建优化模型,探索系统优化景区空间的方法。研究结果:(1)研究区可分为农业生产空间、景观游憩空间、居民社会空间、生态保护空间;(2)选取距景源距离、景观可视性、视点分布因子评价景观游憩空间适宜性,能兼顾景区的生态、经济效益;(3)以旅游收入测算居民社会空间的经济效益,体现了景区经济效益来自生态效益的特点。(4)优化后生态保护空间扩张,其他三类空间缩减的趋势,保障了研究区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结果表明:空间适宜性评价、多目标数量结构优化是空间优化的科学方法。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解决空间冲突方面,系统的空间优化方法为中国景区生态文明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广佛都市圈公路网络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沛权  曹小曙 《经济地理》2011,31(3):371-378
利用GIS手段,以重力度量模型、网络连通度和最短距离度量模型为基础,构建综合评价指标分析了广佛都市圈17个县区、127个空间节点的公路路网通达性。研究表明:广佛都市圈的公路路网发育较成熟,受自然环境、经济及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其通达性空间格局呈明显的圈层结构,通达性从都市圈的几何中心向外围递减,且向东—西方向延伸,成走廊态势,南北向的通达性递减趋势明显快于东西向,珠江北岸通达性优于南岸,并对广佛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提出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王鸣  江勇 《经济地理》2012,32(2):59-65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的空间表现形式,城市流要素空间流动强度和方向综合反映了城市功能联系特征,研究台州行政、经济、社会以及其他联系的强度和方向,运用集中度指数、首位度以及前三位联系方向分析方法,明确台州市域内部空间功能联系特征表现出差异化特征;对外联系表现出长三角密切联系区域;判断空间发展处在向心集聚阶段,预测台州空间结构未来可能形成网络化联系格局。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33  
赵莹雪 《经济地理》2003,23(4):467-471
在建立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衡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广东省98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分析了当前广东省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类型及其空间差异特点和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各类型县域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冰雪旅游资源是黑龙江省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其空间结构直接决定了区域旅游活动的开展状况,影响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基于GIS技术,利用最近邻点指数NNI、紧密度指数、平均径路长等定量分析了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模式以及空间交通网络结构的连接性和通达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基本均匀,区域形态能为旅游活动的组织提供必要的基础,但还需完善。旅游交通的连接性和通达性都达到中等偏上水平,能够为目前的冰雪旅游提供交通基础,但是还没有达到最佳,需要完善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2007-2017年中国省际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借助引力模型识别中国省际知识产权保护空间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省际知识产权保护空间关联网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首先,中国省际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且各省份间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并非独立存在;其次,中国省际知识产权保护空间关联呈现出典型的网络结构形态,网络连通性较好且不存在明显等级性,但空间关联关系紧密程度有待加强;再次,不同省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等不同在空间关联网络中表现迥异;最后,中国省际知识产权保护空间关联网络不可分割,不同板块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相互依赖,营造了一个信息互通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专利授权数据,首次使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专利授权量进行组合赋权,构建创新活度综合评价指标,利用网络分析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网络空间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创新活度指标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联系的紧密程度明显提升,创新网络朝均衡化多中心联动态势发展;广州、深圳、佛山占据核心位置,随着创新联系增强,东莞和中山加入核心区,形成新的创新增长极,充分发挥网络辐射与扩散效应;地理距离、高铁设施、创新要素集聚与扩散、科研投入、产品消费对创新网络演化和发展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的时空结构分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新长  潘琼  赵元 《经济地理》2005,25(2):189-193
时空结构分异分析是以GIS叠置分析为辅助手段。目前描述空间结构分异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方位上的差异。由于按方位划分的空间单元并不具有均等的土地面积,因而其变化速度就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可比性。文章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改进,创建性的引入了年均变化强度指数这一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体系来描述土地利用的时空结构分异特征,它实质就是用各空间单元的土地面积对其年均变化速度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各种土地类型的变化速度具有可比性,得出各不同用地类型的时空结构分异情况,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达到全面把握土地变化规律的目的。该研究方法有助于从总体上全面掌握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演变的趋势与特点,对发达地区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沿岸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加权主成分分析法、GIS的趋势分析工具和Morans’I指数分析2009年黄河下游沿岸109个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并运用MATLAB7.0的SOF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经济发展水平分类。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沿岸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显著,宏观上呈现出西南—东北方向的U型趋势和东南—西北方向的倒U型趋势;县域经济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东营、济南各县域以及荥阳为经济核心区,而豫东、菏泽等中原经济区东部平原县为经济塌陷区。109个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5类,其空间分布总体上符合圈层结构理论。用主成分得分作为输入,参考层次聚类结果确定神经元数是SOFM网络取得良好分类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针对创新网络结构资本空间溢出如何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基于地理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动态耦合视角,运用加权平均思想构建动态空间权重矩阵,并借助Moran′s I空间相关性检验、空间滞后(SLM)、空间误差(SEM)和空间杜宾(SDM)模型实验测度多元“地理-社会”邻近耦合下创新网络结构资本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广西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数据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发现:①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空间集聚效应明显,且地理邻近性作用大于社会邻近性;②广西电子信息创新网络结构资本空间溢出能够产生产业发展空间集聚效应;③广西电子信息创新网络结构资本通过直接和间接层次路径影响产业发展。研究结论可为产业创新空间(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卞显红 《经济地理》2007,27(1):157-160
文章首先测算了反映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总体特征的指标:α指数,β指数与γ指数;然后测算了空间结构旅游节点特征的指标:旅游区通达性指数与旅游区网络中心;最后从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区域内空间分布类型两方面对空间分布类型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