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相信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继续深入推进,肯定还会有更多的股改副产品次第登场,因为越捱在后面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操作难度越大,越需要借助创新出来的各种各样副产品助力。而已有的副产品,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  相似文献   

2.
王喆 《时代经贸》2008,6(8):10-11
本文以有效价差(Effective Spread)作为股票流动性的度量,实证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证券市场股票的流动性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分置制改革之前,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没有影响公司的杠杆率,上市公司的融资存在明显的“圈钱”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显著的影响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且股票的流动性越大,公司的杠杆率越小,即越倾向于股权融资,这也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的融资市场更为规范。  相似文献   

3.
王喆 《时代经贸》2008,6(12):10-11
本文以有效价差(Effective Spread)作为股票流动性的度量,实证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证券市场股票的流动性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分置制改革之前,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没有影响公司的杠杆率,上市公司的融资存在明显的"圈钱"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显著的影响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且股票的流动性越大,公司的杠杆率越小,即越倾向于股权融资,这也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的融资市场更为规范.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重大而持续影响的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国内外学者对股权分置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从股权分置改革的法理基础研究、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对价支付问题、股权分置改革与投资者关系、股权分置改革与盈余管理、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现有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进行了文献述评。  相似文献   

5.
李秉祥  陈延 《经济管理》2005,(22):28-33
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实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出台,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量化分析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中有关流通股股东的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补偿的合理性是影响流通股股东对方案认可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并结合实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所推出的具体方案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张琳 《时代经贸》2007,5(1X):106-107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对立的“股权分置”问题,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2005年4月29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截止2006年10月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已进入了“收官”阶段,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问题出现的原因,揭示了股权分置问题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运用理论与数据客观评价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果,揭示了“全流通”时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4—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股权转让交易事件为样本,研究了在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信息披露质量与控制权私人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信息披露质量对控制权私人收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控制权私人收益越低。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莉 《时代经贸》2007,(2Z):71-72
股权分置改革是迄今为止影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最重大事件之一。论文首先从分析了股权分置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然后回顾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探索历程以及现状。最后总结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增发新股折价原因的解释有多种,本文的研究表明,股东利益冲突是造成中国新股增发折价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利用1999—2008年上市公司所有公开增发样本,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开市场增发公告价格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剔除投资者情绪影响之后,公开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趋于不显著,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不同类型股东之间的利益更加趋近,从而支持了刘力等基于二元股权结构对中国市场上公开增发公告负价格效应的解释,也从公司财务层面证实了股权分置改革在统一不同股东利益方面的效果。本文还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涨,公开增发公告价格效应为负的程度倾向于越大,越低迷则越小,说明投资者情绪对经典的公司财务结果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笔者不赞同将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时代称为“全流通时代”,因为从已经结束股权分置改革的G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每家公司都继续保持了大股东的控股地位,大股东还声明其手中的股票将要“锁定”一年、二年甚至三年并且规定了其他限制出售股票的措施,表明股权分置现象至少将继续存在多年。因此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时代应该称呼为“后股权分置时代”。后股权分置时代应该是由股权分置时代向全流通时代过渡的时代,它的基本任务就是解决一股独大问题和完善股市管理制度与全面提高上市公司法人治理水平、提高公司业绩问题。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改革:突破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对立的“股权分置”问题,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2004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2005年4月,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股权分置问题因何而来,影响何在?改革的目标和途径是什么?改革中市场各方又将如何展开博弈寻找新的利益均衡点?本文试图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对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基本问题作一初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董万程 《时代经贸》2010,(8):192-194
股权分置问题一直是困扰股市健康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我国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已经五年多时间,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法律问题,包括意义、法律依据、内容和程序以及损失承担等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研究,以期为今后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上市公司治理时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意义重大,股权分置改革则显著提升了旅游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指出了旅游上市公司的股权特征和旅游上市公司实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并通过追踪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实例,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旅游上市公司治理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4.
梁丽星 《生产力研究》2006,(8):72-73,122
文章试图通过亚宝药业的股权分置改革实例分析,展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两类股东的持股成本及股东权益变动情况,从而以数据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对两类股东的影响和股权分置改革对某一上市公司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庆峰 《时代经贸》2007,5(10X):1-2
论证了股权分置格局下非流通股流通权的看涨期权性质,从而揭示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价问题的理论基础,在定性方面澄清了过去对“流通股含权”的模糊认识,为股权分置改革对价问题的估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这一自然实验,文章主要关注股权流动性变化对股东持股决策的影响。以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控股股东减持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股份获得流通权后,非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进一步地,文章还研究了监督能力对非控股股东减持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内外部治理水平越低、控股与非控股股东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非控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减持比例越大,即随着监督能力的下降,流动性提高后非控股股东倾向于"用脚投票"。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改革牵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从资本利得收益权角度严格区分非流通股与流通股是同一公司内部两种不同类型的股票,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股权分置本质是成功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关键。同时,对股权分置试点改革制度安排与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深入探讨,指出可能存在的隐患,也有助于股市制度安排的完善以及股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丽娟 《经济纵横》2005,(11):73-75
目前,针对股权分置改革成功的标准、股权分置改革后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等问题,我国理论界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现将其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完成,使中国股市进入全流通时代、同股同权时代。股权分置这一制度缺陷的消除,将为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在经理了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估值体系混乱之后,市场仍将按照价值投资策略来进行股票投资,具备持续增长能力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仍然是关注的重点。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的经营理念如何转变,价值管理如何定位,公司价值如何评价成为上市公司面临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各年度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各年度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显著差异,但是,短期来看,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并不显著;长期来看,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分红水平及分红比率均有显著影响。因此,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及股份全流通的实现对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改善及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