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新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研究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很有必要。文章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一个包含能源要素的二级CES生产函数研究了新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问题,在扩展的模型中忽略了技术因素,增加了环境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推动新疆经济增长的要素中,资本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劳动力,能源的贡献最低。同时,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也很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浙江突破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林  谭晶荣 《生产力研究》2007,(13):72-73,93
资源与环境约束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资源约束主要表现为能源的供需缺口不断增大;环境约束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水、大气都受到严重的污染。本研究结果显示,1995年之后,浙江环境污染超过东部平均水平,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对于浙江省来说,发展循环经济更具迫切性,发展循环经济是浙江经济突破资源和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是否在长期存在着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这在理论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文章以微观经济理论的分析工具对资源约束、资源价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理论上的分析。指出在既定的自然资源储量水平,以及资源价格扭曲的条件下,经济的长期增长必然会受到制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经济持续有效增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增长所需主要工业原料和能源均来自矿产资源,资源约束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一大瓶颈。在了解、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矿产资源及相关产业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约束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资源稀缺性出发,提出并运用资源配置力这一新的分析工具,对2003年以来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增长、资源约束与区域经济变动状况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导致资源稀缺的结构性变迁与地域性转移,使地区资源配置力与经济竞争力发展相应变动。东部沿海能源与矿产等资源短缺地区备受资源约束递增的压力;中西部尤其是能源与矿产等资源富集地区资源配置力与经济竞争力明显递增,从而出现地区经济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地区能源呈现消费增长快、自供给率低和单位GDP能耗高等特点,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影响加大。本文根据能源约束条件预测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将呈现低速增长趋势。缓解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需要采取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循环经济和改革能源价格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资源环境约束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经济增长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难以维继.在此背景下,文章讨论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阐述了我国历史上未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在当前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来临之际,更为严重的资源瓶颈导致资源价格大幅度上扬,我国的经济增长面临资源环境的巨大约束.本文提出,认真审视我国的资源态势,分析我国的资源环境,对于克服资源环境瓶颈,实现经济加速增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广东“双转移”中高技能人才供求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走的是一条依赖比较优势外向带动和低成本资源要素外延开发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它一方面成就了广东30年的辉煌,一跃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另一方面又带来了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如电荒、油荒、煤荒、民工荒、土地荒等等。2007年底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首次提出“双转移”概念,要求实现产业、劳动力双向转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意义重大,又任重道远。目前,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并表现出了日益显著的重化工业特征。我国已成为世界煤炭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第二消费大国。短时期能源消费剧增,使我国不少地方出现了“电荒”、“油荒”、“煤荒”,能源瓶颈已经制约了经济增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就国内资源状况而言,我国人均石油、天然气、煤炭可采储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  相似文献   

11.
王爱国 《时代经贸》2010,(10):177-178
低碳经济呼吁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的是转交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资源和环境代价。本文以山东潍坊为例,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潍坊市单位GDP能耗做了预测,以探测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经济运行质量,并提出降低单位GDP能耗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呼吁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本文以山东潍坊为例,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潍坊市单位GDP能耗做了预测,以探测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经济运行质量,并提出降低单位GDP能耗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增长以及能源消费在不同区域中存在显著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很多。本文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起来主要为四个方面:工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和科学技术水平、能源资源集中度和环境约束以及人口密度和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资源环境约束与资源型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外生增长的新古典模型来分析资源环境瓶颈导致资源型经济增长停滞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模型的进一步扩展,分析突破资源环境瓶颈,促进资源环境约束下资源型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认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不断消耗将会使资源型经济的发展陷入停滞.对于资源型经济地区来说,克服资源环境瓶颈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有两种有效途径:一是促进地区内资源型产业中闲置的资本和劳动向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低的产业转移,以利用闲置的资本和劳动;二是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技术进步,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承栽力.  相似文献   

15.
福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红 《发展研究》2000,(4):21-24
改革开放20年以来,福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粗放型经济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对福建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和压力也愈来愈明显。①人口问题愈来愈突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流入、迁入增长过快,使得人口规模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程度愈来愈高,劳动适龄人口增加快与就业难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人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处于一种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2003年-2006年.我国GDP增长率始终在10%以上且略有提高,2007年上半年GDP增速达到了11.5%。但经济的高增长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从资源要素的投入量看,我们的产出嫂宰是比较低的。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堞,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54%,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影响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能源消费量也逐年增加.运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三次产业及工业内部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能源密集型产品与能源消费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从2003-200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2006年虽有所回落,但仍高达0.87,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单位产值能耗在逐渐降低,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能源消费特点,工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费者.其中高耗能行业又是耗能大户;能源密集型产品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基于以上分析,主要从工业方面提出了节能降耗措施.  相似文献   

18.
能源金融是将能源资源与金融资源整合,能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不断耦合优化,促进能源产业与金融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趋紧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借助能源金融架起中国从“黑色经济”到“绿色经济”转轨的“金色桥梁”意义重大.本文将能源、能源金融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研究能源金融与环境制约间的互动效应,力求促进能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互动共赢,为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能源消费与污染排放双重约束下的中国绿色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万平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2):91-98,127
在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践科学发展的紧迫形势下,在全球经济环境剧烈动荡的背景下,本文沿袭绿色GDP思想,讨论了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可持续性问题以及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对经济增长约束的传导机制。为此本文构建了中国1995-2006年28个省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基于非参数环境生产前沿模型将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绿色分解,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对经济增长约束的传导机制。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正在逐年恶化。表现为要素投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在能源、环境约束下,要避免走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天津市作为国家首批低碳城市试点之一,近年来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但是作为工业城市,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和规模迅速扩张阶段,能源需求仍然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2010年,天津市能源消耗总量为6818万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67%。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以上,几乎各大行业均呈现"高碳"特征。如何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