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超  陈新 《经济经纬》2005,(4):47-50
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质量评价,主要目的是分析评判交通网络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有效性。城市交通网络既是城市的骨架,又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城市客货运输的载体。其布局好坏,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发展,影响到运输系统的效率高低,影响到城市交通结构的形成和变迁。本文以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包含基础设施、通达深度和服务特征三个子系统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评价体系,并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对该市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工、专业化与集聚效应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动力,文章通过分析物流业对分工与集聚的影响,分析了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基于空间结构演化的城市物流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3.
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城市空间结构可分为单中心、多中心和网络型三种演变类型。不同类型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同。现阶段,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时期,集聚与扩散并存。大城市中心城过分集中给城市交通及生态环境等带来诸多问题,需要加速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疏解大城市中心城过度集中状况,解决中心城发展空间不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是解决大城市中心城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布局对城市形态具有重大影响,也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起着重大的引导作用。以瑞典J nk ping市为例,采用CLUE-S模型模拟不同交通情景下的城市发展动态变化。首先,基于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选择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构建Logistic回归方程。然后利用CLUE-S模型,在模型检验和参数验证的基础上,模拟未来25年不同交通情景下城市形态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可达性因子的选择对于改善用地类型的回归结果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设施等级对各用地类型转换概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两种不同的交通规划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模拟发现,在未来交通规划情景下,土地利用动态度增加,且在城市中心区交通发达的区域,城市呈现填空式拓展,新增加的城市用地分布比较集中;城市外围表现出较强的沿交通线的拓展趋势,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互动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布局对城市形态具有重大影响,也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起着重大的引导作用。以瑞典Jonkoping市为例,采用CLUE—S模型模拟不同交通情景下的城市发展动态变化。首先,基于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选择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构建Logistic回归方程。然后利用CLUE—S模型,在模型检验和参数验证的基础上,模拟未来25年不同交通情景下城市形态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可达性因子的选择对于改善用地类型的回归结果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设施等级对各用地类型转换概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两种不同的交通规划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模拟发现,在未来交通规划情景下,土地利用动态度增加,且在城市中心区交通发达的区域,城市呈现填空式拓展,新增加的城市用地分布比较集中;城市外围表现出较强的沿交通线的拓展趋势,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互动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6.
城市空间结构反映了城市的现实生活,也诠释着城市的演绎历史。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优化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滨州作为黄蓝两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必须进一步放大空间位势,提升城市空间能级,进而优化城市功能。对滨州城市空间扩展进行探讨,有助于全面理解和把握滨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因地制宜地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影响空间结构的除城市发展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如城市品牌建设和人口规模等原因。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布局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未来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形成.应用交通区位理论,将“点、线、面”三要素层次分析法与之相结合,并进行控制点优化,从而提出一种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及交通区位分析的线网布局方法,并以哈尔滨市为实例分析,将此方法应用于目前轨道网的调整规划之中,得到较为合理的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8.
张小思  韩增林 《经济研究导刊》2011,(16):129-132,156
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及其内在演变规律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也关系到城市商贸业繁荣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大连城市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的演变形态、机理进行了深刻剖析,以求更好地推动大连商贸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对大连市四代商业网点布局演变过程进行了调查研究,然后深刻分析了大连市商业网点空间结构的特点,并总结得出了大连市商业网点空间布局演变的动力机制,最后对大连市商业网点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试论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空间的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轨道交通是包含现代有轨电车、城市地铁、城市轨道、市郊快速列车等在内的整个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30年代,欧美国家就对城市地铁对土地开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我国,由于城市发展起步较晚,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研究尚较少,对城市发展的指导作用也非常有限。随着国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问题将愈来愈突出,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也显得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10.
居住与商业是城市空间结构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功能要素,它们的协调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居民生活品质提高紧密相关。以长沙为例,应用GIS技术从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的角度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指出了居住空间与商业空间发展不匹配和居住空间布局与商业业态布局不匹配是长沙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探索和建立我国城市规划评估机制等方面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引导下,如何优化城市公园布局与公交网络的空间关系,提高公园的公交可达性,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课题。首先,依据公交站点与城市公园入口100m空间距离,将其划分为接入点与连接点,依据相同路线的公交线路数量构建邻接矩阵,初步确立了公交网络结构模型。其次,从可达性和连接性2个方面提取了公交网络中心性模型的4个自变量因子,其中表征可达性的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3个自变量因子,定量反映了城市公园在公交网络中的区位条件;其中表征连接性的聚类系数,定量反映了公交连接点与接入点的连接程度。然后,通过自变量因子权重赋值,建构了公交网络中心性模型,依此量化评估城市公园的公交可达性。最后,应用公交网络中心性模型,结合哈尔滨道里区公交站线与10个建成公园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在公交中心性空洞区合理规划公交站点及线路,而在公交中心性高值区增补城市公园的对策,以此促进公交网络与城市公园布局的空间耦合关系,提高城市公园的公交可达性,使其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城镇空间布局特征、影响及制约因素的比较分析,揭示出河北省城镇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了河北省城镇空间发展布局的基本思路,以期为制定河北省的城镇空间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西北干旱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分形——以酒泉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北干旱区城市酒泉市为例,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分形理论及其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对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其次,运用分形理论中的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模型对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叶强  鲍家声 《经济地理》2004,24(4):480-484
通过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的方法,剖析长沙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的演变过程和机制,可以发现商业空间的发展与整个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为长沙提供城市空间拓展的优化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花兰  周伟  王元庆 《经济地理》2006,26(4):594-597
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在大城市空间结构扩展中的作用机理及贡献程度的量化研究是分析、研究我国大城市与卫星城市间交通问题的关键。文章对传统的土地预测引力模型加以改进,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构建了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对城市空间扩展影响模型,揭示了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在大城市空间结构扩展中的作用机理及贡献程度。文章认为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普遍化费用降低导致城市扩展单元在卫星城的分配比例增长,而在建成区和边缘区分配比例降低。得出可通过发展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向卫星城扩展。  相似文献   

16.
于璐  郑思齐  刘洪玉 《经济地理》2008,28(3):406-410
基于单中心城市假设,利用特征价格模型对北京市住房价格空间梯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传统单中心假设由于与实际偏离较大,模型解释能力不强。纳入方向区域变量后的修正模型解释能力显著提高,住房价格梯度在各空间区域表现出显著差异,这种空间互异性主要受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与北京市的实际情况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7.
就城市尺度级别下的热环境进行评价,为了能够落 实影响绿地规划的具体空间区域,并提供可以指导绿地布局的 方法,以西安为例,量化植被、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与地表温度 的关系,确定绿地降温的具体区域;通过卷积计算,以温度变 化为0作为界限,细化冷区和热区,提取城市微更新下绿地布 局待调整的位置;基于机器学习的回归算法,由绿地、建设用 地和水体分布预测作为热环境指示因子的地表温度,从而为规 划的合理性提供参考。通过对研究结果的评价,以及与已有方 法的比较,利用地表温度和地表覆盖变化,量化城市空间分布 结构,为绿地规划提供可以落实的具体空间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