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理解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基础上,通过分析苏北地区工业化发展现状。找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辨析了各原因间的关联,得出苏北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工业化进程综合评价和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江西省全省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水平,和全国工业化所处阶段相一致,但地区发展不平衡,发展最快和最慢的地区工业化综合指数相差56.71;1995-2005年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工业化都在加速推进,"十一五"期间的前半段,工业化发展较平缓,各地区综合指数都在提升,但没有地区工业化阶段发生变化。预计在"十一五"后半段,全省大部分地市将进入工业化中期以上阶段。到2010年,南昌将有望在全省率先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刚刚步入工业化中期的江西,应从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化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缩小与其他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开启了两轮大规模的区域"经济追赶"浪潮,所取得的成效斐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业化路径的恰当选择。本文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样本,分析该地区发展工业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对"新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后发追赶地区如何推进工业化路径创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苏北是全省的重要粮、棉基地,盐城的棉花,淮阴的粮食都分别位居全省第一。苏北还是全省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苏北在全省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苏北非农化、工业化仍然任重道远 苏北农村现今仍处于农业向工业化转换的阶段。农业人口占84%以上。淮阴市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产值40%左右,苏北的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总户值50%。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力65%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是一个严重的任务。 应该看到,苏北崛起为新的商品粮棉基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苏北粮棉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60年代末,淮阴粮食单户一直没超过100公斤,人均占有粮240公斤。徐州农村为淡水走廊,易旱易涝。现在,徐州农村已成为新的商品粮棉基地。盐城棉花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淮阴成为全国第二粮食大市,1978年粮产量为313万吨,1993年达592万吨,增长89%。1994年苏北农业生产总值为407.81亿元,占全省的49%。苏、锡、常仅为146.42亿元,占全省的17.6%。苏北是苏南的2.8倍。农业大发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 现在问题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经济发展的方向依然停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三者之间互动关系具体体现在社会分工是农业发展的分离器 ,由此产生了工业和城市 ,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则进一步推动了农业发展 ;农业革命使城市诞生于世界 ,工业革命则使城市主宰世界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 ;城镇化是信息化的空间形式 ,信息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 ;工业化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城镇化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后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特殊表征 ,信息化是工业化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是一国(地区)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工业化发展阶段作出判断和划分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夫曼、钱纳里、罗斯托等。考虑到各种划分标准提出的年代及后来工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的重大变化,这几种划分标准中,钱纳里对发展阶段的划分比较符合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国情。  相似文献   

7.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1949—2005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轻、重”关系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变:在1949—1978年的求强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重重轻轻”①;在1979—1997年的求富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农、轻、重”同步发展;在1998—2005年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政府和企业都在通过结构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快速发展。通过对工业化三个阶段的分析,提出要纠正有关“轻、重”问题的五个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8.
苏北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北要走出一条既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又能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必须进行科学的路径选择。在企业分布上要改变地方政府对“GDP统计权”争夺的格局,实现企业按市场要求的集聚和集中。苏北工业化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下大气力推进本土创业发展“有根”的经济。在产业选择上,则要坚持以利用本地资源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联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东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工业发展水平低,工业化进程缓慢,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地区。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对广东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所处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中部六省工业化水平比较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现代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工业化为标志,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工业化过程。工业化是所有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化过程存在不同的阶段。通常将工业化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的初级阶段、起飞的中级阶段和成熟的后期阶段。 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阶段需要从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6.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