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周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本文对经济学说史上的诸多经济周期理论,如局部危机论、经济无危机论、消费不足论、经济制度危机论、有效需求不足论、创新理论、政治因素理论和“实际经济冲击”周期论等进行了述评。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如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经济危机、从而经济周期的实质是无效供给过多,有效需求不足。美国“新经济”并不能否定经济周期的存在。我们在新形势下要找准经济发展的重点,依次递进的固定资本更新,可以成为摆脱“危机一般”的出路,资产阶级解决经济危机的一些政策措施也可以为我们所用。  相似文献   

2.
杨继国 《财经研究》2003,29(4):67-72
由于“供给”、“需求”等概念在《资本论》中有多重含义,在涉及比较复杂经济关系时很难用文字叙述清楚,因而在研究马克思关于供求关系与市场价值的决定问题上发生很大的意见分岐,其中,“供求价值论”得到一些学者的认同。但该理论不但会从逻辑上导致劳动价值论的崩溃,还与马克思原意不符,也不是经得起推敲的科学观点。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进行科学表述,这个问题会变得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3.
劳动价值论:把创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民创、民有、民享”的价值论和财富论。“劳动本体论”和“价值创造一源论”① ,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立场 ,也是我们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理论底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首先是革命的、批判的理论武器。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但不能把它锁定在 19世纪。发展和创新劳动价值论的基本任务是要创造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价值论”。文章深入挖掘了马克思为发展和创新劳动价值论留下的理论空间 ,提出了发展和创新劳动价值论的技术路线 ,并提出了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及其权重理论 ,以其分析了收入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4.
严肃地从企业管理基础理论角度分析海尔企业源头论、“索酬”论、“索赔”论、“负债经营”论、“跳闸”论、“斜坡球体”论等六大观念创新理论,深感这些理论渗透着海尔不断创新的精神。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创新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和“最有意义的革命力量”。正是由于海尔人坚持不断创新的理念,才引领海尔集团冲出了好多企业“火三年,活五年”的生命周期怪圈,具备了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海尔保持旺盛活力的源泉,观念创新是推动海尔持续跨越式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鱼目混珠的“整体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津不承认马克思的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以所谓的整体劳动价值论,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他不仅不值得价值的生产,也不懂得使用价值的生产。钱津的价值理论来自萨伊的“生产要素价值论”,他的所谓理论创新不过是对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重新进行了包装。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技术创新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批驳了现代经济学中将熊彼特作为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奠基者的提法,系统地分析了马克思的技术创新理论。这一理论包括技术创新类型论、主体论、动力论、规模论、演化论、创造性破坏论、技术创新与资本积累论等。熊彼特的技术创新思想可以在马克思的技术创新理论中找到对应点,但不及马克思的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全面、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是技术创新理论的先驱。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针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问题,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体系,成为我国人民致富路上的指路明灯,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七一”讲话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对劳动价值论要不断地创新发展。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论体系内容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几个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市场经济和劳动力也是商品决定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资本;资本本身是中性的,并不必然体现剥削关系,但有“姓资姓社”和“姓公姓私”之分;“资本中性论”不是要也没有退回到“资本实物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继承和发展了而不是否定了马克思的资本理论。  相似文献   

9.
谢尔曼的“硬果夹”理论超越了以马克思、米切尔、凯恩斯和卡勒斯基四位大师的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构建了一个更具综合性的宏观经济理论。他认为 ,内生的或内部的因素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主要根源 ,并将以往强调内生因素的理论分为两派 ,一派强调消费需求 ,另一派则强调供给成本。他超越这两派的理论 ,综合供给与需求、成本和收入两方面因素 ,建构了一个所谓双面挤压的“利润挤压论” ,即“硬果夹”理论  相似文献   

10.
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两大理论体系,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除了研究范武和理论基础不同外,多有相通之处。遗憾的是,现在的宏观经济分析多以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为框架,而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却越来越被边缘化。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认为,两种国民收入理论各有优劣,现代宏观经济分析如果能够做到“扬两者之长、避两者之短”,无疑将会更加有益。  相似文献   

11.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重要支柱,他通过规律内部矛盾的层层展开,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并通过论证资本主义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必然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历史暂时性。消费不足论和比例失调论由于完全忽视了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作用,所以,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解释上显得很无力。  相似文献   

12.
首先简要地介绍斯威齐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然后以斯威齐的经典著述为线索,系统梳理其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重点阐释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他的消费不足危机论和垄断资本理论,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完备之处。斯威齐用“剩余增长的规律”取代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提出了一些抵消消费不足的因素等思想,无疑是对马克思理论的创新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3.
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要从基本方法和“基因”层面的变革开始。19世纪的自然科学限制了辩证法的水平和马克思的视野;《资本论》存在“基因”缺陷。马克思不了解商品的“原子核”;没有自觉地分解使用价值概念;没有建立起劳动与需求、效用与价值对称的微观结构;没有发现“需求二重性”。但是,《资本论》的内在逻辑通过自我复制和自我修复,可以将劳动价值论升格为“资源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需要反思。唯物辩证法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将转化为形而上学。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与价值理论中的“基因”缺陷有必然的联系。《资本论》的“基因”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将对2 1世纪经济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然而,学术界长期以来并不完全是从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二重性原理出发来真正理解价值规律的涵义。笔者认为,只有依据劳动二重性理论,正确把握劳动二重性与价值规律二重性的相互沟通,才能科学界定价值规律的内涵,深刻揭示价值规律的二重性,并从根本上揭露目前理论界流行的各种否定劳动价值论的主张,如“生产要素论”、“科技价值论”的危害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科学认识六项扣除理论──与黄瑞新同志商榷白铭《当代经济科学》1994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论六项扣除理论是财政分配的理论基础》的文章。文章充分肯定了“马克思的六项扣除理论对于财政分配的指导意义”,并指出“六项扣除理论是我们社会产品分配普照的理论之光”。...  相似文献   

16.
萨缪尔森《经济学》价值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缪尔森《经济学》价值理论渊源于在劳动价值论上展开争论的三次大浪潮,其主要内容无非是“没有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均衡价格论等等的大杂烩。可以说,其价值理论几乎就是马歇尔均衡价格论的翻版。其全部目的就是要对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因此,需要从理论上深入揭露萨缪尔森《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实质,在发展中捍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在早期的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更多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后来马克思逐渐远离了通过危机促发政治事件的灾变式革命的想法,转而在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趋势的视角下探讨危机理论.从揭示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角度来看,可以把马克思的危机思想理解为一种“崩溃论”意义上的理论.但马克思所说的“崩溃”,是当一切矛盾都展开了、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生产关系的外壳不能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时的结果,而不是具体因素造成的特定危机必然导致“崩溃”.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有效需求理论的内容主要蕴含在他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公式中。卡莱茨基受马克思经济学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有效需求理论。两人都从收入分配角度探析了有效需求问题,指出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但马克思强调消费需求的不足,特别突出对抗性分配关系对有效需求与经济危机的作用,而卡莱茨基强调投资需求不足是决定总需求和总产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引言 :不得不坦率地展开争鸣了我在去年第 3期的《高校理论战线》上发表了《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要有科学的态度与思维方式》(以下简称《方式》)一文 ,其中兼对晏智杰教授否定和批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主张“要素价值论”、“供求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等观点 ,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读者可以查证 ,我在论文中是力求以摆事实讲道理的平和语言进行商讨的。全文中没有一处使用晏智杰教授的观点是“错误”的一类字眼 ,也没有用过他对马克思的理论观点有所“曲解”的词句。我是有意避开这类用语的。而且 ,我在商榷文章中表明 ,如果晏智杰教…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供需求平衡理论与扩大内需战略取向和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我国必须把扩大内需作为治理“过剩经济”,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实行扩大内需长期战略方针应把既扩大国内需求,又改善国内供给的又向调控战略措施作为基本战略取向。目前我国应把进一步扩大投资与消费需求和进一步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的对策作为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