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鲁  李剑芳 《经济论坛》2023,(11):52-6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也存在区域间产业同质化严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大等问题。为此,我国到底是应该加快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还是应该加强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亟待研究的关键课题。文章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不均衡,地域发展具有差异性;(2)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较大,但短期内对第二产业仍存在较高的依赖,导致第三产业发展受到约束,产业结构升级较为缓慢;(3)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产值总量从东到西呈阶梯状分布;(4)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产业结构逐渐由“二三一”向“三二一”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技术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因。技术进步可改变旅游产业结构外貌,改变旅游产业结构内部组分,提高旅游产业效率,强化旅游产业内部联系,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提升旅游产业组织水平。促进技术进步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机制有利益驱动、技术溢出促动、制度催动等。促进技术进步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应把握旅游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产业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建立旅游企业技术进步促进机制,强化其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完善技术溢出机制促进旅游产业技术扩散,驱动旅游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加速人才培养与完善技术创新的产学研体系,强化技术进步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智力基础与创新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3.
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全面论述“创意旅游”这一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概念,强调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和改造,提倡用创新产业的思维方式重塑旅游产业体系。探讨了创意旅游如何开启旅游价值“蓝海”、结合“产业链”、“空间链”、“价值链”、“主题链”四维链条、提出上海都市旅游升级的“有智增长”新模式,同时也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创新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福鼎白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旅游优化升级较为缓慢。通过对福鼎白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系统的构建分析,丰富和完善福鼎白茶文化体系,有利于挖掘地理标志产品的深度,拓展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同时通过对现有福鼎白茶旅游产业的分析,结合非遗文化、产业要素、结构形态等方面,优化升级福鼎白茶文化旅游产业结构和产品,形成良好的白茶旅游产业效应。  相似文献   

5.
张家界旅游产业战略地位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旅游产值方程和就业方程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张家界旅游产业的战略地位演进规律。旅游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都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长,与人均GDP都呈现显著相关。在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初期和快速成长期时,对国民经济贡献非常大,支柱产业地位显著。但在人均GDP 8 000元以上时,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逐渐减缓,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曲线增长速度减缓,但没有回落的趋势,产业地位呈非优化。因而张家界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呈必然。最后提出从提质创新旅游产品、加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等角度,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继续发挥旅游产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琰 《经济研究导刊》2014,(22):225-228
河南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面临向旅游强省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河南省旅游产业的摸底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河南省旅游产业主要表现为:旅游资源丰沛,但同质性高;旅游企业发展良好,但关联度差;旅游产业成绩喜人但结构不均衡。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从客源市场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分析广西崇左市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要素结构、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加大营销力度、引进先进技术与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青岛市旅游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青岛市旅游产业结构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和归类。指出了青岛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青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主要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旅游业发展为参照系,对江苏省旅游产业结构的竞争优势以及旅游产业所包含的各个行业收入与旅游业总收入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江苏省旅游产业结构的相关指数与全国旅游产业结构的相关指数进行了对比;指出了江苏省旅游产业结构,尤其是内部行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江苏省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加快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试图在对我国区域旅游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路径,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能级提升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旅游市场分析及客源目标市场选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邵筱叶  成升魁  李琛 《经济地理》2006,26(1):164-168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近年来旅游业绩却一直徘徊在全国中下游水平,强大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优势。其根本原因之一是旅游市场拓展不力,影响了旅游品牌的建立和竞争力的提高。文章运用市场分析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入境和国内旅游市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了入境和国内客源市场的特点,划分了入境和国内旅游的三级客源目标市场,力图从旅游市场拓展方面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论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湘渝黔边区是指以传统的“武陵山区”为核心区域的3省邻近地区,大致包括湖南境内的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重庆的黔江区,贵州的铜仁地区和黔东南州等6个地州市,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也是全国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归属于国家“西部地区”。区域文化上的趋同性、区域旅游资源上的互补性、区域脱贫任务的紧迫性和区域旅游开发的无序性,使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建立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具备一定基础的旅游开发现状、逐步形成的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各地政府关于旅游业发展认识上的渐趋统一以及区域旅游中心的初步形成,使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发展成为可能。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形成,必须着手进行以下工作:迅速编制总体规划,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立旅游环线,推出区际旅游联合体和共同市场,多渠道吸纳资金,建立特色文化保护区等。  相似文献   

13.
旅游概念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不确定,不仅影响旅游学科的构架与理论体系发展,而且影响旅游科学具体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发展伦理观从“经济发展”观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有必要对旅游的定义进行科学的阐释。文章在分析了现有的旅游观点:“旅游是不是产业”和旅游是指“旅游者的活动”,对已有的旅游定义进行了归类分析,并提出了旅游的概念性定义。  相似文献   

14.
河南区域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的优势明显。为进一步促进河南旅游的快速发展,在全面分析河南旅游开发的区域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对河南区域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建设河南区域旅游网络和积极开拓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实行区域旅游的联合开发与综合开发,是未来河南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空间差异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任旺兵  申玉铭 《经济地理》2004,24(1):100-1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国际旅游稳中有升,国内旅游持续增长,旅游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突出。文章对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旅游地空间关系的生态学解释--以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为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董雪旺 《经济地理》2004,24(1):110-114
将生态学的种群间关系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总结出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即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在深入分析各种类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若干有实践意义的基本结论:一是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是福祸相倚的,应当采取各种规划和管理手段限制过度的和恶性的竞争,而鼓励适度的和良性的竞争;二是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各种基本类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特性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该综合考虑本地与其它旅游地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准确定位,并进一步趋利避害或化害为利。最后,运用这一理论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部六省旅游发展综合评价及空间结构系统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在利用AHP分析法以及嫡技术对中部六省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认为河南省、湖北省为中部地区旅游发展的龙头,中部六省旅游发展各具特色,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系统.在进一步探讨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空间基础后,根据中部六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状况及旅游特色,提出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空间结构系统的构建应以7个旅游中心城市为一级发展极核,以八大跨区旅游圈为基本旅游延伸面,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长江旅游带等跨区域的旅游经济带,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多方位的圈层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论鼓浪屿风景区的深度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鼓浪屿风景区旅游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旅游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与其所具有的潜力很不相称,本文通过从开发系列旅游产品、塑造崭新的旅游形象、树立正确的观念、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人才的培养、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来探讨鼓浪屿风景区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9.
拓展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玮 《经济地理》2004,24(4):568-571
入境旅游是湖北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有效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是湖北省发展国际旅游业的关键。文章结合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拓展入境旅游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展入境旅游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李玲  李娟文 《经济地理》2005,25(5):740-744
旅游中心地作为区域旅游的旅游目的地、客源供给地、旅游集散地和旅游服务中心,对区域旅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旅游中心地的空间结构,分析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的优化对策,是推动区域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介绍了旅游中心地的概念和界定方法,分析了湖北省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的现状和系统构建途径及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