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质量上看,我国对会计信息监管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必须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管理。研究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有利于防止公司操纵会计信息生成以及披露,督促注册会计师诚信执业,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资本市场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2.
徐跃进 《经济师》2011,(3):192-192,195
保险业是风险行业,对保险业的运作,必须加强监管,文章主要探讨加强保险业务部门监管原则、监管目标以及加强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基础设施产业收入监管方式研究 --以电力监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益率监管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企业提供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以获取额外利润的激励 ,但该机制的成本加成的本质扭曲了企业的投资行为和投资的动态经济效率。激励监管通过给予企业自主确定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的权力 ,可以提高企业的动态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4.
我国会计监管面临的挑战与体系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会计市场必将对会计监管带来强大的冲击和挑战,我国传统的会计监管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面对加入WTO和会计市场全球化的形势,要提高我国会计监管效率,就必须进行监管创新。构建网络型的会计监管体系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监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雪连  吴利明 《经济师》2010,(9):158-159
文章从监管理论入手,首先探讨了会计监管的定义、必要性和会计监管的历史演变过程,接着从监管实践方面,对我国目前会计监管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最后对有效实施会计监管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各种违规披露行为仍时有发生,表明监管效率低下.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自我监管、政府监管、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管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相互联系的趋势不断加强,金融领域的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各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成为关注的焦点。面对金融自由化的强烈冲击,我国又该如何做出积极回应。笔者认为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应从监管的理念,监管的职能和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变革,建立起金融自由化环境下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金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8.
谢乐斌 《经济师》2008,(3):68-69
20世纪90年代,瑞士金融的一种趋势就是发生在银行业和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彼此渗透,实现银行保险业务联合,同时为了克服现有银证统一的分业监管体系的缺陷,瑞士在1998年开始对其金融监管进行全面改革。那么瑞士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如何,存在什么特点可以使得瑞士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文章从瑞士金融监管体制现状以及问题进行分析,解释瑞士的改革以及为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 《经济师》2004,(11):236-236
文章通过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的分析 ,讨论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和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美国CPA行业监管的变化和现状进行系统阐述,然后指出我国CPA行业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建议,包括建立独立监管机构和系统规范的监管方法,重事前和事中监管,完善行业自律机制,解决多头监管问题和完善惩戒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银行监管效率改进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以既定银行监管目标实现程度为银行监管效率的定义,构建了我国银行监管效率评价模型,通过选取1998~2007年的银行业数据,分析检验了银行监管效率水平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1998~2003年我国银行监管效率处于改进提升的状态,然后以2003~2005年为拐点呈略微下降,2005~2007年略成上升态势.从政策背景上看,在2004年前后我国先后出台了较为审慎的监管政策导致部分指标水平值下降,这成为影响银行监管效率趋势变化的制度性原因.  相似文献   

12.
程林光 《经济师》2012,(9):160-161
文章紧密联系温州银行业实际,提出以"提高监管有效性"和"银行业科学发展"为主题,重点做好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做好支农支小支海和帮扶困难企业的服务工作,全面防范风险,强化合规运作,稳步推进改革的监管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原则导向监管作为国际金融监管的新理念,受到很多国家的追踪和推崇。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原则导向监管开始受到各方质疑。文章对原则导向监管的理念、优势以及实施的基本条件进行全面剖析,并结合其在国外的实践状况,得出对我国推行"原则导向"监管理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23年3月开启的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推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深度调整,在建设现代化金融治理体系的背景下,深化监管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回顾与国际对比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持续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其改革的历史路径形成了丰富的国际经验,体现出一定的历史逻辑,包括监管模式的调整、监管目标的选择、金融科技的风险管理等,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与路径参照。我国本轮改革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的三元结构式双峰监管”体制,符合监管改革的历史逻辑,在建立现代金融治理体系的进程中,将持续加强金融监管体制的内涵建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证券再监管是对证券监管者进行监管的制度。基于中国证券监管理论和实践的实际,证券再监管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基础。虽然当前中国证券再监管机制已然具有法律基础,但是从证券市场及其监管实践的实际情况来看,证券再监管机制发挥的作用实则有限。为了完善中国的证券再监管机制,确定多元化再监管、程序性再监管、适度性再监管的基本理念来指导再监管机制的完善方向。在具体举措方面,需要协调证券再监管的体制,发挥司法再监管机制的功用价值,同时证券监管机构自身也应重视自我监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金融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构成政府管理经济的三大工具。离开有效的金融监管,无法成功管理我国经济转型中产生的各类风险和挑战。当前,影响我国金融监管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一是金融体系存在广泛的隐性担保,准入壁垒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严重抑制金融业竞争,金融监管外部环境亟待改善。二是监管机构背负的多重目标间存在冲突,在监管实践中难以同时兼顾。三是监管机构运作独立性不强、资源严重不足、问责机制薄弱,治理框架需完善。四是行政控制导向的分业监管结构难以适应金融混业经营迅速发展的现实,重复监管与监管空白并存,缺乏正式的宏观审慎框架,监管合作不规范,信息共享安排不完善。五是类金融组织发展迅速,与正规金融体系的联系日益密切,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逐步显现,但其监管存在空白,且各地监管标准不统一。  相似文献   

17.
崔晓瑛 《经济师》2009,(8):144-145
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对会计的规范化管理主要由政府来承担。近年来,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迈出了较大步伐,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政府在会计监管方面的努力也卓有成效。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目前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会计监管的基本模式。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会计监管中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监管主体模式的选择:混合监管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  周文志 《经济师》2007,(1):250-251
金融监管主体是历史和国情的产物,它既没有统一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多元的,可以是政府机构,可以是各种非官方性质的民间机构或私人机构,也可以是二者的混合。文章论证了我国建立混合金融监管机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单纯依靠或主要依靠国家进行监管是远远不够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行业监管中的自律角色并不是政府所能替代的,应该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我监管体制,建立以行业自律监管为主,政府监管为辅,两者紧密配合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开始对国内商业银行实行非现场监管。近年来,非现场监管指标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非现场监管的要求,须要增补和修改,使之能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和财务结果。银监机构要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状况,并依据监管结果,不断完善监管指标,提高非现场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