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能源需求刚性特征以及能源稀缺(能源价格走高)和环境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日益凸显,中国需要通过调整能源战略和优化政策选择,实现现阶段经济发展可以接受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成本目标.  相似文献   

2.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省能源需求的刚性增长和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将长期并存。省政府近日印发的《浙江省“十二五”及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对我省“十二五”及今后20年能源发展的目标进行了量化规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20年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深化的阶段,能源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的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为了满足中国未来的巨大能源需求,中国急需积极融入全球能源合作舞台,积极参与构建新的国际能源体系。同时,要有一套面对全球性问题的综合性能源战略,要把能源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具体地说,首先解决能源问题要采取多元化战略,尤其重视周边资源国家;其次要陆路和海洋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另外还要从贸易、投资到金融手段三者并举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4.
中国能源需求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如何科学地预测我国能源需求量,对于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向量自回归模型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是处理多个相关经济指标的分析和预测最容易操作的模型之一,常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能源需求量是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消费量组成,他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应用VAR模型对我国中长期的能源需求总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进行预测,为科学地制定能源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分析预测我国2020年的能源需求,是制定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各国制定能源战略的传统出发点和基本目标,一般都是为实现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能源需求是什么,对制定我国的能源战略和政策有根本性的影响。不同的能源需求,对应着不同的能源资源要求、技术要求,相应产生的能源安全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性质和程度也有很大区别。因此,对2020年我国的能源需求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2020年的能源需求有多种可能性目前各方对我国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巨大,经济快速增长必然会带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考虑能源矿产资源承受力的同时,还应该考虑该地区对其依赖程度。然而,两者在数量上的关系如何?文章围绕矿产资源生产及其对GDP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起步阶段,能源作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应高度重视其合理利用问题。我国在前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粗放式的能源利用模式导致能源消费量快速上升,很多城市能源供需矛盾凸显,碳排放导致的污染情况严重。无论是保障城市能源需求的基本需要,还是提升城镇化质量实现城市能源高效利用的深层次诉求,将城市能源集约利用问题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中,构建符合"节能减排"战略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令人堪忧的中国能源情势已经给中国的经济安全亮起了红灯。今天,中国的能源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总量问题,也不再是能源产业自身发展和产业内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对于身处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能源消费应该从结构和总量两个方面着手。鉴于此,基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前后的统计数据,对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中长期内影响中国整体能源消费状况的主要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消费结构中,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实际上是三次产业中最低的,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却是最高的;总量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能源使用和消费体制正在逐渐向良性方向转变,正确的能源战略完全有可能保障工业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天津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阶段。伴随天津市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对环境保护和洁净优质能源的要求日益提高,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约束能耗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寻找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进而对能源消费进行预测分析,探讨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未来十年,全球资源能源格局将呈现三大新趋势:需求增长趋势性放缓、新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消费增长重心转移,这些变化对中国而言将是实施全球资源能源战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再工业化"周期带来机遇。全球经济增长和结构因素将持续影响全球资源能源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发达国家债台高筑、消费萎缩、人口老龄化,以及总体增长低迷的趋势不会改变,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和人均消耗量也将趋势性下降;另一方面,未来十年  相似文献   

11.
杨军 《经济论坛》2011,(9):61-63
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能源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不断加大。由于河南能源资源的单一性和有限性,河南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如果能源供给增长速度滞后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河南经济必将受到重大影响。能源需求的满足程度、能源供给的安全问题甚至比人力、资本、技术更为重要地决定着未来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加强规划,寻求对策,加快能源产业的发展步伐应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浙江省2005—2016年能源消费等统计数据,以LEAP模型为研究工具,分析了不同情景下浙江省2020—2050年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下,浙江省能源需求及碳排放将会持续增长;在充分挖掘浙江省节能减排潜力的条件下,浙江省能源需求及碳排放未来能够实现缓慢增长甚至有所下降。研究发现:短期来看,提高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是浙江省降低能源需求总量的最有效动力;长期来看,经济转型即产业结构优化,是降低浙江省能源需求总量的最有效路径。而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是浙江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我国能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做好能源需求预测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能源需求进行预测,为我国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由于环境的破坏以及常规能源储量的不断下降,能源需求结构急需调整。GDP、人口总量及产业结构等因素均会对能源需求量产生影响。为减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在制定能源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与节能二者的关系,控制好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实现能源构成多元化,确保总体能源供应安全,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环境。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支持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选取能源统计相关数据,利用成分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未来能源需求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计到2015年,在我国能源需求结构中,煤炭需求所占比重为53%,石油需求所占比重为20.82%,天然气所占比重为10.8%,风电、核电、水电所占比重为15.29%,能源需求结构有所改善,煤炭需求有所下降,其他清洁能源需求有所上升,但是与发达国家能源需求结构相比,我国能源需求结构仍不合理,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对我国未来能源需求结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6.
一、结论 (一)厉行节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能源是中国崛起的动力。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2001年,全国终端用户支出的能源费用达1.25万亿元,占GDP的13%,而美国仅占7%。 首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重化工业阶段,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50.6%上升到2003年的64.3%。重工业单位产值能耗约为轻工业的4倍。本项目对未来能源需求的情景分析表明,到2020年,高耗能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将大致保持在2000年的水平上。其次,城市化步伐加快会使人均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国能源需求的协整误差校正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能源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中国能源需求函数,并详细研究了我国从1954~2003年间年度能源总消费和各影响因子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经济增长是影响能源需求量的主要因素;前几期的能源总需求量对当期的能源需求量影响十分显著;人口因素的影响作用十分温和,而能源效率导致能源总需求量下降,但下降幅度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我国未来2015年和2020年能源强度目标出发,首先,通过构建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模型,将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工业化程度、城市化率等因素纳入到了模型当中.其次,通过合理的能源影响因素未来值的设定,预测出未来即2015年和2020年的人均能源消费量,进而得到了预测能源强度值,其略高于政府计划值,说明我国未来能源节约的压力还较大.再次,考虑到影响因素未来值设定的偏差,通过微调这些因素,进行单变量敏感性分析,我们发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将成为实现我国未来能源强度目标或资源节约的首选.最后,能源的相对价格和贸易结构的改变.据此,我们提出能源节约的政策建议,必须实施能源的强制节约.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及分解过程中,针对区(县)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有必要构建一套公平、科学的指标用于测度各区的能源需求。文章应用LMDI方法选取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城镇化率等9项因素对城市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并获得各因素的贡献率,依据9项因素贡献率大小确定影响能源消费的7项关键指标及其权重值,构建指标评价模型。进而根据城市能源消费总量指标评价模型测度各区能源需求的综合指数,通过对比分析各行政区综合指数值大小和区域发展实际情况,将广州市11个行政区的能源消费分为高、中、低速三类增长区,可作为分解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主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测算能源价格变化所带来的经济产出、能源需求和污染物减排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分自然演化情形和约束情形计算未来的能源平均价格变化(包括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并以此价格变化作为外生冲击,在要素可变投入产出模型的框架下模拟能源价格变化对经济系统、能源需求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以安徽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有约束情形下的能源价格比自然演化情形下高,且差额随年份增加而增加,由能源结构转变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产出和能源需求比自然演化情形下低.能源价格的增加主要是由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增加引起的,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环境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