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企业实现数据治理的过程包括认知层面和实践层面,通过对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调研,发现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治理水平总体偏低;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数据治理的因素包括认知不全面、认知渠道不畅通、数据平台缺乏、数据功能不明显、组织创新滞后等。为了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治理水平,需要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制定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引领高新技术企业走向数据化治理;建立和完善宣传机制,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对大数据技术的认知程度;加快平台建设,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数据治理提供现实支撑;加快组织创新,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数据治理提供组织保障;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数据安全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数据治理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创新和重塑数据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及内在要求。金融数据治理作为实现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与内容,是数字化时代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卡斯特“流动空间”理论,提出管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数据空间”概念,探索数据治理的一般性治理框架和原则,构建小微联合贷款风控系统作为实例进行分析,提出重构和完善金融数据治理的基本逻辑、原则与措施。数据空间视角下,数据治理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的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完整内容和结构,即技术应用层的数据空间物理形态与结构治理、网络结构层数据流动的权力结构调整与安全开放平衡以及空间组织层数据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利益冲突协调。技术应用层治理内容和目标主要是微观组织(企业)内部数据治理,网络结构层治理内容和目标主要涉及行业与市场中的数据共治,空间组织层的治理内容和目标关乎政府及社会层面上的数据公共治理与监管协调。数据空间为数据内部治理、行业共治和数据公共治理与监管协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可为金融数据治理和监管与体系设计、理念创新和手段工具的综合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大数据作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本文将宏观地区大数据发展与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相结合,以2013—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地区大数据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区大数据发展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而且主要是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增强企业治理能力、提高企业融资水平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该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既为地区大数据发展提供参考,也为企业高效合理地利用大数据实现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一系列人类认知层面的转向,突出表现在人类从以往观察有限视角中的世界,转向更为全面地表征世界的大数据,从而实现了认知视角的平等化;并且大数据时代让经典和权威受到更为空前规模的洗礼,使得以往的知识等级受到冲击,实现了认知身份的平等化;而对于知识生产而言,由于每个人提供的数据都可以平等地成为未来知识的元数据,这又实现了知识创造的平等性。大数据时代人类认知的“去等级化”转向,客观上要求科研管理工作对科技创新、创新人才等基本概念进行反思,并调整其管理科技创新事业的思路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接力创新的特性和产业发展现实,从技术、商业、教育和社会4个层面,研究了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基础设施的构成,分析了每类基础设施的具体内涵、功能特性等,认为现阶段中国建设大数据创新基础设施要把握其社会化和共生性,并梳理了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主体。提出具体的建设思路,包括缩减政府职责、确定企业的主力地位、创建"官产学研社"协同发展模式、采取渐进性路径、借助全球基础设施网络等。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大数据背景下,深入研究专利运用创新模式,并对现阶段中国专利运营的发展情况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专利运营机构类型较多,数量增加迅速,以科研院所、企业、专利服务及交易平台为主体构成了中国专利运营体系;专利许可是可预期现金流重要途径,中国专利许可占专利运营活动比重较低,大多数专利未真正投入使用,发展空间还很大.同时,文章提出基于大数据的专利运营创新模式,包括专利技术开发运营创新模式、以运营机构为桥梁依托高校研发团队开展的专利运营模式、综合性政府主导的专利运营模式、基于大数据的贸易化运营模式.最后,提出大数据背景下提升专利运营模式的策略,包括加强运营管理能力、提高公共专利数据平台利用能力、加快推动公共数据的开放与共享.  相似文献   

7.
源于数据挖掘又高于数据挖掘的大数据思维已成为当前阶段创新思潮的主导力量,大数据应用对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几乎已成定论。在科学研究范式层面,已出现从推理演绎驱动向数据驱动拓展的苗头;在商业创新层面,对大数据的主流讨论由概念层面向专业技术层面延伸,数据分析文化逐渐普及,预示着各厂商和组织正尝试突破技术障碍,以快速实现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大数据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8.
继"世界工厂"之后成长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方向。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率先发展包括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内的数据产业,使数据和计算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投入要素,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基本途径。作为知识经济的前沿,数据经济的发展及其向其他产业的渗透,使包括伦敦和纽约在内的经济中心城市转型为新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与传统经济不同,数据经济的主导者是能实现数据实时在线共享的平台。基于平台的组织和制度创新,创新创业活动的持续涌现将引发经济结构的一系列深刻变革,推动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商业模式的三维度构成体系,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框架,对大数据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为企业发现价值、创造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式,成为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体现在商业模式构成要素中,包括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与传递模式、价值获取这3个顶层要素及其子要素;大数据会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为企业进行产品客户群精准细分、服务创新、流程创新、收益模式创新、价值网络重构提供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收集A股上市公司年报,抓取大数据技术关键词,实证考察大数据应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数据应用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并显著提高创新质量,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提高企业营销能力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创新质量。大数据应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在数字创新能力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作用更为显著,且国有企业通过大数据应用的创新效应相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有效。基于此,企业应当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构建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现代化数字创新发展体系;政府部门应实施大数据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获取,尤其是外部技术获取是企业参与到“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中来的具体体现形式。企业技术获取系统耗散结构的存在性是开展企业技术获取研究和官产学研技术合作研究的前提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企业技术获取系统耗散结构存在的合理性,并进一步借助Brusselator模型的经济学转译对我国企业技术获取系统耗散结构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企业能够开放自身组织边界实现外部技术的获取与二次创新,企业技术获取系统耗散结构是存在的;通过对Brusselator势函数的进一步分析与解读,解释了我国企业技术获取系统耗散结构的存在性和技术后发企业技术赶超得以实现的原因。在我国经济技术迅速发展、原始创新重要性愈发凸显的重要历史时期,我国企业应在技术交流合作和外部技术二次创新中消化吸收先进外部技术,逐步提升自主R&D水平,尤其是技术原创能力。  相似文献   

12.
英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出并实施了两大举措:一是成立了英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二是构建了高校产学研创新体系。英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要路径有三: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实现国家关键领域的重大产业攻关;二是以高校为本,实现创新高地的科技成果与经济相结合;三是坚持功能联动,注重人才培养与激励,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英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经验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新时期我国应从构建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引导高校企业化运作技术中介机构、加强高校技术转移人员队伍建设、深化科技成果奖励制度改革等方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13.
刘祎  王玮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20):154-160
近10年内,国外逐渐形成了技术示能性理论,为工业4.0背景下企业如何有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了系统分析框架,已成为管理信息系统和组织行为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国内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对技术示能性研究前沿形成全面的逻辑体系。鉴于此,对国外技术示能性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其引入组织管理的过程,从形成因素、实现过程和影响结果3个方面解析概念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生产要素——工业大数据驱动的技术示能性理论模型,展望其未来研究方向。结论进一步丰富了新工业革命情景下的技术示能性理论,可为企业有效利用工业大数据实现智能生产提供指导,对中国传统制造业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中国制造2025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2-2017年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索技术董事对企业成长的驱动效应及技术资源配置的中介作用,以解读技术董事、技术资源与企业成长的多重关系。研究发现:技术董事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驱动效应;技术董事对技术资源规模具有一定的放大效应,且能够改善技术资源配置质量;进一步讲,技术资源配置规模与质量是技术董事与企业成长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立足于创新发展现实情境,以上结论可为处于创新十字路口的中国企业董事治理及技术培育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块化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探究技术集成能力与复杂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多重中介模型进一步探究复杂产品创新情境下技术集成能力的内部结构。对收集的353份调研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技术集成能力的3个维度对复杂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存在先后顺序;产品建构能力与复杂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资源识取能力、技术融合能力在产品建构能力与复杂产品创新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有助于明晰复杂产品创新情境下技术集成能力内部结构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为复杂产品企业更好地通过提升技术集成能力促进复杂产品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今全球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建立基于TRIZ理论与大数据的智能化技术创新模式,有望解决传统技术创新模式下创新效率低下、难以找到正确技术创新方向、技术转化传统路径不畅、技术与市场对接存在障碍等问题。以专利技术开发为例,分析了TRIZ理论及大数据在技术需求预测中的作用,探讨了协同创新模式下TRIZ理论、数据挖掘在技术研发中的应用,研究了专利运营平台在技术市场中的重要位置;探索利用TRIZ理论和大数据关联技术需求、研发及市场,促进需求、研发及市场之间无缝对接,达到加速技术创新及技术转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在当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企业间竞争不仅是产品竞争,更是商业模式竞争。基于组态视角和集合论思想,从企业网络与大数据能力匹配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15家新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进行研究,构建新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匹配模型。结果发现,有4类促进新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牵引条件构型:网络体系建立助力型、资源整合能力促进型、深度分析能力弥补型和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型,且每条路径间存在等效性。结论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研究,可为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也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能源产业,在有限的油气资源量和国外大石油公司竞争的压力下,如何提高石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何科学评价石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对于石油企业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AHP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在构建石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评价体系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评价模型,以期能够对实践起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企业进行跨边界网络化合作的目的是利用网络整体效应,实现创新和利益最大化。目前,企业合作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组织间协同。通过对技术创新网络协同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5种协同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协同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OLED产业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测度技术创新网络协同成熟度,得出全球OLED产业形成的技术创新网络处于协同成熟度模型的管理级,即组织协同阶段。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8—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能耗约束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在这一影响机制下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能耗约束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且在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能耗约束目标下,国有企业侧重于绿色发明专利研发,对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研发的关注较少,民营企业则二者兼顾。此外,在能耗约束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中,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发挥显著调节作用,削弱能耗约束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而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