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政治信任研究的主导路径,理性主义和文化主义皆因未能把握回归后香港政治的特殊语境而遮蔽了国家认同、民主观念对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重要影响。基于"亚洲民主动态调查"2001、2007、2012年的三波调查数据,文章构建了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序次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表现为本土意识崛起和对内地民众排斥倾向加剧的"弱国家认同"、不断强化的"程序型民主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香港民主状况的负面评价,既直接削弱了受访者的政治信任,又通过调节与修正受访者对经济社会治理状况和政府质量的主观评价进一步降低了政治信任水平。而纳入了国家认同、民主观念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对回归后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并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政治信任研究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
宗教教育在西方国家一直担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影响着西方国家价值态度和道德情感的形成.本文试从西方宗教的发展、西方宗教在主要国家的现状出发,探寻宗教教育特征,借鉴西方宗教教育经验,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3.
回避西方近代开创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中不同流派在理论基础、逻辑进展和价值选择等方面的差异,从研究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这一共同理论分析框架出发,分析了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渊源、以及相应解决思路中的逻辑起点和切入处。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对政治信任来源的解释一直存在着文化主义和制度主义两种路径。文章试图将其整合进一个互动与修正的政治信任的中观理论分析框架中。文章认为,是否强调传统价值或现代化条件下的自由民主或后物质主义价值,是影响个人对政治体制和机构产生信任的基础性条件。这种基础性条件是由宏观社会文化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塑造的。而对制度和机构的绩效评价,则是根据微观的个人、经济、社会、政治信息作出的。具有价值倾向的个人对各类政治信息进行加工、优先排序与调试,形成了对政治体制和机构的信任。文章在横向上区分特定性与弥散性的政治信任,并利用"亚洲民主动态调查"第一波和第三波数据,对理论假设加以检验。实证结果基本支持了互动与修正政治信任模型的假设。中国公众的政治信任表现为在受价值观倾向、人际信任等宏观文化主义因素影响的背景下,对微观上接收到的信任对象(体制和机构)的"制度主义"特征如绩效、透明度、廉洁作出的回应与修正。  相似文献   

5.
汪建华  孟泉 《开放时代》2013,(1):165-177
布洛维“生产政治”的视角强调不同生产政体在形塑工人反抗方面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效果。但本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集体抗争案例的分析表明,在生产政体本身的规制作用之外,新生代农民工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特征重塑了其对不同生产政体的体验,并在与各种生产政体的结合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形态、团结纽带和动员方式,因此本文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政治意涵。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体验,锻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三种抗争模式:同事一同学关系为基础的增长型抗争、原子化的底线/增长型抗争、群体性骚乱。每一种抗争模式都构成对世界工厂独特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世界价值观调查(1990-2007)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的数据,围绕着政体偏好、政府偏好、政治重要性、政府信任度和政治顺从这五个维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政治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及其变迁趋势,发现中国人存在较为一致的、因此是主导性的政治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偏好、信任并顺从权威政府,但强调政府以人的自由与发展为导向,可称之为“分化的后权威主义”.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虽然中国社会经历了时代变革和世代更替,但中国人的政治价值观并没有经历整体性的变迁,这种政治价值观为中国社会的转型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较为单一的政治合法性来源以及经济高速增长而不断积累的社会矛盾,使得我国面临日益严重的“合法性困境”.既存的有关中国政治信任的经验研究基本上是在个体的层面上探讨,本文则运用2010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的“主观”数据与相关地方财政收支的“客观”数据,在多层次上探讨中国公众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在个体层面上,我们的发现与既有文献基本一致,即城市居民、高收入群体、人际信任度更高、互联网使用更为频繁的公众会更加不信任政治机构,而自由民主价值观较弱的负作用与传统社会价值观较强的正效应并存于大陆公众之中.在跨省层次上,我们发现地方财政的再分配支出加强公众的政治信任度,而发展性支出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共的政治信任度.这一发现表明,经济发展本身非但不足以为政权提供合法性,甚至构成其“合法性困境”的来源之一;国家应通过提供更多的再分配公共物品和高质量的“政治公共物品”以提高公众政治信任.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旨在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形式的政治运动和"运动武治理"作为一个整体,印"国家运动"来研究,并力图以政体为中心为国家运动的形成和变异提供一个整体性解释.本文认为,继承革命遗产,并适应推进赶超型现代化的需要,新中国诞生的是革命教化政体.基于该政体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所面临的强大绩效合法性压力,以及该政体所提供的组织和合法性基础,国家能够不时打破制度、常规和专业分际,强力动员国家所需要的社会资源,于是形成国家运动.尽管国家能够根据社会改造需要而不时变换国家运动的基本取向、变革目标或动员范围,但由于目标置换、政治凌驾专业和异化等因素的制约,任何一个国家运动都不可能永续发展,而只能与常规社会治理方式交替发生.随着国家卡理斯玛权威的常规化,国家运动在总体趋势上会越来越温和,发生频率越来越低,直至消亡.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关系联结理论基础上,引入中国社会特有的“关系”变量,构建了包括西方关系变量、中国本土关系变量和信任在内的产学研联盟关系品质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117份有效样本数据,对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西方关系联结中的社会性联结与结构性联结对信任有显著正影响,但功能性联结对信任影响不显著;中国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对信任有显著正影响,其中,工具性关系影响效果较大;信任对产学研联盟伙伴间关系品质有显著正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政治信任是一个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政治信任的分布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对政治信任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根据分析结果,目前对政治信任起源的两种理论视角,即制度的和社会文化的视角对政治信任成因的解释均具有意义,两种解释理论至少在实证研究上并不相互排斥.本文最重要的发现是,在东亚及东南亚国家,权威主义价值观作为一个文化的因素,对人们的政治信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分析结果部分地修正了目前关于政治信任的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11.
生产政治指涉的是企业内部管理权力与工人权利之间的不同关系的经验过程,管理权力与工人权利之间的关系一旦结构化而定型,就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政体,即生产领域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企业变革是一个深刻的制度变迁过程,这就意味着中国具有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依托发轫于西方的生产政治理论和各自不同的经验观察,海内外学者围绕生产政体模式和生产政治的经验过程展开了一场持续的对话,这不仅意味着对中国经验认识的深入,而且意味着生产政治理论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形成广义虚拟经济物质和信息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研究立足于信息态的顾客心理需求,以服务行业为背景,分析了顾客的社会群聚需求、多样性需求、关系倾向对顾客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即心理需求通过信任、满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群聚需求对服务关系中的顾客信任有积极影响,通过信任-满意-忠诚关系链对顾客忠诚产生间接作用;关系倾向通过对信任、满意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影响顾客忠诚。多样性需求在服务关系对忠诚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史天健在他突然意外中断的学术生涯中,致力于探讨有关中国公民和中国政治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第一,公民怎样来看待合理的政治格局以及制度的问题(合法性与政治信任);第二,公民如何看待自己在政治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政治参与);第三,公民如何界定政府与公民之间,以及在不同类型的公民之间的权力划分(民主观念).他发现中国和东亚社会的公民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与西方的公民是截然不同的.在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上,中国(和东亚)公民大体上采纳一种垂直权力关系的政治价值.在个人利益单元的界定上,中国(和东亚)公民比西方公民更接受范围更大的利益单元.史天健反对盲目追捧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设计,而一直致力于从实证上理解中国政治文化的特质,作为建立中国民主政治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中间阶层是战略性群体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中国中间阶层的研究正悄然兴起。中西方学者均对中间阶层的社会成分、形成过程及其政治态度和行为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如何对中国语境下中间阶层这一概念做出最符合实际意义的界定等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间阶层是一个"在本质上存在争议的概念",其定义仍然捉摸不定。为此,文章提出采用德国一些社会学家所提出的"战略性群体"概念,作为研究中国社会新兴群体的新视角,来剖析中国作为战略性群体的中间阶层。为了理解这一阶层的政治态度和行为,有必要从主观认同的角度对战略性群体这一概念做出补充。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组织政治认知的概念入手,从资源缺乏、信任氛围、集权化等方面对影响组织政治认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员工的自利行为认知对其心理应激、离职意图和绩效水平的影响,员工的组织薪酬与晋升认知对员工满意度和绩效水平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汪晖 《开放时代》2014,(6):49-70
构成20世纪中国的尊严政治的那些主要概念,如阶级或阶级性政党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范畴,早已或正在被以"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概念所替代。历史终结论所要终结的正是由这些范畴组织起来的"历史"。在1989年~1991年的巨变之后,这些与中国革命和工人国家相关联的政治甚至被视为现代尊严政治的对立面。本文从新工人与新穷人两个群体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出发,讨论在现代工人国家失败和阶级政治衰落的语境中,如何理解阶级概念、阶级政治与阶级形成问题。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者侧重分析了工人国家的失败与代表性断裂在内外政治关系中的多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7.
李潇雨 《开放时代》2021,(1):206-223
近代西方体制、概念、知识在20世纪中的进一步舶来使中国的社会情境从以往的"帝国""家族"向"民族国家""国民同胞"转变,不同性质的革命实践也导致了国家形态、边疆领土、边地少数族群的意义被重新界定.本文根据摄影师庄学本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所拍摄的系列边疆摄影作品,讨论其摄影经验如何反映中国国家近代化的历史延续与转折,并考察国家转型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价值取向又如何导致其摄影发生范式转换.此项研究有助于解析中国社会史、政治史以及视觉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理解20世纪中国的变迁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概念是作为社会关系的载体被提出的。与西方注重个体生命的独立、自由、选择权利的文化传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关系的和谐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因此在中国,对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阶层政治态度的分析,是判断阶层结构变化的主要指标,是评估地方政治体制外在环境的基本变量。对广州社会阶层政治态度的调查和分析表明,各社会阶层政治态度存在群体差异,参与地方政治生活态度积极,政治参与方式理性化突出,从而要求地方政府顺应民众需求,适时推动区域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改良运动,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政治发展和思想启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一次重要的政治社会化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和维新运动的发生,维新派在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方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运用报纸、社会组织和政治团体进行有效的宣传,拓展了这次运动的影响范围,促进了了先进政治思想和政治理念在民众中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