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冬梅 《时代经贸》2011,(2):130-131
引言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效率与效果、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但是在二十一世纪初,美国等国家爆发安然、世通等一系列数额惊人的财务舞弊案件,对资本市场产生极大震动,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内部控制失效导致的。美国为整顿资本市场秩序,重树社会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于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要求管理层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随定期报告一同对外披露,同时要求公司内部控制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这一新型业务的开展将会对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产生深远影响,这也正是本文研究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
一、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五号——内部控制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描述是:“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保证资产完整,保证对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循,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和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美国反欺骗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也对内部控制做了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一个要靠组织的董事会成员管理层和其他成员去实现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是为了隔离地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及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该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框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五个要素构成,这五个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辅相承,在这个过程中监督是保证,起了关键的作用,而这个监督要素中就包含着内部审计。  相似文献   

3.
内部审计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运钗  朱卫东 《经济论坛》2004,(18):71-71,69
长期以来,人们把内部控制评价作为一种科学的审计方法,运用于报表审计,但随着实践中人们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的深入和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将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项目进行单独评价及报告。我国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近几年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证监会先后  相似文献   

4.
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为了研究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保证作用,本文首先进行理论分析;其次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内部控制的五个组成要素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数(ICI);再次运用上市公司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刻画内部控制各要素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数五个层次的权重,并估算出ICI;最后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确实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高度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恰好解答了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可靠性是否真的发挥了合理保证作用的质疑。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经济全球化,企业竞争战略化、全球化相伴而生。现代外部审计职能由传统的查错防弊、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转向风险评估审计,这已成为一种必然需求。许多小型上市公司也已经就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提交报告,外部审计师时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并出具鉴证意见。但在当前环境下,外部审计师如何处理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所遇到问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为企业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在现代企业中,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或董事会,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而在这些控制主体中,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人员是最好的内部控制执行者。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并规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企业非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应当提示投资者、债权方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关注。  相似文献   

8.
罗彬  孔莉 《经济论坛》2004,(13):69-70
现代内部控制理论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与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一方面,企业要实现目标必须强化内部控制;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只是企业实现目标的“合理保证”,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缺陷,其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受制于制度本身的固有局限和运行中的人为限制。  相似文献   

9.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强制披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美国萨班斯法案第404节首次提出了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进行强制披露和审核的要求.但这一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很多人质疑内部控制强制披露要求给公司造成了过高的执行成本,并损害了公司竞争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执行机制的缺失,有效的披露根本无从谈起,必须通过执行机制的完善去促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有效披露.  相似文献   

10.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主要试图解决三方面的基本问题,即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可靠性、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循;与此同时,它还要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的效率效果,并促进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国外的安然、国内的红光实业等一系列公司财务报表舞弊事件发生后,人们认识到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对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随着人们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的提升,也从注重财务报告本身可靠性转向注重对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机制的建设,也就是通过过程的有效保证结果的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一、内部控制的简要概述 1992年.美国会计学会(AA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内部审计帅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I)和管理会计学会(IMA)等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提出了一个内部控制的专题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并认为内部控制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监督5个方面。具体而言,企业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经营者决策的有效贯彻实施而对生产者进行监督的一种形式。它是为经营者管理经营企业服务的,作为存在利益冲突的经营者和生产者两方,内部控制就是要维护经营者的利益而对生产者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2.
企业财务报告在企业的内部控制指引下,要求对于财务报告的编制前、编制中和编制过后的分析都体现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财务报告编制各环节的控制与质量保证要求.但在企业实际环境中,还存在着企业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环境薄弱、落实不到位和内外部的监督管理问题,都给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保证带来了负面影响.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在企业财务报告中从数据支持开始,贯穿了财务报告的编制内容、编制全过程和编制后的分析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的跨越式进步,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也在不断的进步,本文通过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二者关联的比较分析,提出我国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选择:对财务报表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并对完善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阚璇 《时代经贸》2008,6(1):131-132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依据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即美国COSO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1992年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障的过程。其构成要素来源于管理阶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过程相结合,具体包括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风险评估(risk appraisal)、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y)、信息和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监督(monitoring)等五个要素。内部审计既是控制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发挥内部控制监督作用的手段之一。这就是说,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探寻加强内部控制的合理方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控制弱化,是解除现代企业制度健康发展羁绊的根本途径。从现实看,我国企业经营的效率效果较差,许多企业亏损严重;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低,会计造假现象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相关法律的遵循性差,如制假造假、偷税漏税等时有发生。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内部控制建设的滞后是其主要原因。因此,就构建现代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体系和完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所规定的内部控制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是矛盾的,目标是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范围却仅限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本文分析了矛盾的主要问题所在,即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初衷相悖,提出应将审计范围扩大到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并对范围扩展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COSO报告(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制定的题为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报告的简称)的陈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以及其他人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框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COSO报告提出的由“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得到公司董事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审计人员及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该报告是国际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内部控制概念。  相似文献   

18.
2008年6月"五部委"(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计划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施行推延到2011年,先在海内外双重上市公司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本文采用2008年实施内部控制报告审计制度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目的研究内部控制报告审计制度的"第一时间市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第一时间对制度的市场反应中,内部控制报告审计制度显著改善了公司的审计意见质量。同时还发现,对现有的惩罚机制具有显著的替代作用,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果。更进一步,内部控制报告与财务报告审计的事务所分离,强化了制度效应,对于惩罚机制的替代效应也变得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李灵 《时代经贸》2011,(4):205-206
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是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本文从财务报告目标出发,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主体、方法、标准、原则等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提高业务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增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有关法律、法规的遵从性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其构成要素应该来源于管理阶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企业的管理过程相结合。具体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五个要素。对上述框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内部控制本质上是组织为达到一定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过程,它本身是使组织依照既定目标前进的手段而非目的;内部控制与组织经营管理相互交织并为其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