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生态失衡日趋严重,引发了诸多"城市病"。人们逐渐意识到,只有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城市,寻求生态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城市和人类才能更和谐健康地发展。而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开发与建设,开展湿地生态体验型旅游活动有利于湿地保护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可全面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地质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经济建设的硬环境,也是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软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环境问题,特别要加强城市群地质环境建设,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强化民生保障的生态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3.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石嘴山市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石嘴山市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却面临着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滞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薄弱、城市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等问题.为此,需要石嘴山市从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和推动社会发展等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把石嘴山建设成为以循环产业为支撑的黄河中游东部地区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城市治理的价值观是实现城市成为人类追求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活价值三者的和谐与均衡的地理区域,中国西南地区城市生态治理的标的物是空气污染、河水断流、植被破坏。现代的科学技术可实现工业零排放、不发生化学和尘埃污染。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河水断流是由大面积道路硬化所致,同时也导致植被破坏。治理的工程方法分别是为减少汽车使用而建设公共交通系统、蓄积雨水持续补给河流、绿化等三类。城市生态治理的制度设计要实现激励相容目标,其理念是把官员的政治市场行为转变到经济市场行为上来,制定发展城市生态产业制度,设计政府出资建设改为企业出资,政府实施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朱洪亮 《经济月刊》2012,(12):166-166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十分及时,也十分必要。生态文明其实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发展影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要求企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工业城市,正处于工业污染严重、棕地荒废闲置、生态环境恶化、公共服务设施缺失等“城市病”的高发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针对治理“城市病”、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新理念。以“三线”建设的代表湖北荆门为例,提出了“问题识别→网络构建→任务筛选”的生态修复技术以及城市修补策略,初步探索了工业城市双修的规划方法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池州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实现区域内生态与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池州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及相对合理的工业布局使其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成为可能.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构建生态工业体系、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是池州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1.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而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构成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已经直接而明显地影响了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趋势。1978年,全国城市数量为193个,2000年达到了667个,其中200万以上人口的超级城市13个,此外还有2万个建制镇。大面积的城市建设已经带来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经济》2014,(8):108-108
正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兰州城市学院等编撰的《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正式发布。报告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病"日益加深的严峻现实进行深刻反思,旨在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咨询,并从中探讨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湖北水污染问题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恩成 《当代经济》2010,(14):92-93
随着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北水体污染形势严峻:城市水污染依然严重,农村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农村饮用水安全任重道远,水资源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供需缺口日益增大,大型水利工程负面影响显现。本文建议湖北通过打造"两圈一带,人水和谐",成立湖北水资源保护专项办公室,构建武汉城市圈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基地,推进四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国家级试点区建设,推广农业两部制水价,实行基本水价财政直补,建立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构建生态补偿南北联动体制等对策治理水污染。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型生态城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湖北省十堰市为例,对其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建设进行研究,包括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的优势与成果,提出生态城建设的具体设想和建议,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与建设基础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通过系统介绍生态城市的含义及其特征,从生态文明性、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独特性、美学性、循环性和持续性原则阐释了生态城市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建设基础,为生态城市规划和现代城市生态转型服务,有助于加速生态城市的建设,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代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3,(23):280-281
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内涵,从建设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二维”评价模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测定应由两个分指数差距指数和进步指数复合成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进行,以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得考核工作能在真正意义上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邹萍秀  曹磊  王焱   《技术经济》2019,35(8):72
当前中国面临着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水问题,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及实践,并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为例,结合国内外雨洪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构建了以分区而治、内外联合为主的“弹性”雨洪管理系统。将校园划分为3个子排水分区,阐明“海绵城市”的理念。校园设计提出了保护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利用生态修复来减缓施工造成的损害,并在设计和施工中使用低影响开发(LID)实践等设计目标,以期指导我国海绵试点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综合症".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即进一步完善城市组织管理系统,积极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快绿色技术开发和废物回收试点工作.以保证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尽管我国已开始推行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城市建设.但从总体来讲,要全面推动城市循环经济建设,使其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之中,还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休闲农庄资源规划与开发应以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为第一指导原则。在具体的项目开发建设中要注重妥善解决开发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采取必要的生态措施和技术改善林网、水系、田园的农业生态环境,培育绿色产业,繁荣传统文化,构成绿色产业体系。把"绿色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融入各项目区的规划建设之中,高度重视资源保护和文化传承,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农民的生态和文化优势,吸引游客观光休闲和精心体验,避免盲目开发、无序开发和破坏性开发,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建设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方面选取16个代表性指标,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与函数型分析相结合方法对长江经济带2006—2017年的生态建设进行动态评价,深入分析各地区生态建设的变化趋势,探讨函数型综合评价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得出结论:长江经济带地区在2006—2017年期间生态建设上升趋势明显;生态环境水平:东部地区呈U型分布,中西部地区呈上升趋势;生态保护和压力:东中西不断上升,且变化趋势相似;经济和社会因素对生态建设影响最大,其次为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生态建设的发展状况与经济建设有一定的趋同特征,且具有明显的聚集现象;对于近两年生态建设发展状况,11个地区上升变化趋势相似。总体而言,函数型综合评价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的动态生态建设情况分析有效且合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迎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西安浐灞生态区确立了都市型生态区、生态化商务城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河流治理、生态湿地及绿地系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在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建设思路引导下,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建设规章制度及执法体系,完善生态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经济高增长、资源低消耗、环境污染负增长。  相似文献   

19.
生态工业园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载体,生态工业网络的构建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分析国内外生态工业网络发展现状并实地调研广安市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之上,从核心企业的选择、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及生态工业网络的构建三方面,探讨广安生态产业园发展的生态工业网络构建方案,为构建生态产业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生态补偿是跨界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迄今为止,京津冀大气治理生态补偿机制仍未出台,严重制约着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发展做深做实,创新思维方式、构建非传统领域生态补偿理论体系是当务之急。厘清了传统生态补偿认识误区,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补偿支付原则统一框架,将"污染者付费原则"(PPP)和"受益者付费原则"(BPP)统一在"改变者付费原则"(CPP)分析框架中,为京津冀大气治理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提供了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通过构建京津冀大气治理CGE模型具体测算了特定大气质量控制目标下河北应获得的生态补偿额。这对于加快补齐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短板、有效弥补河北大气治理资金需要、强化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全国和其他重点区域大气治理具有普遍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