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加快“大北京”经济圈生产要素流动 促进产业梯度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大北京”经济圈生产要素流动是促进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的必要途径和手段。京津冀应借助产业转移与生产要素流动的互功效应,促进“大北京”经济圈生产要素流动,推动产业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前河北省金融业发展水平较低,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河北省必须首先成为一个金融强省。河北省金融业定位于围绕京津两个金融中心的区域性产业金融,即立足河北省区域,服务于“三农”、京津冀梯度转移产业、港口产业和海洋产业。应制定金融产业发展规划,采取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调整金融产业结构,整合金融资源,开放金融市场等措施来推动金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进入“十二五”时期,京津冀都市圈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发生了一些变化。典型的是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效益将会逐步凸显,北京、天津的经济集聚效应会进一步扩大。纵观世界发展规律,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的迁移和专业化生产是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同地区一定的经济差距是有利于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京津在加强自身实力的同时,宜按照产业集聚、产业扩散的规律,带动周边发展。京津集聚、吸引先进产业,转移落后产业。加强各区域的协作、磋商,在合适的经济差异下,实现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于“大北京经济圈”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课题,早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就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来了,当时主要考虑京津唐这个三角区的一体化发展问题;1982年国家制定京津唐发展规划,1985年制定渤海湾规划,1991年这个区域又进一步扩大,加上了京津保这个“三角区”。建立“大北京经济圈”对于解决北京发展问题极其重要,同时也涉及到河北省大部分,它是放射状结构,以京津为主轴,以唐保为两翼,调整产业布局,发展中等城市,增大城市密度,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河北省和北京市、天津市由于地缘关系和历…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河北与京津的协作一直是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河北毗邻北京是劣势而非优势;还有人认为,河北应先自己发展起来再寻求与京津的协作,因为事实上京津对与河北的合作并不积极。笔者却一直坚持认为,环抱京津是河北的独特优势。河北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应借助京津外力,通过“借势”达到“造势”的目的。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6.
曲洁 《经济论坛》2009,(22):102-105
本文首先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对北京“九五”和“十五”期间的三大产业结构进行分析,针对各产业的优劣与差异,在研究北京城市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农业、节约能源、发展金融业与科技创新、统筹城乡与京津翼地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 从京津冀产业结构变化的整体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三省市的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逐渐缩小趋势,京津第二产业比重也渐趋收缩,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太明显,三省市第三产业比重均呈稳步提高趋势。2000年,北京呈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比重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的“三二一”型结构,天津与河北则仍属于第二产业占主要比重、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的“二三一”型结构。  相似文献   

8.
徐国勇 《经济论坛》2002,(24):52-52
一、在京津卫星城上准确定位,实现经济发展战略与京津经济战略的有效对接。河北省固安县是河北省距北京最近的县份之一,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区位优势独一无二,在经济上受京津两大城市的强力影响。由此,承接京津辐射,在依托京津、发展固安上准确定位是我们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重要考虑的因素,确立了“开放兴县”、“工业富县”、“科教立县”三大主体战略。1.实施“开放兴县”战略,靠扩大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固安县资金短缺、财政支撑能力差的劣势需要通过开放、吸引外资加以弥补;同时传统产业层次低的现状也需要通过开放、引进先进…  相似文献   

9.
强化高校对企业创新的支撑是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基于2001—2021年高校—企业专利转让数据,系统分析中国校企技术转移网络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校企技术转移网络由随机松散分布转向“核心—边缘”结构,高校技术主要由综合类和理工类“985/211”高校转向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热门专利长期聚焦于电力机械、医学技术、测试测量等企业缺乏国际竞争优势的领域。(2)市内校企技术转移主要发生于高校资源密集的省会和直辖市;市际校企技术转移呈现“北出南进”特点,并从等级扩散转向等级扩散与传染扩散并存;跨区域校企技术转移网络由京津和长三角“双核”结构转为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为核心的“菱形”结构。(3)校企技术转移网络演化是多种因素通过高校技术转移政策利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术供需空间相对错位、地理邻近与技术邻近综合作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  相似文献   

10.
冀东经济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包括河北省的唐山、秦皇岛、承德三市,唐秦承地域相连,产业相通,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毗邻京津,是最具条件率先成为参与京津冀合作的重要增长极.建设冀东经济区,也是为了融入京津区域,实现自身更好更快发展.冀东经济区与京津相比,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形成了产业发展阶段上的相对差别,由于产业梯度的存在以及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产业在京津和冀东经济区间的梯度转移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1.
高素英  高颖  张烨   《技术经济》2017,36(8):109-117
基于"共享式增长"理念,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及APL模型优化了京津冀商贸物流产业关联机制,并据此构建了京津冀商贸物流产业新体系。研究发现:北京的商贸物流业与其服务业和技术产业的关联密切,天津的商贸物流业与其制造业和金融业的联动发展较好,河北的商贸物流业与其制造业、采掘业和农林牧渔业的关联效应显著;北京的商贸物流发展趋于饱和,河北商贸物流业的产业关联结构相比天津更加均衡,其产业波及效应提升也更加明显。提出建议:为实现京津冀的资源与发展成果共享,京津在满足本地商贸物流需求的同时,应将部分商贸物流企业转移至河北,同时给予相关技术、资金支持;河北应承担起京津冀的主要商贸物流建设,完善商贸物流产业关联机制,加快发展工业品、采选品和农产品等专项商贸物流,保障对京津生产生活原料的供给。  相似文献   

12.
中共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目标,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将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对象,京津冀三方应在共赢的前提下,加大政策协调的力度和产业协调的力度,破除行政区划障碍。加快打造一条紧密联系的沿海经济产业带,加快河北省会城市群建设,从而真正实现河北省与京津的融合和一体化,促进京津冀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从产业规模优势、产业市场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等三个侧面对京津冀三地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三地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空间分析方法,计算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4年人口与各产业重心的变动,以及2014年人口与各产业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状况;使用人口产业弹性系数的概念及方法,对京津冀各地区的该系数值做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论表明,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与第三产业的分布状况最为接近,北京人口分布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由于京津地区人口产业弹性较河北地区更低,表明产业疏解所带动的人口疏解效果较为有限。研究结论的启示是,北京市人口调控应将产业疏解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并与其他措施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方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和瑞 《技术经济》2008,27(10):32-36
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当今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经济联系方向理论、方法,本文对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城市间三个不同层次的经济联系程度,提出了加强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云 《经济与管理》2007,21(2):18-21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丰富了河北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内容,并使之从以北京为中心向以天津为指向转变。在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上,可更加充分地利用港口优势,带动经济重心从山前地带向沿海迁移。推进环渤海重化工业基地的建设;在产业结构上,将加快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力争在错位发展中实现河北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17.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与关键。在构建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测度并分析2005-2015年京津冀地区静态环境绩效水平。利用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法将环境绩效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并探讨分解指标对环境绩效的相对贡献。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环境治理投入与产出水平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北京和天津的总体环境绩效水平要远高于河北,2005-2011年京津冀地区的环境绩效水平排序为北京、天津、河北,2012-2015年京津冀地区的环境绩效水平排序为天津、北京、河北(2013年除外)。河北省环境绩效水平较低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技术进步缓慢与全要素生产率偏低。Malmquist指数呈现出一定的波性,这主要是由技术变化指标波动所致。最后,就如何提升京津冀地区环境绩效水平,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投入产出表数据描述了区域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间经济技术关联紧密程度,其基本流量表矩阵形式可作为复杂网络邻接矩阵,从而形成有向加权网络。依据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构建京津冀三地及整体产业信息传递网络模型,通过平均资源分配法挖掘产业部门间的资源竞争关系,并构建产业竞争网络模型,引入点权分析京津冀区域现代制造业竞争状态,最终提出促进京津冀现代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协同创新环境因素是影响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采用京津冀高技术产业1995-2015年的追踪数据,运用三阶段DEA-Windows模型,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R&D活动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突出协同创新的环境因素,既剥离了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对创新效率的干扰,又考虑了京津冀创新效率的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因素与随机噪声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R&D活动投入产出效率均有显著影响,利用SFA回归法对环境因素和随机噪声进行剔除性分析是合理的。其中,技术获取结构、区域经济关联度、区域贸易依存度、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强度、区域比较劳动生产率对R&D经费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冗余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R&D人员全时当量的影响则是多元的。剔除环境和随机干扰后,北京和天津的R&D活动投入产出效率有所降低,而河北的效率值有所提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