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园园  熊壮 《当代经济》2008,(7):160-162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研究了2003-2006年中国家电业的生产率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把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两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家电业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逐年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导致的,来自效率改善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4-2013年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笔者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并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了其动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Tobit回归模型考察不同因素对效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城市间的差异较大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Malmquist指数在2004-2013年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从指数的分解可以看出技术进步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是抑制Malmquist指数增长的主要原因;对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消费效率和区位优势等因素均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干预程度则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用投入为导向的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2-2016年长三角25个城市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并采用Tobit模型分析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2012-2016年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效率值由0.5750下降至0.5339,均未达到有效状态;从地区效率值看:浙江>江苏>上海。Malmquist指数分析表明,长三角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全要素生产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均值分别为1.0437、1.0142、1.0531和0.9788,其中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高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技术进步速度较慢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城镇化和人口规模与长三角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人均生产总值则呈负相关。因此,要充分利用管理技术和规模经济投资的优势,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区域间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长三角地区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京津冀城市群呈"双核心"发展,群内城市发育不均衡,有效的协同发展机制面临新机遇。本文从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地级城市发展质量,以及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发展质量做了对比评价。研究表明:北京和天津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河北11个地级市,衡水城市发展质量指数最低,天津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质量指数低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石家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河北其他城市,上海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北京和天津,北京在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上海和天津,上海在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北京。  相似文献   

5.
景保峰 《技术经济》2011,30(9):104-113
利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选取4个投入指标和2个产出指标,对2005—2009年我国22家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分为港口类和运输类)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进行动态测算。结果表明:2005—2009年我国22家物流公司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9年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最低,该下降趋势主要是由技术水平下降造成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比较低,但呈增长态势;运输类公司的技术效率大于港口类公司,但技术效率年均增长幅度的情况恰好相反;与长三角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相比,位于环渤海地区的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最高,该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潜力较大。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节能绩效与减排绩效之间的关系;其次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研究节能减排绩效和经济效益的协调性关系;最后对京津冀地区1995~2012年节能减排绩效及其与经济效益协调性进行测度研究,提出具体化建议。结论为京津冀地区减排绩效有较大提升空间,节能绩效提升空间较小。其中北京的节能减排绩效最好,天津次之,河北为差。  相似文献   

7.
Malmquist指数是专门用来衡量全要素生产力(TFP)变动情况的指标,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我国白酒类上市公司2003—2007年经营绩效的变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测算并对比了12家上市公司五年间全要素生产力(TFP)水平的变动情况,并对技术、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的变动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白酒行业各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地区是国家的重点发展区域,尤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京津冀地区的规划和建设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以区域新型城镇化作为研究对象,将GIS技术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选取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21个能够反映新型城镇化的指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系统地测算了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空间差异,1995~2010年空间差异不断减小;(2)张家口、承德地区是京津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低地";(3)1995~2010年京津冀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区域增长极存在由"北京+天津"两极向"北京+天津+石家庄"三极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黄海霞  张治河 《技术经济》2015,(1):21-27,68
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知识创新效率的变化。利用2005—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域以及三大地区(东、中、西)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Malmquist指数,分析其TFP的动态变化、TFP增长变化原因、省际和区域分异特征以及TFP增长动力来源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以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增速减慢并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速度快速下降,纯技术效率、知识创新效率逐渐成为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分地区来看,三大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增速减慢且TFP增长率呈倒"U"型分布;TFP增长的动力来源存在区域差异,即东、西部地区主要依赖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速度明显减慢,而中部地区主要依赖技术效率的增长,但增幅不大。  相似文献   

10.
段庆锋 《技术经济》2012,31(2):68-74
利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将碳排放绩效纳入全要素分析框架中,对2002—2009年我国29个省区的碳排放绩效进行比较,并分析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绩效的变化规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碳排放绩效出现了显著提升;三大地区的碳排放绩效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呈东高西低的局面;技术进步是东部地区碳排放绩效提高的主要驱动力,中、西部地区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提升,且中部地区的进步速度最显著;大部分省份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还较低,这不利于实现可持续性的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明华 《经济师》2010,(7):84-85
以16家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结果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的年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总体下降,技术进步指数下降明显;进一步分解显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略有提高,规模效率变化指数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选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大国家级城市群,基于超效率DEA与Malmquist指数测算2016—2018年各城市群科技研发效率。超效率DEA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研发效率均值最高,其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由于京津冀城市群科技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区域研发效率均值处于四大城市群之尾。Malmquist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大部分城市都实现了技术效率正增长,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技术效率逐渐下降,与其它三大城市群存在一定差距。整体而言,四大国家级城市群的技术进步率均值高于技术效率均值,由此可见,增强地区科研能力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在实证分析我国区域研发效率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群资源配置、优势资源禀赋、区域协同创新水平以及产学研深度合作等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城市群是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阵地和试验田。围绕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建立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计算不同要素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权重和在过去一段时间所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现阶段的结构特征和演进趋势。从结构视角研究发现,河北综合协同指数提升较京津更为显著,“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建设,交通、公共服务投入增加激活了河北的区域协同后发优势;天津协同指数呈现细微下降,与天津近年来经济结构升级趋缓、京冀协同联动还有待加强有关。从协同指数结构看,总体上京津冀协同指数都有上升,河北的贡献率最大。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演进结构不断优化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利用2005—2009年数据,选取7家银行作为参照,对国家开发银行在改制期内的效率问题做出评价。首先,运用DEA方法中的VRS模型静态分析了国家开发银行改制后第一年(2009年)的技术效率,结果显示,国家开发银行在改制后处于有效效率状态。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得出了国家开发银行2006—2009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结论。经过对Malmquist指数的分解可以看出,国家开发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是由技术进步的负效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省级环境绩效动态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追踪环保产出,考察环保成效,提供决策依据,指导环保工作更好开展,改善长期的重投入轻产出、重建设轻成效、重效果轻效益的管理模式,本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2006~2011年全国30个省份(除西藏以外)连续六年的环境绩效表现,从而为绩效变化表现相似的地区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河北等省份的环境绩效指数较高地区归为一类;天津、内蒙古等环境绩效指数中等地区归为一类;山西、贵州等环境绩效指数较低地区归为一类。为保证区域环境绩效评估制度运行的长效性,要密切结合区域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区域环境安全评估、地方政府环境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等先期工作基础,促使环境绩效评估工作协调、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协同发展社会学理论研讨会在河北省保定市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天津、辽宁、河北等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京津冀产业对接升级、功能城市、京津冀地区反贫困、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京津冀地区文化认同以及公共服务等主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7.
考虑资源环境因素,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度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03~2013年的环境效率值,接着利用Malmquist指数对环境效率进行了动态研究,最后通过面板数据Tobit模型分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整体环境效率水平不高,有逐步变好的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技术进步是阻碍环境效率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人均收入、人口密度、生产技术水平对环境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引进外资水平、人均道路面积、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文军  胡亮 《经济研究导刊》2009,(34):145-146,155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选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算和分解。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中部地区TFP平均增长率为1.45%,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规模效应和效率提升缓慢,经济增长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北京、天津、河北正在走向一体化,三地既是协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又是饱受严重大气污染之苦的难兄难弟。只不过,河北的地位一直比较尴尬。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河北好多地方却是大树底下不长草。河北与北京、天津的发展水平,差的不是一两个台阶。媒体经常批评河北,说河北的钢铁以及各种小企业加重了北京、天津大气污染,却很少提北京、天津污染对河北的影响。多年来,河北一直全力以赴地保护京津生态屏障,保护北京饮用水源地。河北用水短缺,自己精打细算却要保证向京津供水。天津用水的93%、北京用水的80%来源于河北。为确保出境水质,张家口、承德、保定、唐山等地关停耗水和污染企业近万家。在滦河、潮白河、永定河流域的上游地区,持续实施水土生态修复与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700平方公里,实施稻改旱10万亩。最近十多年来,环北京地区共计完成退耕还林约590万亩,每年的经济损失约为30亿元。而今年一季度,河北由于环境治理就影响工业增速达4个百分点左右。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地必须平等相待。河北要继续讲大局,讲政治,京津也要讲公平。相互之间的关系,应该变竞争为合作,变限制为支持,变责任为动力,变独立为统一。该贡献的一定要贡献,该补偿的也一定要补偿。生态环境指数(英文简称EI)是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等5项指标构成。根据优劣程度,可以将生态环境划分为优、良、一般、较差和差五级。在实施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河北的生态环境具有影响全局的重大意义。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改善,必须搞清楚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情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2001—2015年我国东部沿海各地区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各地区全要素碳生产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并将其分解,再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全要素碳生产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1—2015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全要素碳生产率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少数地区全要素碳生产率水平较低,各地区每年全要素碳生产率不稳定;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全要素碳生产率指数年均增长率为5.4%,其中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4.2%,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为1.2%,全要素碳生产率提高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费结构和城市化水平与全要素碳生产率呈负相关,对外开放程度和创新能力与全要素碳生产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