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建立我国农民平等就业权的综合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其平等就业权的实现经常会受到社会等级观念、法律制度、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等现实障碍,本文以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作为视角,从政治保障、法律保障、制度保障、社会保障、自我保障和组织保障等六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试图建立我国农民平等就业权的综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农业就业人口减少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普遍规律.目前,我国不合理的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内的城乡就业歧视政策、农村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城市低价住房供给制度的不健全是阻碍我国城乡人口顺利流动、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制度障碍.消除这一障碍的对策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改革,完善城市限价房廉租房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3.
改革二元户籍制度我国现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严重抑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和风险,影响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度阻碍因素之一。因而必须尽快改革户籍制度,实施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使农民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享受平等的待遇,这包括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户籍管理制度,就业与转移流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税收制度,金融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服务制度等。但是,这一改革至少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政府以财力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能力的制约;二是城市容纳能力的制约,即便是城市本身和城市群体的不断发展,也有一个承受能力问题。显然,必须把握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采取更为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实现城乡平等就业,为农民进得采、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二是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切实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三是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进一步强化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1.实行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在城乡分割的就业政策和体制下,城乡劳动力市场是两个相互隔离的部分,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缓解城乡就业融合可能带来的摩擦,采取了城乡分开、分而治之的办法,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面对不断涌进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出台限制农民进城的措施,通过行业限制、文化要求、限期清理等政策压缩农民工。城乡就业一体化战略是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将就业问题纳入城乡协调发展的共同政策框架之下,把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放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农村与城市的发展比起来是明显的滞后了,农村现状不容乐观。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采取如下措施:彻底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给农民以平等待遇;改革土地制度,保证农民享有土地收益;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增加农业预算支出;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相关分析。1.城乡收入差别对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影响相关性不大,且为负相关。虽然多次进行变量调整,但结果基本如此。这里可能的解释是,虽然城乡收入差距会成为引起农民向城市流动的重要因素,但是,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及城市政府对农民的歧视政策,使农民进入城市工作的可能性小,找工作的概率低,这样,理性的农民就只能选择工作收入虽少,但就业比较稳定的农村就业。收入差别这一因素对农民外流规模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城乡隔离的就业政策。这里需要区别“流动动机”和“决定因素”。城乡收入的巨大差别肯定是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户籍制度改革已由小城镇向中等城市、大城市次第推进。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进城人口的计划指标,实行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对推进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改革中出现许多新问题,须从推进城乡协同发展、就业、土地、社会保障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琳 《发展研究》2006,(9):96-98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就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诸多体制、政策性障碍还没有消除。本文深入分析城乡二元就业制度的特点和弊病,提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政策建议: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准入机制、就业投入机制、就业培训机制、劳动保障机制及就业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