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要处理好社会多元利益关系,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整合多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有效地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司法公正透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着力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全民法制观念.要不断调整完善党的政策,关注弱势群体;调整公共政策,坚持社会公正,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为百姓谋幸福,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的新时期,更要扎实做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各项工作。要"思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使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得到普遍提升,努力建设幸福惠东。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两会刚刚落下帷幕,在这次会议上,省长吕祖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将充分认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新问题,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把关注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更加重视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更加重视改善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更加重视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信访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5.
葛滢滢 《新经济》2014,(4):67-68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形成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党和人民共同的政治期待,民生问题以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社会问题,更多的表现为政治问题.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不能脱离民生,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服务于民生政治.  相似文献   

6.
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过程中凝结的政治优势,是团结人民群众,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可靠途径。目前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政治和经济环境变化比较快,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不断涌现,群众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复杂的形势,进一步提高群众工作的科技化含量,进一步发挥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创造性的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对我党具有深刻意义。面对新形势,在新时期要进一步提高群众工作的预见性,争取把矛盾和纠纷制止在产生的源头,有针对性地提高群众工作,牢记我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创新理念,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自身群众工作的能力,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形成和谐发展的社会格局。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深化社会矛盾大调解工作,平湖市建立了市社会矛盾联合调解中心。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努力实现"七个转变":由重管控向重服务转变,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由重处置向重预防转变,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人民调解网络,抓早抓小抓苗头,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由重部门向重协同转变,注重与相关部门的互联、互补、互动,促进调解优先原则落实;由重传统向重创新转变,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彰显人民调解工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与广大农民收入增长乏力之间的矛盾、基础设施改善与农民素质提高缓慢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制约农村和谐发展的瓶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和谐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联系当前实际,农村和谐发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做好工作,要着重抓住事物内部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相似文献   

9.
杨春辉  韩喜平 《经济纵横》2023,(11):103-110
开展民生调查研究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前提。党中央提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这为改善民生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方法指引。要深挖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民生调查工作抓实,需要构建民生评价体系,夯实民生调查基础,同时把握好调查和研究两个部分,以找准民生改善的着力点。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及住有所居等方面构建客观评价指标,并综合考虑过程和结果的关联,围绕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构建主观评价体系。实践中要提高民生调研认识,做到源于群众制定方案、归于群众开展调研、见微知著深化研究、洞若观火解决问题,并以督查回访形成闭环,推动民生调研落地生效。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5)
加强与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模式从管制到共治的实现,要通过制度创新吸引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拓宽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充分发挥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治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1.
民生问题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改善民生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与民生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本文试从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保障和服务民生、促进和谐发展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罗健 《江南论坛》2011,(2):49-50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办人民满意的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实现“病有所医”,是新时期医疗卫生机构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要承担起这一责任,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练好内功,积极推进和谐医院建设。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高医务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是缓解当前医患矛盾,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必然要求,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推动和谐医院建设提供思想保障,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强调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面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山市从转变全民思想理念和文明自觉出发,多年来连续开展"全民修身行动",推动修身行动融入城乡社会发展和治理的全过程,使之成为社会群体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既构筑起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价值基础,又夯实了社会治理精细化的群众基础,为广东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作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要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化解群众之间的利益矛盾,及时了解群众需求,是改进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入分析在新条件,新背景,新环境下的群众工作特点,通过树立牢固地为群众服务观念,创新为群众服务的方式方法,通过对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群众工作机制的创新,来改善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5.
民生科技是全方位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科技着力于解决民生问题,致力于实用型自主创新,是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之关键。民生科技不但着眼于农村自我发展,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而且全方位地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建设,并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和平台,加强社区治理既是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秉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的宗旨,强调"人民至上"的思想,社区治理作为检验居民群众幸福指数、满意程度以及衡量区域城市化、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础环节,更凸显其重要性.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如何加强创新社区治理,在更高层面上改善民本民生,服务居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居民幸福安康,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6,(7)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为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新经济提供了新动能。文章通过剖析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家庭、学校、个人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树立新型就业创业观,创新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法规,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创新学校办学体制,加快院校综合改革,建立就业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对策与路径。  相似文献   

18.
民生科技着力于解决民生问题,致力于实用型自主创新,是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之关键。民生科技不但着眼于农村自我发展,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而且全方位地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建设,并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经纬新议     
纪陆 《经济管理》2004,(23):1-1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减少社会对抗。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这为我们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指南和遵循。对于江南发达地区来说,要以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导向,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实现社会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彻底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