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长治地区健康成人体检血常规结果,并分析体检患者贫血原因。方法选择2010年6~12月到我院体检患者1295例,均行血常规检查。结果 1295例患者中男性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上限高于正常参考区间上限,女性红细胞计数上限高于正常参考区间上限,血红蛋白含量参考区间则比正常区间稍宽;贫血发生率为7.18%。30~49岁女性贫血率高于12%,并且以缺铁性贫血较常见。结论长治地区应建立自己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区间;血常规体检可简便、有效的筛查出贫血症状,建议对本地区成年女性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为贫血的预防和及时治疗提供早期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母乳喂养组167例,婴儿出生后4个月内给予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组104例,婴儿出生后即给予混合喂养,在婴儿3~4月、6~7个月进行北京市儿童系统管理体检时检测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结果婴儿3~4月龄时混合喂养组婴儿缺铁性贫血检出率为48.1%,明显高于纯母乳喂养组的3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添加辅食后,两组婴儿6~7个月时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后婴儿纯母乳喂养可减少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适时、适量、合理添加辅食是减少缺铁性贫血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红细胞脆性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在新生儿地贫筛查中的价值应用。方法通过血红蛋白电泳和PCR技术诊断,对48例确诊为地中海贫血患儿进行分析,包括血红蛋白电泳、基因型、血液学指标等项目。结果地中海贫血组的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的血红蛋白,且地中海贫血组的MCV明显较低,两组婴儿的网织红细胞计数、MCHC、MC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地中海贫血与β-地中海贫血的Ret、Hb、MCHC、MCV、MCH、红细胞脆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红细胞脆性和平均红细胞体积的有效运用,能够对新生儿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快速的筛查,使相关并发症得到有效避免。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A、铁、缺乏营养疾病是由不平衡的单微量元素组成,是世界上影响儿童健康的三个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症状表现之一[1]。为进一步了解费县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病情况与维生素A营养状况,分析维生素A营养状况与缺铁性贫血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为维生素AD滴剂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缺铁性贫血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1~  相似文献   

5.
目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长期进行输血治疗,出现过多的铁负荷,观察除铁灵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驱铁效果。方法选取经确诊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28例进行观察,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与治疗组1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输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进行输血治疗的同时,结合除铁灵进行治疗,经过联合治疗,检查患者血液中血清蛋白以及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并且对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结果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经过长期的输血治疗,血液中的铁含量明显比正常范围要高,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铁负荷,结合除铁灵治疗之后,患者血液中的血清铁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进行输血以及除铁灵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患者血液中铁负荷过多的症状,疗效明显、安全,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检测8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含量(SI),并以同期78例呼吸道、肠道感染而无惊厥患儿为对照组,分析其结果。结果惊厥组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多为小细胞性贫血(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血液特征)。结论 SI与小儿热性惊厥密切相关,缺铁性贫血可能是引起热性惊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与缺铁性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院2010年6月~2012年8月的热性惊厥患儿104例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的含量(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容积(MCV)、血清铁含量(SI),并以同期98例呼吸道、肠道感染而无惊厥患儿为对照组,分析其结果。结果惊厥组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多为小细胞性贫血。结论小儿热性惊厥与血清铁有着密切的关系,引起热性惊厥的原因之一为缺铁性贫血。6个月~5周岁儿童,大脑的兴奋系统和抑制系统的平衡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外界因素的干扰下,易发生惊厥。许多临床资料证明热性惊厥的发生和神经介质失调如5-羟色胺、多巴胺的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探讨腺苷脱氨酶检验对结核性胸腹水的检测方法及结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6例结核性胸腹水的患者设为A组,再选择22例炎性腹水的患者设为B组;20例恶性腹水的患者设为C组;25例肝性腹水的患者设为D组,皆采取腺苷脱氨酶检验,观察比较四组检测结果。结果 A组的ADA水平明显高于B、C、D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C、D组三组间的ADA检测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ADA水平能够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腹水,对提高临床确诊率,减少误漏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反向点杂交法在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反向点杂交法进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测,同时结合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发生CD41-42突变者13例(43.3%),发生IVS-2-654者6例(20.0%),发生TATAbox-28者5例(16.7%),发生CD17突变者4例(13.3%),发生CD43和CD26者各1例(3.3%)。结论给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反向点杂交法诊断,能有效诊断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临床应给予足够重视,并通过合理应用该诊断方式,加强产前诊断和防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术期联合应用阿魏酸钠及氨茶碱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对比剂后的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将18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魏酸钠及氨茶碱联合治疗组;B组:氨茶碱治疗组;C组:常规对照组。在全部采用水化治疗的基础上,A组术前24 h及术后5 d氨茶碱0.25g及阿魏酸钠0.3 g静脉滴注每日1次;B组术前24 h及术后5 d氨茶碱0.25 g静脉滴注每日1次;C组为常规治疗对照。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时检测,对比分析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肾小球滤过滤(GFR)、尿β-2微球蛋白(β-2P)及24 h尿液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各组患者MDA、GFR、尿β-2P、24 h尿液NO含量等值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 d,B、C组血浆MDA水平均较术前增高,A组则无统计学差异;GFR与术前相比,三组水平均有降低,B组及C组明显低于A组;尿β-2P术后三组均有升高,A、B组低于C组;术后三组24 h尿NO排出量均有减少,A、B组术后尿NO排出量多于对照组。结论围术期阿魏酸钠及氨茶碱联合静点可以保护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大鼠进行不同建模,并比较研究全面,寻找最佳的脂肪肝造模方法。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四组:阴性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模型A、B、C组饲以高脂饲料,A、B组分别每日以50%、40%乙醇灌胃;C组后肢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实验7周,以断髓法处死大鼠,观察三种脂肪肝模型的肝脏病理学改变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C三组大鼠肝指数无明显差异,A组大鼠肝脏出现弥漫性中度脂肪变性,汇管区可见炎性细胞浸润;B组大鼠肝脏出现轻度脂肪变性,胞浆中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C组大鼠肝脏出现轻度脂肪变性,肝小叶可见点灶状肝细胞坏死,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C组的造模方法简便易行,模型复制率高,为制备动物脂肪肝模型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数控电磁仪不同输出方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16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使用电子针灸治疗方式,B组使用电子针灸+磁疗治疗方式,C组使用电子针灸+磁疗+药物热敷的方式,七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三组的治疗有效率均在92.16%以上,其中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B组有效率高于C组,但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组的显效率高于B、C两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数控电磁仪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6,(7)
目的:以某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单项医疗成本。方法:目标成本制度下以该院单项医疗头颈部血管造影CT(项目A)、无痛内窥镜(项目B)和一般造影剂腹部盆腔肿瘤筛查MR I(项目C)检查做分析。结果与结论:单项医疗项目A、B、C分别可获得利润为18%、8%和23%,由此可知合理的控制成本对提升利润空间的重要性。目标成本法单项医疗成本可较精确的计算成本,对于有限资源分配与规划有相当帮助,亦可弥补传统成本制度缺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在异位妊娠诊断中采用经阴道B超与腹部B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3月~12月我院就诊的经手术及病理检验确诊异位妊娠的患者12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阴道B超诊断,对照组采用腹部B超诊断方法经行诊断,观察两组异位妊娠各类以及例数、漏诊率、符合率和误诊率等指标。结果经阴道B超检查阳性确认率为96.7%,漏诊1例,概率为1.7%,误诊1例,概率为1.7%。经腹部B超检查的阳性确诊率为85.0%,漏诊3例,概率为5.0%,误诊6例,概率为10.0%,两组检查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两组对比可以得知,异位妊娠的诊断中,经阴道B超比腹部B超确认率高,且漏诊率及误诊率低,快速、安全、疼痛少、阳性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士在给糖尿病患者做OGTT、血清胰岛素、C肽抽血减轻痛苦,提高优质护理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6月已确诊糖尿病住院患者,拟行OGTT、胰岛素、C肽检查,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A组采集胰岛素、C肽抽标本时,迅速取静脉血快速血糖仪测血糖做OGTT;B组抽血采集胰岛素、C肽、OGTT2管血或采集末梢毛细血管血血糖仪测血糖,观察两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情况。结果 A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98%,B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75%。结论快速血糖仪测静脉血做OGTT的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满意度,减轻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于感染性疾病所具有的先天免疫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感染性疾病儿童162例,分为细菌感染组(A组,67例)、病毒感染组(B组,78例)和支原体感染组(C组,17例),并选择同期非感染性疾病患儿32例作为对照D组。对比分析四组患儿在首诊时和抗感染治疗后的血清CRP、ANC、WBC以及ESR。结果 A组血清CRP、ANC、WBC水平与B、C、D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中CR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指标(P<0.05);A组患儿经抗生素治疗后,WBC、CRP以及ANC水平均较首诊时显著降低,P<0.05。<3岁及≥3岁患儿的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RP是一种重要的先天性免疫成分,对于感染的早期判断以及严重程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动态监测CRP,并联合检测血清ANC、WBC以及ESR能够为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萍乡市人民医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门诊150例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B组给予枸椽酸莫沙利片治疗,C组联合使用乳果糖及莫沙比利治疗,比较三组之间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82%(41/50);B组总有效率56%(28/50);C组总有效率96%(48/50)。三组间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乳果糖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颅内及颅外血管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存在高血压分为8组,即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H组,对其CT血管成像(CTA)检查进行评分,并对各组积分进行两两对比分析。结果 H组3种积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E组斑块积分明显高于D组(P<0.05);F组头颈部颅外大血管狭窄积分明显高于A组、B组及D组(P<0.05);CT E组头颈部颅外大血管狭窄积分明显高于B组、A组及D组(P<0.05);E组颅内动脉狭窄积分明显高于B组、C组及D组(P<0.05)。结论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狭窄程度随着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增多而加重,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程度要重于单纯高血压和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巨大儿与正常足月儿的对比观察,以期找到巨大儿有效产前诊断与分娩方法,尽量避免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3年3月我院出生的巨大儿与正常足月儿的临床资料,从两组新生儿孕周、宫高、腹围、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以及B超检查相关数据等全面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研究对比发现,巨大儿临床资料显示,其孕周、宫高、腹围以及B超检查等相关数据均比足月正常儿高,巨大儿产妇剖宫产率、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高于足月正常儿产妇,与初产妇相比,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几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检事项中的孕周、宫高、腹围、孕妇及胎儿B超检查、孕产次数等是有效诊断巨大儿的重要数据,临床上应根据产检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有利于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而临床上对巨大儿的产前诊断与分娩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对母婴安全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DDP-4抑制剂西格列汀与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分别与二甲双胍联用及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进行分析,寻求疗效显著且价格经济的用药方案。方法以我院2009年3月~2011年2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使用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案;B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方案;C组使用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案,对三组患者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及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服药12周成本分别为995.77元、159.38元、699.38元;三组患者控制空腹血糖的总有效率为89.4%、86.2%、83.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餐后2h血糖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0.9%、73.8%、83.3%,A、C两组较B组有明显优势,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二甲双胍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优势,而联合用药在控制餐后2h血糖的疗效均较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有明显优势,其中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较之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较具有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