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东 《商周刊》2011,(14):43-43
在美国经济仍未走上正常轨道和就业形势依然不佳的情况下,美联储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度不会减弱。截至6月底,美联储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行将期满,在美国经济明显放缓和通货膨胀压力抬头的情形下,美联储货币政策面临着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2.
《经济月刊》2013,(1):104-105
2012年12月12日,美联储宣布了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4),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加上第三轮量化宽松每月400亿美元的宽松额度,美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达到850亿美元。同月26日,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要求内阁大臣与日本央行共同拟定2%的通胀目标。日本央行早前已决定将资产购买及贷款计划规模扩大10万亿日元至101万亿目元。英国央行目前也正准备对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行投票表决。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较多困难,  相似文献   

3.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就业率和防止通货紧缩等,美联储推出了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如果承诺机制、资产负债表扩张机制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改变机制等传导机制能够发挥作用,那么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金融稳定效应、经济刺激效应、财政效应和退出效应等实现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的预期。美联储推出的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如美元资产缩水、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上涨、全球性的货币性通货膨胀、汇率战争和全球性的财富再分配效应等。为了应对QE4带来的影响,中国需要从外汇资产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人民币汇率机制、货币政策制定等方面做出相应安排。  相似文献   

4.
刘纪鹏  喻强 《经济》2011,(1):58-59
中国经济正面临重要历史转折机遇 全球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尚未消退之时,部分发达经济体又推出了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同时有迹象表明美国并不排除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截至2010年9月,美联储总资产突破两万亿美元,而金融危机之前其资产仅为八千亿美元,期间美联储共发行了1.3万亿美元的货币.当前欧美的"流动性刺激"并不是经济向好的标志,而是其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复苏遭遇挫折的应对措施.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不仅加大了全球通胀风险,而且长远来看也会损害美国自己的利益.此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将是其丧失全球金融主导地位的开始,而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对于中国而言是一次重要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出台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为何要追加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项政策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又会给全球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后,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美国为刺激经济、减少失业,先后启动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着全球以及中国经济。本文首先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和内容,然后着重分析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进出口贸易、通货膨胀以及资产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运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时期,鉴于传统货币政策面临"流动性陷阱"的无效性,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和预期效应出发,结合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系统深入分析了它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缓解本次危机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冲击,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主要央行推出大量以信贷宽松或数量宽松为特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危机中受损的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行弥补,加强了各国央行的合作力度,有效缓解了危机带来的负面冲击。本文将集中研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效果,并总结对我国的启示,这也将有助于我国深入理解美联储即将采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2012年9月,美联储开始进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第三轮执行,至此,美国已经持续四年的时间实施极端的货币政策,将利率降至较低水平,对世界其他各国的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根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性质,它将首先造成美元的贬值进而向全球输出通货膨胀。本文基于此北京,对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证明,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通过影响进口价格和外汇储备来同步造成我国CPI的上涨。  相似文献   

10.
可耻的美元     
写下这题目,先解释两句。所谓可耻的美元,说的并非美元,而是躲在美元背后操纵美元的人,即美国政府和美国利益的忠实代表,美联储。 这二位可耻在哪里呢?可耻在它们只顾自己利益而置世界各国利益于不顾,于前不久悍然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1.
梁晓 《时代经贸》2013,(4):14-14,16
2007年末由美国次贷危机}I发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过去5年了,但是美国整体经济、就业仍未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为了拯救美国经济,美联储一次又一次的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Easing,简称QE),至今共推出有四轮量化宽松政策,每次政策的内容和力度都不相同,并都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议。在第四轮量化宽松推出之际,本文旨在探究几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中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的消费投资与全球流动性泛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美联储试图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刺激国内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研究表明,由于美国经济的问题不是流动性短缺,因此,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没有带来美国经济的复苏反而带来全球美元流动性泛滥,强化了全球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国,美国应该放弃这种与邻为壑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保持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2001年3月,日本最先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该政策真正得到推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为了复苏经济,在面对零利率下限令传统货币政策失灵的情况下,美联储相继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调整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方式向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之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纷纷实施该非常规货币政策。文章探究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后,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短期内会有所下降,但之后会有所上升,长期来看会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环球速览     
《经济月刊》2012,(10):86-87
美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大跌 美联储9月13日在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和就业增长,美联储决定每个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将旨在压低长期利率的“扭转操作”继续进行至今年年底。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金融危机负面冲击,美联储于2008年10月份启动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0年11月份再度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拟于半年内向市场投放6000亿美元购买国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特别是2010年12月份公布强劲经济数据后,2011年1月6日美国再次重申将继续实施第二轮量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态势,充分证明了习近平主席的判断,2014年全球经济和金融确实充满了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不确定性之一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货币政策走向3月20日,美联储宣布最关键的调整就是对预期的调整。美联储实际上做了三点政策声明:首先,要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退出政策,现在还有550亿美元的规模没有退出,在今年10月的美联储的会议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就会完成。其次,美联储以一个更全面的,包括劳动力参与度、劳动力成本等的指标替代了6.5的绝对就业目标,其不再作为利率的前瞻性指引目标。最后,美联储探索提高联邦基准利率的可能性。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在美联储QE退出  相似文献   

17.
刘夷 《经济月刊》2013,(10):76-78
美联储当地时间9月18日对外宣布,维持每月85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不变,暂时不削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规模。这一声明实属出人意料,也让很多业内分析人士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18.
李鑫 《时代经贸》2010,(20):64-64
2010年10月4日,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主要的经济大国汇率当天进一步攀升,从而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货币战争,导致全球经济震荡。本文试图从美元历史的发展进程,来探究美元地位变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0月14日,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主要的经济大国汇率当天进一步攀升,从而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货币战争,导致全球经济震荡.本文试图从美元历史的发展进程,来探究美元地位变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20.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