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经济是一种国家现象,是国民经济中的特殊成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经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国有经济功能、国有企业效率、国有企业治理、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国企改革与地方政府关系五个方面对国有经济改革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为中国国有经济改革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们有一批办得虎虎有生气的国有企业。这种国有企业在垄断行业中有,在竞争行业中也有:在大型国有企业中有,在中小型国有企业中也有。国有经济中有好的企业,也有明星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希望所在。它证明不是国有经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不是国有企业天生办不好,也不是国有经济注定要走非国有化之路。更不是国有经济非走私有化之路不可。  相似文献   

3.
我们有一批办得虎虎有生气的国有企业。这种国有企业在垄断行业中有,在竞争行业中也有;在大型国有企业中有,在中小型国有企业中也有。国有经济中有好的企业,也有明星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希望所在。它证明不是国有经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不是国有企业天生办不好,也不是国有经济注定要走非国有化之路,更不是国有经济非走私有化之路不可。当然,我们也要正视一大批国有企业面临呼救的险境。据测算,有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是帐面亏损,再加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种群生态学的仿真实验分析了1990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数量的动态变化关系。实验显示,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的分水岭在2004年前后,2004年之前,中国民营经济稳步快速发展,此后民营企业数量增长率明显变缓,国有企业数量总体上也在逐步减少。根据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的相对优势——国有企业发挥实力、民营企业体现活力来设置不同的参数,发现市场经济中民营企业具有普适性,并预测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将长期共存并推进中国经济发展。为此,在市场环境中,只有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才能释放强大的经济活力、优化产业结构、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这种以国有经济为基础,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争高竞长、并驾齐驱的新型经济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与独立商品生产者地位的确立,表明刘瑞明、石磊教授提出的国有企业存在双重效率损失的两个重要假设——国有企业效率相对低下和政府对国有企业存在软预算约束,是不符合实际的。本文利用中国2000—2008年29个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证明了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不是增长拖累。据此提出,就研究方法而言,不能简单套用过去的研究结论作为今天的研究起点;就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而言,不要片面强调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不能把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6.
如何评估我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一、问题的提出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通货紧缩,我国政府开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增加政府开支,以刺激经济增长。从1999年底的政策取向来看,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已出现了长期化的苗头。发行国债刺激经济,自然引起了人们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关注。政府在每一次大规模增发国债时,也都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仍存在发债空间。不过,驱使笔者关注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问题的主要还是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布局调整。我们知道,中国国有经济的基本结构是一个由财政、银行、企业组成的“三位一体”,其中,财政和银行都是国家为国有企业筹集资金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的“二难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揭示了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的“二难困境”,即政府必须管理国有企业,但政府又管不好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存在激烈的争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看不到政府“二难核困境”的存在。政府的“二难困境”是我们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今后国有经济的出路在于:一是将国有经济控制在市场经济必需的限度内;二是国有企业管理的法制化,制定国有企业基本法和单行法,使国有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都依法行事;三是在国有企业的管理上真正形成立法、管理、监督二部门相互制约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国有经济对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要想具备实现现代工业经济所需要的技术进步和大企业,只能依靠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今日中国面临的许多紧迫问题,都说明有必要在中国大力发展国有企业、国有经济。中国需要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而且需要的是那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内部纪律的国有企业。没有这样的国有企业不行,而且这样的国有经济少了也不行。  相似文献   

9.
国有股配售原则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辉 《资本市场》2000,(8):35-39
<正> 国有股配售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经济“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进有所退”的总方针,揭开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步伐。这意味着国有资产、国有企业除了在部分领域保持垄断或者控制地位以外,已经获得了退出大部分行业的政策基础。而在资本市场中,将“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所得资金由国家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结构,是让无足轻重的企业退出,放开竞争行业的企业,这有利于政府集中精力抓好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主导作用。 国有企业退出的形式 国有企业从国有经济领域退出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本退出与国有企业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收缩国有经济战线,使国有资本实现战略性退出,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需要。但国有资本退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具体来说,一是依靠国有企业再造;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相似文献   

12.
华婉蓉 《江南论坛》2005,(12):50-51
一“十五”时期,无锡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多元化改革全面展开,国有经济保持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日益合理,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无锡市目前积累的国有资产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也是在国有资产出资人不到位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以国有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机构。中心下设国有经济基础理论研究室、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研究室、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研究室和外国国有经济研究室,荟萃了一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成果丰硕的高水平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4.
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社会功能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是政府的延伸 ,必然要发挥一些社会功能。本文分析了我国竞争性领域中的国有企业曾经承担、正在承担和将来也必须承担的各项社会功能 ,分析了在国有资本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的同时 ,国有企业还将在部分竞争性领域长期存在的趋势。此外 ,本文还提出了有关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及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几条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原因不是产权不平等而是国有企业的性质不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主体不是国有企业而是政府。我国国有企业性质和功能是多样的,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设计出以功能分类为基础,涵盖国有企业实现形式、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内容的全面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6.
陈琪 《经济师》2000,(9):38-39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成败的关键。今年是国有企业扭亏为盈 ,走出困境的最后一年 ,如何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命运和国有经济的地位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显得特别重要。在市场竞争领域中 ,决不能忽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一、正确把握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 ,人们把国有企业的定位和国有经济的定位混同 ,从而常常把国有企业的弊端归罪到国有经济身上 ,要求国有经济退出“市场竞争领域”。其实 ,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是两个相联又不同的经济概念。前者是指国有经济的微观经济形式 ,是财产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有经济分行业发展态势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进一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国有经济保持较高速发展态势,在有力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增长的同时,国有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年加快。特别是自“九五”时期以来,在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动下,各级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基本要求重新定位国有经济功能作用,一方面有效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和改善行业分布,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促进国有经济经营实力和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进展、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改善。现据国有企业会计决算数据,对过去10年国有经济行业结构变动态势及未来10年发展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支付了更高的职工工资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职工个人层面的研究表明,股权性质显著影响职工平均工资,但已有文献对于企业层面上股权性质如何影响职工平均工资尚缺乏深入探讨。以1999—2009年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本文深入考察了国有股权性质对职工平均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样本期间国有企业支付了更高的职工工资,而且这一结论在控制了行政垄断、企业规模和职工教育背景等因素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区分国有企业控制级别和职工工资类别后发现,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显著更高。其中,中央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显著高于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而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又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非国有企业并无显著差异,但中央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显著高于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转轨经济背景下国有股权性质对职工工资的影响,丰富了职工工资的相关研究,并对推进我国国有企业工资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蔡锐 《经济师》2014,(8):25-26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体。解读我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以及国有经济布局的合理性,对搞活国有企业、发展国有经济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论述了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以及国有经济布局的合理性,提出了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夯实国有经济发展基础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抓大放小"就是抓好大的,放活小的。不要用计划经济的观点去理解"抓大放小",要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去理解"抓大放小",这是最根本的一条,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不论在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经济师都会大有前途、大有作为。从战略高度把握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明确,国有企业改革,不是要把每一个国有企业都原封不动地、在原来基础上改好,这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来体现,小型国有企业难以发挥此种作用。市场观念应是经济师的第一观念。在实施"抓大放小"战略中,首先是认识问题。"抓大"不是政府把大企业的事自己都揽起来,使企业又变成政府的附属物,而是国家集中主要力量,把大的企业尽快变成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放小",不是政府对小企业不管了,而是使他转变成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另一种形式,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是不分大小、不分彼此的,不能唯成份论,不能像过去一样只管国有经济,不管其它经济,哪不是政府应有的行为。通过实施"抓大放小"战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适当降低,但却会加强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要辩证看。提出"抓大放小"战略思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