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转型时期中国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探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是任何区域在经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在转型时期共同研究的热点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全面进入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研究成为目前经济学界和地理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探索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的创新并将其指导我国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实践,是学界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进入中国国家战略,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该文首先探讨区域循环型创新系统的形成机制,包括区域循环型创新资源、集聚循环型创新、区域动态比较循环型创新优势、区域循环型合作网络、区域循环型创新公平、绿色需求和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其次,分析区域循环型创新系统的资源结构、组织结构、环境结构和空间结构;最后,提出区域循环型创新系统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国际背景与中国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修颖 《经济地理》2005,25(4):463-466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以及中国实施全球观战略的要求,正在、也必将使全球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出现大转型(societyandeconomyshift),由此必然要求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以适应这种大变局。同时,中国的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担负着纠正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而被扭曲的空间结构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总被引:83,自引:1,他引:83  
汪宇明 《经济地理》2002,22(3):372-375
核心-边缘理论为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了建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的认知模型。运用这种空间结构模型,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景区土地利用功能配置与都会城市旅游圈层构造,以及促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方面可取得满意的实践成果,核心与边缘地区应该是一种平等竞争,优势互补,合作互嬴的空间关系,发展核心,带动边缘,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兴措,发展中地区要注意培育旅游核心区,形成旅游创新活动基地,带动边缘区域发展,壮在整个区域的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外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的研究亦取得了重要实证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他们共同揭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方面,但共同缺陷是将欠发达地区广大传统农村和初步工业化的农村地区排斥在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视野之外。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空间结构与区域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平宇 《经济地理》1997,17(2):16-21
持续发展为地理学传统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空间结构理论向可持续空间结构理论转变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必然。区域持续发展发生于可持续空间结构之上、井有一定的空间存在形式。本文提出了可持续空间结构研究的5个方而.并初步探讨了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发展是当前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区域创新发展的实践推动了区域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入,并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推动了区域发展实践。研究分析了美国硅谷、欧盟、日韩在区域创新发展方面的做法,并对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是创新资源在空间上优化配置的前提,是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关键。基于2003-2020年DMSP-OLS与NPP-VIIRS连续校正的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实证分析了省域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省域多中心空间结构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并在工具变量的检验下,结果依然保持稳健。异质性结果表明,拥有双中心的省域和市场化水平更高的地区更能发挥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区域创新的提升效应;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发明专利的影响效应要低于其对非发明专利的影响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多中心空间结构通过缓解资源的错配程度、加速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研究表明,250公里以内的城市空间距离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水平均能有效发挥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方金融转型研究的检讨与综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1990年代以来,发生在欧洲、东亚、拉美转型国家的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此为基础,金融发展理论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金融转型。本文则对西方经典金融发展理论有关金融转型的论述、1980年代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有关金融转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整理、归纳、比较、综合,使之呈现出清晰脉络和简单框架,以此为研究中国金融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创新地理主要研究城市创新的发生以及发展的机制与空间规律。近年来,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研究取得多方面的进展:(1)在西方创业城市化、高科技城市化等概念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创新空间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城市现代发展与景观更具解释力的基于创新的城市化(innovation-based urbanization)等概念;(2)研究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的空间规律,对不同尺度的城市创新空间如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城区等的创新生态以及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独特性进行分析;(3)对传统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在新知识经济时代的空间重构进行分析,发现并证实中央智力区、创新城区已在中国城市中出现,并指出"创新流"对城市空间可能产生的影响;(4)揭示中国城市创新体系的时空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城市创新的联系特征;(5)结合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创新创意职能,对中国城市创新职能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然而,当今世界复杂多变,且中国各城市创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创新地理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如城市创新形成的机理、城市创新创业的个性特征、中央智力区的形成机制、城市创新联系与职能的研究方法等。因此,未来中国城市创新地理亟需探索多尺度的中国城市创新机理和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的理论及独特性;进一步研究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空间结构及重构规律;城市创新创意职能理论及与城市规划关系,以及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等,以建立完善的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理论体系,推动中国城市创新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系统合成分析的研究方法,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将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区域增长极及其派生理论纳入一个统一的增长极模型。建构这一模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区域增长极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范畴,而是可以应用到区域发展的实践中,并据此可以确立相关的衡量标准和验证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创新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实际,运用"两只手"统筹协调区域发展中的特殊关系,构建和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结构,形成全国整体综合优势,通过全面发展实现区域间共同富裕与和谐.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区域集合体是许多国家在城市化中后期普遍出现的一种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现象 ,中心地理论、廖士景观理论等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无法对此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引发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一场大变革 ,产生了以Megalopolis、Desakotaregion、Citistate命名的三种经典城市区域集合体理论。三种城市区域集合体在空间含义、地域分布、形成机理、基本特征等方面各具特点。三种城市区域集合体理论在空间结构演化形态、演化机制等方面对中国城市区域集合体建设实践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动态》2007,(7):0002-F000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将对加快中国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更深入地推进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促进中国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动态》杂志社和山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定2007年在中国著名的壶口瀑布和洪洞县大槐树的故乡山西临汾市举办“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创新论坛”。  相似文献   

15.
区域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璞 《现代财经》2003,23(10):43-47
区域要发展,产业要发展,其关键动因是产业创新。本文论述了培植良好的产业创新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营造创新环境的两种渠道和四种方法;在分析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具体构建产业创新体系过程的组织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及应该注意的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基本内涵,并基于要素结构、产业组织、空间结构、制度结构、发展动力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不同视角下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理论家,他的许多光辉思想和科学言论,不仅是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代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杰出贡献。我作为一个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起来的专业社科工作者,在20多年的研究实践中,真真实实地感受到邓小平理论对于繁荣发展社会科学、促进中国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具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区域空间组织构架与模型构建、区域差异和区域分工以及区域结构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行了回顾、梳理、归纳,分析认为:未来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应着力完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尤其是微观机理的研究以及促进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体系研究、全面展开对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理论创新完善中国特色创新理论体系,是未来中国超越追赶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支撑。批判性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原创性创新范式发展历程、演变特征与趋势,发现从早期的自主创新,到如今全面创新、协同创新、整合式创新和有意义的创新,中国特色创新理论经历了从单一范式到多元范式并存,从微观走向宏观、从局部走向全面、从战术走向战略的演变过程,也是中国创新学者扎根中国改革开放和企业创新实践的理论探索过程。讨论中国创新学派形成与发展趋势,指出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创新理论体系的方向,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杨刚 《经济研究导刊》2013,(24):305-F0003
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近年来国内出现的旅游规划热正是中国旅游的开发热的体现,但在这个大浪潮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规划理论和方法上的不断创新。基于此,陈国生、赵晓军、彭文武等六位专家所著《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一书基于大众旅游向绿色旅游、文化旅游发展时所发生的转变、着眼于这种转化着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所养育的灵魂,丰富了中国旅游规划的编制理论,同时对指导区域旅游规划编制的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总体来说,本书在理论创新和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科学性与系统性上,具有如下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