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李彬 《经济师》2009,(1):21-23
制度变迁的实际发生不仅取决于引起变迁需求的外部利润。而且还受制于影响变迁供给的诸因素。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适应了企业初创时期的组织需求。但这种产权制度安排却无法实现现代产权制度安排的外部利润。将逐渐成为企业持续发展,乃至生存的严重障碍。产权制度变迁成为必然。产权制度变迁的需求诱致、制约因素以及变迁的路径是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变迁演进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超  张蔚虹 《经济师》2006,(9):223-224
文章分析了我国家族企业在产权制度方面主要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然后指出由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制度转换,由单一家族产权结构向产权主体多元化、流动化产权结构转换是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安排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安排呈现诸多特征,这些特征是家族企业制度选择的结果。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角度分析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安排,并对家族企业产权未来发展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4.
家族企业中的“家族”二字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如果我们不从文化角度理解“家族”,那么对家族企业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不准确的。通过对近几年家族企业文化研究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评述,我们从文化纬度对家族企业制度化的实质和方式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有了一个较为明晰和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我国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营企业大部分属于准古典家族企业 ,正逐步向现代家族企业变迁。但我国民营企业不正常的大量“早夭”的现象表明 ,我国家族企业在向现代企业变迁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障碍。鉴于此 ,本文从我国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形式、制度变迁实现的路径依赖、制度变迁的实现入手 ,对我国家族企业制度变迁进行研究 ,以期对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外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家庭结构、地位、作用及家庭伦理规范等非正式制度的差异 ,对各地家族企业的制度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比较美、日、意三国不同的家族传统对各自家族企业制度演化的影响 ,得出相关结论与启示 ,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家族企业制度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理论界关于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变迁与创新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四个方面:(1)家族企业的产权;(2)家族企业制度存在的原因;(3)家族企业组织制度的经济绩效;(4)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与前景。这四方面的研究较好解释了中国家族制的企业制度安排以及变迁与创新,但不足之处是借鉴国外理论居多,而打破“中国家族制企业”黑匣子来研究的文献较少,因而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还有待进一步寻找。  相似文献   

8.
陈德球  钟昀珈 《财经研究》2011,(12):107-117
文章以家族企业投资决策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转轨与新兴双重特征下家族控制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机理。研究发现,家族控制人的风险规避偏好在投资决策中占主导,家族企业的长期投资规模小于非家族企业,其偏好于实体资本投资而限制高风险的R&D投资活动;家族风险规避偏好的短期投资行为在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家族控制和职业经理人担任CEO的家族企业中更为显著;较高的制度效率可以减少家族控制人的风险规避动机,促进企业投资活动增加。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是较早将国家整合到制度变迁中去的经济学家。通过对蕴藏于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经典著作的研读和挖掘,发现马克思不仅有自己的制度变迁模型,而且还将这一模型应用到对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分析,形成马克思的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模型。马克思模型重视非正式制度在农地产权制度中的地位,强调国家(政府)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模型对于建国以来农地制度变迁无疑是最具有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变迁因素分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家族制产权制度某种程度上适应了企业初期发展的需要,但这种制度安排方式却无法实现现代产权制度安排中存在的诸多外部利润。所谓外部利润指的是在新制度安排中存在的,而在现有制度安排中无法实现的“好处”,如规模经济、管理分工等。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对规模经济、管理分工的要求将愈来愈强烈,家族企业所无法实现的外部利润将愈来愈大,进行产权制度变迁的需求也愈强烈。具体说来,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如下安排方式,无法实现相应的外部利润。  相似文献   

11.
产权契约与家族企业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族企业是家族资产占主导,家族规则与企业规则的结合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传统家庭生产组织功能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化拓展和规模化经营.有企业就会涉及产权和契约.从"家庭"的契约性质出发,分析了产权契约与家族企业所有权变迁,认为最优的企业产权契约必然是一个既是非人力资本拥有者的资本家, 又是有经营能力的企业家, 二者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12.
企业创新离不开制度支持,但现有关于制度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并以静态的制度框架为出发点。从诺思制度变迁理论视角,探讨动态的制度变迁环境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以2014年中国知识产权审判专门化改革为背景事件,构建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改革所建立的知识产权法院是制度变迁过程中一次典型的制度跃迁,对于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在异质性检验中发现,知识产权法院的建立显著增加民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成果,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建立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在机制检验中发现,知识产权法院的建立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强企业创新意愿,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从诺思制度变迁理论视角解读中国从法制到法治建设的制度变迁过程及其影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蒋弘  李芃  龚雪 《技术经济》2022,41(3):35-46
以我国 A 股上市公司并购融资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对并购融资决策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这一问题做出分析。结果表明:在并购融资中,如果企业越偏好债权融资,技术创新就越弱。产权性质具有调节作用,国有产权能够减弱并购债权融资决策对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并购债权融资决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主要在成长期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得到体现。并购债权融资决策显著影响的是企业的中级和初级技术创新活动,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也集中体现在上述关系中。研究的启示是:第一,具有研发需求的企业,特别是成长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小步快跑式创新企业,要慎重对待并购债权融资;第二,创新金融体制机制,为企业并购提供更多的融资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市场取向的。企业作为真正市场主体 ,其基本条件或资格就是企业产权的独立。因此 ,所谓国有企业改革 ,核心内容就是产权改革 ,是产权结构的重构。首要的一步就是改革国家所有、国家经营的单一产权结构 ,实质上是国家要改变自己在企业中的产权地位 ,放弃一些产权控制。国家之所以要这样做 ,是可以用经济学的原理加以解释的。这种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制度变迁首要的和关键的一步 ,但并不是最后一步和惟一重要的一步。有了第一步的产权改革后 ,作为国家具体操作主体的各级政府在进一步的改革中还能做什么 ?政府又有何得失 ?…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制度变迁条件下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变迁由于受到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的影响,其变迁模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表现特征。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私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制度变迁模式所做的实证研究,深刻分析了中国在进行经济体制转轨的不同时期影响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主体因素,并通过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四大主体之间存在的相互博弈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模式应该是一种由企业主导、非政府组织、地方政府作为润滑剂或者中介并与中央政府相互协调与相互制衡的“双回路制度变迁模式”。最后就如何优化该产权制度的变迁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产权特性与产业定位——关于国有企业的另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以往对国有经济的研究 ,都是以统一的产权结构作为假设前提的 ,但事实上社会经济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产权结构 ,一种是公有产权结构 ,一种是私有产权结构 ,这两种不同的产权结构分别有着与之相对应的产业定位。一般说来 ,竞争性、盈利性产业宜采用私有产权结构 ,而非 (弱 )竞争性、非 (弱 )盈利性产业宜采用公有产权结构。基于此 ,笔者认为 ,我国的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企业 ,采用的是公有产权结构 ,它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产权不明晰 ,而是产权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 ,即把大量应采用私有产权结构的竞争性、盈利性产业放置到了公有产权的舞台。因此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实现产业定位与产权结构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关于集体经济的若干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产权”的涵不应是“劳动力拥有资本产权”,而应是“摆脱了附属地位的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力的拥有”。改革使劳动者拥有自己的劳动力,但这不是集体企业产权改革的内容,不能用“劳动力产权”论指导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劳动力资本”将不能兼存的两个事物扯在一起,可能根本破坏市场秩序。集体企业改革采用股份合作制形式,解决了传统集体企业产权虚置的问题,但也在企业的公有性质中加入了私有因素。这决定了改革后的集体企业可以参加市场竞争,但在内部又具有互助共济性质。集体经济难以成为市场经济下的基本经济形态,但可发挥帮助和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执行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的长处与优点。不应认为集体经济所占比重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18.
王仰文 《经济经纬》2007,(4):147-150
财产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范畴,而更多的表现为历史的范畴,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关系的反映。制度的形成往往渊源于思想的启蒙,制度的变迁往往也是思想嬗变的结果。在每个历史时代中,财产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关系下面发展着。如果关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财产权法律保护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对私有财产权的态度已在逐步地由侧重于绝对保护到相对保护的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转型。而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对于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则走过了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国有军工企业与民营军工企业都具有通过产权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再创新的内在需求。但因制度惯性、技术基础和发展路径存在差异,在实现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产权制度改革后,出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二次创新技术路径,其演进过程和创新功能值得关注。基于我国248家上市公司1992-2019年非平衡动态面板数据,对国有军工上市企业和民营军工上市企业两种路径军民融合再创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和系统GMM回归。研究表明,民营军民融合企业创新市场价值强于国有军民融合企业。最终,在分析军民融合二次创新两种路径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母子公司关系视角分析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的管理移植问题;探讨母子公司关系中的文化兼容、信任程度、战略意图与产权结构等要素对管理移植的影响.弥补跨国企业管理移植的情境要素研究的不足.为提高跨国母公司向境外子公司管理移植成效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