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十一五”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一)“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05年和2006年世界经济预计分别增长4.3%和4.4%,而2007—2010年预计年均增长4.3%。其中,发达国家在2005年和2006年预计分别增长2.6%和3.0%,2007—2010年预计年均增长2.9%;  相似文献   

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制度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和政府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但绩效并不明显。与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尚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仍然不高。2004年的全国经济普查显示,我国2004年的GDP占世界的4.4%,但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和氧化铝的消耗量却占世界的7.4%、31%、30%,27%,25%和40%。这一事实说明制约经济增长转变的根本原因还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3.
陈颉 《经济论坛》1999,(22):26-27
一、我国产业结构亟待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一国的经济增长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无论是发达国家的历史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现状都表明经济的迅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反之,产业结构调整后新的优势产业、先进技术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了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一是产业结构水平低。1995年,我国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第一产业20.6%,第二产业48.8%,第三产业21.1%。与发达国家相比,可以看出我国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4.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改革开放2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并不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集体经济8%,国有经济4%)。1993—1996年间,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心已向非公有经济转移。  相似文献   

5.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长7%,比今年全年增长目标8%低一个百分点。这是什么原因?理论界关注的问题:当前什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矛盾。一、什么是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新矛盾我国近2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在经济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我国经济已进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在我国存在几十年的卖方市场已经消失。这就是我国的大好形势。至于卖方市场会不会一去不复返?则取决于国家宏观决策。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转变数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超过国力去过量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6.
<正> 2001年,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很不平静。从国际环境看,如世界经济增长疲软,特别是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出现了几十年来少有的衰退,世界性的通货紧缩苗头已经显现。为抑制经济衰退,美联储去年连续11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引发了全球的降息风潮。亚洲国家和地区货币贬值,特别是日本政府以日元贬值来剌激经济增长的做法可能会导致贸易伙伴国家货币竞相贬值,阿根庭、巴西的金融危机和“阿富汗问题”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去年GDP增长高达7.3%,在低速增长的世界经济中独树一帜;申奥成功和正式“入世”又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增加了后劲。但经济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在全球经济特别是关、日和欧三大经济体同时陷入衰退的情况下,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800多亿元,同比增长率为7.3%。更令人感到鼓舞的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在成功数字的外表下,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一些问题以及在2002年可能遇到或者已经遇到的一些难题。2001年中国经济增长前高后低,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一路滑坡,前3个季度的增长速度分别是8.1%、7.8%和7%,第4季度GDP增长也很难达到7%,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下降3%,又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2001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拉动的。由于国际经济严重衰退,一方面,我国出口增速下降,大约在6%左右,净出口减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负值;另一方面,促使外资流入加快,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近20%,减弱了出口下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走势喜人,全国 GDP同比增长 8 2%,工业增加值增长 11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 7%,进出口商品总额增长 35%,各项经济指标均表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已走出低谷,出现平稳回升的良好势头。   我国经济出现的“拐点”性变化,首先是因为政府实施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积累的结果。近三年中央每年增发上千亿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改造,并实施了连续降低利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措施,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消费、出口、投资的迅速增长共同拉动了经济增长。其次,国际经济环境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两次经济增长高峰之后,目前进入第三个经济高速成长时期。我们原本以为,持续了20年的GDP近10%的年增长时期已经过去,但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和中国逐步壮大的消费市场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GDP较高增长周期。在这一轮经济增长的背后,各类深层次矛盾也进一步发展,尤其以“投资和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最为突出,表现为投资规模过大,消费总量不足,出现了投资与消费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济世界》2001,(5):1-1
根据最近汇总的数据初步核算,2000年我国GDP为89404亿元,增长8%。如按现行汇率计算,GDP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就目前大环境而言,去年8%的速度来之不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从汇总的统计数据分析,近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呈现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一、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去年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1%、83%、8.2%和74%,落差小于 1个百分点,这在近几年中是不多见的。经济增长稳定性的提高有利于改善生产者、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预期。 二、从生产方面看.经济增长回升主要靠…  相似文献   

11.
加快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1985年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GDP的年均增长率接近9%,并且发展势头不减。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2000年我国的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生产国,到目前已有170多种制造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已经上升到前5位,对世界经济正在产生越来越大影响。据专家推测,中国的经济规模,2016年可能超过日本,2040年可能上升到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改变,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资本积累速度的下降和创新不足将从供给面角度对经济增长形成硬约束,需求面的变化则对经济增长形成软约束.由于供给和需求面的双重约束,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都会下一个台阶,由高速增长期进入中高速增长期.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的潜在增长率呈下降态势,尤其是2011年以来我国潜在增长率明显下降,2012年我国潜在增长率为7.91%,“十三五”期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有望维持在7.0%左右,建议将2014-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7%-7.5%左右,“十三五”时期将GDP增长目标设定为6.5%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以制度创新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非公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力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资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全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倍地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79年的不足1%增长到目前的1/3强。非公经济投资已占全社会投资比重50%。在40个工业部门中,非公经济在27个部门中的比例已经超过50%。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也是中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亚洲经济逐步复苏的形势下,中国外贸有望实现较快增长,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地跨入 21世纪。 国际环境继续趋好1全球经济明显改善 目前,作为全球经济引擎的美国经济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 ,1999年前三个季度增长率分别为 3.7%、 1.9%、 5.5%:欧洲的经济也呈现好转迹象:日本经济走出谷底,预计1999年全年增长 1%;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等受金融风暴打击的亚洲国家较预期提早出现复苏;俄罗斯的经济衰退也没有预期的那么严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我国外贸工作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一定要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适应形势,发挥忧势,知难而进,千方百计扩大出口。 2001年,在世界经济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国外贸的规模、质量和效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进出口贸易在困难中保持稳定增长,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预计全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首次超过5000亿美元,增长7%左右。其中,出口增长不低于5%,进口增长8%。目前,我国外贸工作已呈现诸多特点:进出口商品结构明显改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均高于全国出…  相似文献   

1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与宏观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统计方法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居民消费的增长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得出以下结论:一、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仍处于正常状态,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已经超出正常范围;二、在经济增长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增长与居民消费增长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在目前情况下,如果经济增长率和其他条件不变,投资每增长1%,消费将会下降0.8%。三、200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已经明显超出经济增长的需求,2004年比较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把消除了价格变动后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从2003年的水平上(24%)再下调4个百分点以上,即压缩到20%以下;四、中国目前以鼓励投资为主要手段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已经达到,宏观经济政策上应有所调整,全社会消费总量的增长应该予以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重组国有资产,提高现有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推动国有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特别是提高国有经济整体运行质量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一、企业资产重组的实现方式资产重组是对企业现有存量资产的重新组合、重新配置,其目的是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对国有资产重组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厂制宜的原则,在现实中,需要进行资产重组的企业,情况各异,不同企业重组的依据、目的、影响因素所处环境等不同.其资产重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资产重组的操作中.应从实际情况出…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内通货紧缩、增长乏力的经济发展趋势,今年初国务院提出确保今年经济增长8%的宏观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的金融政策,包括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准备金、改善金融服务等措施,下半年又出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目前已取得某些初步成效,国有企业投资增长,消费需求增幅回升,经济增长已现出某些回升的特征,全年经济发展格局已初现轮廓。但1999年的国内经济运行环境又将如何变化?这是发展经济所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根据目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情况,就1999年我国宏观政策环境、总供需和市场环境、资金条件以及体制和社会环境几个主要方面做些粗浅的基本估计  相似文献   

19.
从结构大调整趋势中把握当前宏观经济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看待2000以来的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在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拐点论”,认为2000年是上轮周期与下一轮周期的拐点,由此经济将进入到新的一轮快速增长轨道。这种观点有两层政策含义:一层政策含义就是前期连续几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与经济增长内在回升的要求已经重叠,经济已重新回到了自发性快速增长状态,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淡出”,或从2001起要逐步“淡出”;另一层政策含义是,由于新的自发性快速增长过程已来临,那么,过去那种与经济增长上升过程相伴随的通货膨胀现象必然会发生,从而提出要对货币政策进行必要的紧缩,如要提高利率和减少货币供应量等。其中持这种观点的一些学者意识到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失业增加和收入增长放慢是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因此,经济出现重要转机后的政策 选择是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的反弹。我们则持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还远没有进入到新的增长周期,2000年经济增长仅是出现了转机,而未出现真正的转折。因为“九五”以来的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是结构大调整,在结构大调整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经济持续加速过程,是否进入到新的增长周期,主要看结构大调整是否显见成效,否则,在年度间出现的经济增长明显回升,一般都只能认为是一次强劲反弹。认识到这种经济增长大趋势,再结合到今年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略低于去年,为7.5%左右。在我们看来,积极财政政策及稳健的货币须继续坚持,因为它们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保底”,使经济增长率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之上,如(-7%,这一点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上反映得最为明显;另一个作用就是为结构大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总之,我们的观点的政策含义是,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是:在满足了经济增长率的“底线”以后,宏观政策主要是如何保证和促进结构大调整过程和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马金辉 《经济师》2008,(5):199-200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企业的兼并、收购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来保障当事人的利益。我国目前虽早已出台了《证券法》,但尚无一部系统完整的资产重组法律。这时于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同时也带来了运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