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经济师》2017,(1)
省际民族聚居区在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间竞争和合作并存。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看,地方政府间合作往往会陷入"囚徒困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地方政府往往会罔顾其他地方政府的利益,导致形成"负和博弈"和"零和博弈"。为破解"囚徒困境",实现"正和博弈",应从构建契约式约束机制和成立跨省级或国家级区域协调管理机构两个方面进行机制创新,达到省际民族聚居区地方政府间博弈成本降低、自利与利他平衡、合作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核心企业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支持和信贷担保支持,可以有效地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融资赋能。从供应链金融视角切入,融合数字化服务平台和政府补贴,设计核心企业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融资赋能的机制,通过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机制有效性,通过数值仿真进一步探寻初始积极策略比例、政府补贴、参与成本等不同因素对机制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企业、核心企业、金融机构选择积极策略的初始比例越高,博弈系统收敛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概率越高;政府补贴有助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融资赋能机制顺利发挥作用,但在博弈主体初始积极策略比例较低时的边际效用较弱;降低博弈主体的参与成本是促进博弈系统向帕累托最优状态演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煌  王相敏 《经济研究导刊》2014,(7):272-275,295
农村学校的撤并实质是对农村原有办学格局和利益关系的一次调整。布局调整后,地方政府、家庭、学校原有的利益均衡格局被打破,不同主体之间以利益为轴心的新一轮博弈成为必然。以地方政府和学生家长作为利益博弈中的局中人,深入分析两者在农村学校撤并中的博弈策略、过程和行为逻辑。结果表明,在农村学校撤并过程中,处于弱势的学生家长由于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而不得不采取"非常规行动"策略,而相对强势的地方政府因政策执行信心不足,博弈策略相对单一,根据学生家长的策略见招拆招,当双方博弈陷入僵局,学校的参与会使博弈达到均衡。最后,提出建立农村学校撤并标准评价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农村学校撤并应坚持以人为本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健全矿区生态补偿机制对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利益主体九大博弈关系,以演化博弈论为方法,构建地方政府与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博弈矩阵和复制者动态模型,探讨矿区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的运行机理。演化博弈结果表明:主体间的博弈易陷入"合作"与"不合作"的交替循环中,无法实现稳定,若要实现地方政府监管、企业履行生态保护义务的共赢局面,必须依靠市场化和多元化手段对成本、保证金、政绩等各项参数进行调整,才能权衡双方利益,促成合作,进而由转移支付、保证金、社会资本、惩戒机制、政绩考核、行政机制等一系列旨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共同构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矿区生态补偿市场机制框架。  相似文献   

5.
城市拆迁现象透析:利益冲突下的多方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城市拆迁现象突出表现为一种不均衡的"蚁象博弈"。在这场博弈中,大多是"象踏蚁亡"的局面,但也有"群蚁食象"的发生。这种博弈如不及时协调,其结果必然是一场玉石俱焚的零和博弈。从表面上看,这场博弈是地方政府、拆迁人、被拆迁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而根源却在于拆迁制度不健全,未能形成合作和谐的博弈机制。因此,只有完善拆迁制度,制定出公平、公正、法制化的博弈机制,才能有效化解各方冲突,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热点。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围绕低碳经济概念机制,就相关的定价权、议价权和审批权,展开了一定程度的利益博弈。如何对此加以调和使其价值取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重中之重。定位于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讨价还价模型、具有唯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博弈模型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地方政府推动低碳技术扩散体系的最优选择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关于低碳政策的权力分配、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最优行为选择,提出了加强信息传递渠道和反馈渠道建设、降低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费用、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机制以及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分配财政资源的不同方式会引起地方政府的利益机制和行为的重大变化。本文构建一个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并且采用省级数据来说明在90年代中期伴随分税制而来的财政集权如何加剧了地方政府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的行为转变。研究发现,虽然中央政府从财政集权中受益,预算收入和经济增长速度却因地方政府的行为变化而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王亚玲 《生产力研究》2008,(11):135-137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资金、规模所限,理性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放弃创新的主动权,陷入"智猪博弈"困境。这无论对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都不利。只有通过不断建立健全政府支持系统,优化外部环境,才能破解中小企业创新的"智猪博弈"困境,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热情。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治理式休耕相关利益群体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农户群体和地方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未引入中央政府"约束—激励"机制和引入"约束—激励"机制下的主体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不同情景下农户群体与地方政府的决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未引入中央政府"约束—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农户群体通过权衡休耕收益和机会成本进行决策,当休耕的净收益为正时,即使没有地方政府补偿,农户群体仍然有足够的动力去休耕,当净收益为负时,农民与地方政府容易陷入治理式休耕的"囚徒困境",而"约束—激励"机制的引入可以推动休耕补偿的帕累托改进,通过提高农户群体收益以及对地方政府进行严格的违规处罚实现最优稳定均衡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的、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融资困难。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政府是否参与及参与的程度如何,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界和企业界争论的焦点。中小企业天生的信用缺失致使其陷入融资困境,政府应该提供法律保护,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提供重复博弈的市场环境,地方政府则应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创造条件,如此方能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生成有其特定的经济背景和制度环境,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喜好是其内因。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偏好的演化机制和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在与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动态演化博弈中不断调整债务风险偏好以最大化自身收益,但博弈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组合在演化系统中是不稳定的,其理论含义是地方政府最优债务风险水平不能长期维持。因此,中央政府应该不断地择机修正政策促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逼近到最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13.
近年中央政府对住房市场进行了数轮宏观调控,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基于住房市场中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博弈关系,该文首先构建了宏观调控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住房市场中博弈模型,并以新公共管理为分析框架探讨地方政府选择的博弈策略,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地方政府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能,同时中央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公众权益为视角,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分别从未引入约束机制的公众生态权益模糊情形以及引入约束机制的生态权益明确情形,建立跨区域生态规制演化博弈模型,剖析不同情形相邻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行为。结果表明,明确公众生态权益,引入强制约束机制后,原有博弈结构被改变,长期内,有利于规避跨区域环境规制的"囚徒困境"。进一步探析博弈参数发现,反馈机制、责惩措施、行为效果感知、行为成本等要素均能改变鞍点位置,推进博弈稳定策略向博弈方严格落实国家生态规制方向演进。研究结论可为政府制定跨区域生态规制策略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油气资源开采收益分配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采企业和矿区居民等多个利益相关者,而有效协调地方政府和矿区居民间利益冲突是实现油气可持续开采的关键。本文从地方政府和矿区居民博弈视角,分析了不完全信息情况下油气开采收益分配博弈中的纳什均衡、序贯均衡以及不稳定动态均衡路径;并基于博弈结论,分析了当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行动进行奖惩时各博弈均衡结果的变化情况;最后,提出了油气开采收益分配中保护矿区居民利益诉求的机制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未引入约束机制与引入约束机制两种情境下,相邻地方政府间生态扶贫的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地方政府的行为演化规律和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效应的存在并不会影响地方政府生态扶贫的策略选择,生态扶贫成本、积极生态扶贫正效益、消极生态扶贫负效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消极生态扶贫惩罚力度、政绩考核中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权重系数等变量,是影响地方政府生态扶贫策略的重要因素;在未引入约束机制情况下,地方政府根据成本—收益决定生态扶贫策略;在引入约束机制情况下,通过降低生态扶贫成本、加大惩罚力度及提高政绩考核中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的权重系数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生态扶贫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及其治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描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博弈的凸现与加剧,认为这种政策博弈的制度性根源是市场取向的分权制以及以GDP为核心的政绩指标考核体系,制度性根源对政策博弈具有传导机制.这种政府博弈的积极影响促进了中央政府政策的更加合理、完善,而消极影响则是中央政府调控能力大打折扣、中央政府遭遇信任危机和扰乱市场秩序.治理途径则在于建立新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采取消除政策博弈的措施,即真正做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建立居民的退出与呼吁机制、构建更加合理的政绩观与指标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8.
民营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和博弈状况是研究民营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作者通过对民营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行为集合"分配的博弈分析,证明了三种均衡状态的存在,并分别对应着地方政府对当地民营企业的三种管理模式.基于均衡状态的演进和经济效率增进的目标,这里从宏观经济条件、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思路空间以及行为偏好等方面,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涉及住房消费群体、住房投机群体、开发商、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等利益群体,各方力量的互动、博弈关系异常复杂。文章从"市场力"这一概念入手,从博弈论的视角对房地产市场的各个利益群体进行剖析。通过对"主升力"、"主降力"和"平衡力"三种地产博弈"市场力"的具体分析,提出破解房地产市场不对等博弈的有效对策,就是实现地方政府的职能回归。  相似文献   

20.
项目制与粮食生产的外部性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为纲 《开放时代》2015,(2):103-122,5,6
国家通过粮食增产项目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项目在运作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治理主产区粮食生产活动的外部性,另一方面也需要解决农户层面粮食增产的外部性问题。项目制对粮食增产的这样两层外部性进行治理时,涉及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和散户、以及散户与大户的三层博弈。博弈的结果是,中央通过项目制的技术理性加强对地方的监控,约束了地方政府安排粮食生产的自主性,以打造"马路工程"来迎接上级对项目的考核验收;地方政府为了应对上级考核,以行政手段推动耕地流转、牺牲散户、发展大户的方式来降低项目实施的治理成本,进而产生粮食增产项目中大户与分散小农户之间的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大户粮食生产绩效低下,而需要政府进行全方位的扶持,这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的农业项目和政策资源向大户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