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扩展线形支出系统模型对合肥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中显示了合肥市城镇居民生活正在逐年提高,逐步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生活迈进;但同时也出现了缺乏新的消费热点、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此,从大力发展娱乐教育文化及旅游休闲服务业、推进住房、医疗、养老、保险等各项改革、鼓励信贷消费、改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引导合理消费等方面提出了启动消费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幸迪  孙根年 《经济地理》2024,(3):197-208
文章基于2010—2019年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引入7个核心指标测度居民消费与旅游消费结构的时空差异,采用PVAR模型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影响机制及区域响应。研究发现:(1)发达省份居民消费和旅游消费结构升级同步,北京、上海消费结构多样化(1.8~1.9)、消费结构高级化(80%~85%)及旅游消费结构指数(0.87~1.00)水平较高,福建、山东次之,四川、陕西偏低。(2)居民消费与旅游消费结构之间存在双向共赢的互动效应,且交互影响持久、结构稳定,即消费升级是促进旅游消费升级的驱动力,同时又受旅游消费升级的反哺,但前者作用明显强于后者。(3)落后地区的旅游消费对居民刚需消费和消费多样化影响更敏感,旅游发展带动消费升级;发达地区的居民消费空间拓展了旅游消费场景,从而实现协同增长。促进旅游业与居民生活业态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实现旅游发展引领城市消费品质提升,形成全域融合、主客共享、双向赋能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鲁峰 《技术经济》2008,27(2):91-95
旅游消费函数是收入和时间的函数。通过对旅游者收入与时间的关联分析,构建出时间和收入约束下的旅游消费模型.对工资率、休闲时间、旅游产品时间消耗对旅游消费的影响进行了数学分析,诠释了旅游消费中的一些难解现象,并总结了我国旅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民休闲的产生背景以及推行国民休闲计划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认为国民休闲计划的实施条件已经具备。接着本文以上海为研究样本,通过调查问卷方法研究分析了国民休闲计划对上海居民旅游弹性消费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上海市民旅游消费时间与旅游消费总体呈现出正向关系,即在旅游消费时间的正弹性特征下,旅游消费时间的增加将有效的促进市民旅游消费。此外,短期假期(1-5天)不能有效激起市民开展旅游活动与旅游消费的兴趣与欲望。对各种类型假期进行比较发现,上海市民偏爱在7天以上休闲假期内进行较远的旅游活动与较多的旅游消费,旅游需求能够获得较好满足。最后提出了五点国民休闲背景下推动旅游弹性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计算和评价了湖南省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足迹状况.指出消费结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调节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实施文明消费,提高消费效益,对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入境旅游消费结构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旅游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消费资料(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服务)的比例关系。按旅游消费的不同用途,旅游消费结构可分为“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需求的消费。按这些需求旅游活动的重要性可归为:基本旅游消费和非基本旅游消费。基本旅游消费指进行一次旅游活动所必需的而又基本稳定的消费,如饮食支出、住宿支出、交通支出、游览支出等。非基本旅游消费指并非每次旅游活动都需要并且具有较大弹性的消费,如旅游购物支出、娱乐休闲支出、邮电通讯消费等。一、入境过夜旅游消费者旅游消费分析旅游消费与经…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没有在其著作中用专门的篇幅系统论述消费问题,但关于消费的思想仍可散见于其不同的著作中。这些思想包括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消费和谐、自由时间与休闲等。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实现产业结构、进而消费结构的升级,真正实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树立消费和谐的建念,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正确引导休闲消费,发展休闲经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敬敬 《时代经贸》2008,6(1):76-77
旅游线路是旅行社面向游客促销的主要产品,而线路是由交通线串联节点组成.节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旅游消费者的消费空间、消费时间和消费结构,因此线路节点选择的问题至关重要.文章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四川省旅游线路节点选择的现状以及对目的地的影响,并提出了四川省旅游线路节点选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对成都市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旨在为中国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研究提供示范和参考;为提高成都市高校学生休闲体育消费水平提供一些有利的措施,引导大学生休闲体育消费,促进成都市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应规划建设好城区和城郊两大休闲旅游区.城区体闲旅游区建设应以"特色街区"为载体,以"娱乐游憩"为导向,在"文化"上做文章.在"休闲化"上下功夫,凝聚城市文化特征,构建休闲产业与文化产业双链结构和休闲产业与商业双链结构,促进城市休闲化和商街休闲化.城郊休闲旅游区的建设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休闲养生"为宗旨,在"山水"上做文章,在"体验化"上下功夫,近郊重点建设郊野休闲中心,实现乡情体验和娱乐休闲化,远郊重点建设专项度假景区,发展山地休闲旅游,实现养生休闲化.  相似文献   

11.
论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湘渝黔边区是指以传统的“武陵山区”为核心区域的3省邻近地区,大致包括湖南境内的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重庆的黔江区,贵州的铜仁地区和黔东南州等6个地州市,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也是全国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归属于国家“西部地区”。区域文化上的趋同性、区域旅游资源上的互补性、区域脱贫任务的紧迫性和区域旅游开发的无序性,使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建立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具备一定基础的旅游开发现状、逐步形成的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各地政府关于旅游业发展认识上的渐趋统一以及区域旅游中心的初步形成,使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发展成为可能。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形成,必须着手进行以下工作:迅速编制总体规划,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立旅游环线,推出区际旅游联合体和共同市场,多渠道吸纳资金,建立特色文化保护区等。  相似文献   

12.
王亚力 《经济地理》2002,22(4):492-496
本文以湘西凤凰为例,分析了民族交界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形成,并在西部大开发和入世的背景下分析了本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和潜力,提出了以民族文化分合为线索,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湖南省风险投资运作模式,包括:风险资本的筹集机制,风险资本与风险企业的运作机制,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及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  相似文献   

14.
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合作开发网络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丝绸之路区以建设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为依托,是加速西北丝绸之路区城市立体合作开发的重要选择。阐述了西北区旅游中心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重点建设西北丝绸之路区五大都市旅游圈经济区及合作开发的发展目标。通过建设西北区旅游产业带和旅游产业网,完善西北区旅游中心城市合作开发的空间布局体系,打造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协作开发一体化网络模式,立体开发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网络,从而带动西北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湖南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文 《经济地理》2004,24(5):665-667,671
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走集中型城镇化道路是推动湖南省农村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从人均消费支出、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消费需求弹性等方面比较分析湖南省与全国农村家庭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结果显示,湖南省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高于全国农村家庭消费水平;二者的消费需求项目的侧重点基本一致,基本需求项目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而较高层次的需求项目还处于较低水平。湖南农村家庭的消费更受到了其收入增长水平缓慢的制约。建议开辟农村家庭创收渠道、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各项保障制度等以优化湖南省农村家庭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7.
选择北京、武汉、西安3个城市为案例客源地,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客源地居民访问不同距离国内目标景区时采用自驾车、火车、飞机三种交通方式的比例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①随着客源地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采用自驾车、火车、飞机三种主要交通方式到访目标景区的旅游者比例结构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产生了旅游交通方式跃迁现象,在客源城市周围形成了多个旅游交通方式跃迁带,可分为主交通方式跃迁带、次交通方式跃迁带与波动带三种类型。②在客源城市周围由近及远依次产生旅游主交通方式由自驾车向火车转变和由火车向飞机转变两个主跃迁带,有的客源城市在此之外还会出现主交通方式由飞机向火车转变的第三主跃迁带。据此构建旅游交通方式跃迁带模型,通过对比旅游交通方式主跃迁带在案例城市的现实表现,初步发现了国内旅游交通方式跃迁带位置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旅游交通方式跃迁现象提供了认知框架,为目的地根据旅游主交通方式细分市场、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旅游交通服务和开展市场营销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湖南森林旅游开发与森林公园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洪  谢庭生  何俊阳 《经济地理》2002,22(4):501-505
“回归大自然,走进大森林”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新时尚,也预示了湖南省未来森林旅游的良好前景,本文阐述了湖南省开展森林旅游的资源条件和森林公园的发展概况,探讨了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重点和对策,并针对森林公园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拓展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玮 《经济地理》2004,24(4):568-571
入境旅游是湖北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有效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是湖北省发展国际旅游业的关键。文章结合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拓展入境旅游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展入境旅游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湖南公路网络演变的可达性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张兵  金凤君  于良 《经济地理》2006,26(5):776-779,796
利用可达性评价模型,计算1984—2004年公路网络演变过程中带来的可达性变化,并对2025年湖南高速公路网络可达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湖南公路网络变化过程中,可达性显示以中南部为主的“中心—边缘”同心圈层结构,呈现明显“东北—西南”轴线特征,网络变化使湘西、湘南等边远地区受益巨大,但滞后的特征仍然显著。公路网络演变过程中,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变异先减小后增大,到2025年,湖南高速公路网络完成,城市间可达性将逐步实现优化均衡,14个地级市4h通勤圈基本形成,长沙等核心城市2h交流圈的扩展将推动区域一体化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