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天津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天津市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2002-2010年间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变化情况,并从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水平、人口密度、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水平、政策、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土地利用度的影响状况,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宁夏耕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格局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S和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以宁夏19个县市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构建耕地利用集约度模型、PSR系统协调度模型、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模型和耕地集约利用驱动力模型,分析了1996—2012年宁夏耕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1996年以来,宁夏耕地利用集约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PSR系统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后趋于稳定态势;2宁夏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基本形成"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下降的县市主要位于北部引黄灌区,而中部干旱带和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县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则显著提升;4耕地质量和农业财政支出是影响耕地利用集约度的首要正向驱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政策环境及科技水平因子对区域耕地利用集约度具有显著影响;5根据耕地利用集约度指数值及其变化特征,可将研究区划分为四大耕地利用类型区。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测定及其时空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尚云  郭建科 《经济地理》2014,(11):140-145
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对2001、2011年两个年份的辽宁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和解读。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只有盘锦市和阜新市的集约利用值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总的来说,辽宁省各城市的土地利用现实状况趋于良好,并随着城市化的脚步向高层次、高集约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PSR模型的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一中  曹裕 《经济地理》2011,31(8):1375-1380
将"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引入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理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资源赋存状况也是重要的制约条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的产出效益,还要重视系统压力状态的调节和系统反馈能力建设。研究也表明,PSR评价指标体系及主成分分析方法能较好地适应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宋戈  郑浩 《经济地理》2008,28(2):297-300
客观地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集约利用的变化程度,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驱动力因素和敏感性因素,有助于强化和提升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管理的宏观调控能力。文章以黑龙江省典型的地级市——佳木斯市为例,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佳木斯市土地集约度在10年中变化不大,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城市土地利用基本集约,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呈上升趋势。要提高佳木斯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应从调控土地市场、优化用地结构以及加强土地管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空变异规律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王杨  宋戈 《经济地理》2007,27(2):313-316,322
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经济、社会、生态指标数据为依据,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十五”期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为样本点,以SPSS软件为手段,进行黑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区域性时空差异评价,得出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同时提出利用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从土地投入产出状况和土地承载状况二个层面选取7个指标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理想值,再计算土地利用集约度总分值,总体来看重庆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土地投入产出状况和土地承载状况都有一定提高空间,但各层次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熵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38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对评价结果展开分析.研究表明,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偏低;不同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存在空间差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规模呈正相关.最后.为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首次建立了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运用Super Decision软件进行实证演算.研究得出:①影响南京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地均GDP、地均碳排放、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等指标;②1998-2009年南京市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呈总体上升态势,评价指数从0.41增加到0.55,年均增长速率为2.72%;③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低碳水平和可持续性制约了南京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发展,是未来改革方向.所构建模型和ANP方法有助于客观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下城市土地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长三角为例,分别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及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2008年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重心迁移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及两变量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从重心迁移模型看,两重心较为集中地分布在苏州市域内,在迁移变化过程中,其相对距离不断缩小;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从低层次的不协调逐步向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模式演变。从两系统的空间相关性上看,2008年两系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局部自相关来看,上海、苏州、无锡和嘉兴属于"高—高"热点区域;扬州、泰州、镇江、常州和台州市属于"低—低"区域;南通、湖州、绍兴和舟山市属于"低—高"异质性区域;南京、杭州和宁波市属于"高—低"异质性区域。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城市成为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在系统测算1995~2007年江苏省城市碳排放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城市碳排放强度;运用灰色预测方法预测2008~2020年江苏省城市碳排放强度;并结合国家碳减排目标分析碳减排压力,通过与北京等地区城市比较,分析江苏省城市碳减排潜力,提出江苏省城市低碳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表明,江苏省城市碳排放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07年比1995年增长123.92%;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态势,由1995年的每吨1.597万元降到2007年的每吨0.789万元;2008~2020年碳排放强度将不断降低,降幅可达53.74%,碳减排压力较小;江苏省城市碳减排潜力较大,通过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减少碳排放31.86%;江苏省城市应采取保护城市生态空间,开发低碳能源,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强城市统筹协作,合理利用土地和构建智慧城市等措施,促进城市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认识发展,结合我国现状和土地利用的特点,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初步探讨,从量化的角度上衡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资源的破坏性利用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增长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土地资源的蔓延式、低效率使用现象。必须要在短时期内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增长管理机制,以高效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内涵式的城市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14.
江苏小城镇发展中的用地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江苏小城镇的发展对土地利用的积极意义,具体分析了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上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00—2010年的十多年间,城乡居民消费发生了重要变化,基本生活保障的消费比重逐年下降,现代生活消费比重逐年上升。为此,提升江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应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城乡居民消费多样性;调整产业结构,拓展消费新领域;改善城乡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煤炭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时空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定量分析和评价煤炭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并确定其空间分布,为煤炭城市集约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以黑龙江省煤炭城市为例,以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土地投入效益、土地利用效益、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生态效益为要素层,构建黑龙江省煤炭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取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对2002—2007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煤炭城市6年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上升趋势。土地投入效益、土地利用效益、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生态效益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土地利用协调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地利用协调度的下降将成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一步增长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文章应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江苏城市规模分布各项参数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江苏城市人口规模分布从1990~2002年的演变趋势。结果显示:(1)位序—规模法则能够很好地描述江苏城市规模分布规律;(2)城市体系发育较为健全,均衡度不断增强;(3)江苏城市人口规模分布规律性明显,随着时间推移,城市规模分布呈现近似平行状态;(4)江苏城市分布的区域性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18.
运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性较为显著,城市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地均投资强度、GDP建设用地增长弹性以及地均科研投入、环境因素等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最为重要,且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应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积极制定相应的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是都市圈建设的重要发展路径。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为例,从区域空间的角度,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9个武汉城市圈城市和5个非城市圈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整体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高于省内其他城市,但圈内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不均衡。本研究给出的政策建议是:各地应发挥地域比较优势,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结合湖北省主题规划,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强度;大力提高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