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产品成本这一社会主义经济范畴、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产品成本的经济本质等问题,在苏联经济学家间是存在着不同意见的;这从苏联出版的一些经济书刊中就可以看出。关于这个问题的比较集中的讨论,是从苏联“经济问题”杂志一九五四年第十期发表了勃·康特尔的“关于社会主义工业中成本的经济本质问题”一文以后开始的。该文批评了苏联某些经济学家在这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2.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于1956年12月间组织了一次关于价值规律和价格形成问题的讨论会;讨论的一些问题本刊已有介绍。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以后在苏联刊物中继续进行。今年五月间苏联经济研究所又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会。讨论的问题包括:关于商品生产问题;关于利用价值规律为巩固经济核算、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企业盈利服务的问题;关于流通领域中的一些  相似文献   

3.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农产品的成本问题、主要是关于集体农庄产品的成本问题,在苏联经济学界是存在着不同意见的。以前比较广泛流行的一种意见是:集体农庄的产品不能计算成本,因为集体农庄的生产和分配有它的特殊性。例如集体农庄的绝大部分产品是没有货币估价的,劳动日也没有办法进行货币估价;并且,假如把按劳动日支付的全部产品列入集体农庄的成本,就会形成这样的情形,即按劳动日支付的产品越多,成本就越高。事实上,苏联经济学界的确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没有进一步云研究集体农庄产品成本的计算等问题。以后,有人对这种意见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会妨碍农业生产的进一步高涨。苏联“经济问题”杂志于1955年第11期发表了伏·温什尔的“关于集体农庄生产费的计算方法”一文以后,又接连发表了好几篇关于这一问题的文章,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现在我们把讨论中涉及的一些主要理论问题作一个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4.
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农产品成本问题(主要是关于集体农庄产品的成本问题)的讨论,我们在本刊1956年第6期上已经介绍过。目前,这个讨论在苏联正以更大的规模继续展开着。苏联“经济问题”杂志编辑部继续收到几十篇关于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章。苏联“社会主义农业”杂志也发表文章参加了这个讨论。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国立莫斯科经济学院并于1956年7月间召集了一个专门的科学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各经济研究机构、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委员会的代表和农业企业的实际工作者共三百多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比以前讨论得更加深入了,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现在把讨论展开的情形,继续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民收入的本质、国民收入的创造以及与之有关的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的划分等问题,苏联经济学界早在卫国战争以前就有不同的意见;近几年来,苏联又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我们现在把这个讨论中涉及的一些主要理论问题综合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6.
江 泽民同志在 2 0 0 1年 7月 1日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党的十六报告 ,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其中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讲话与报告均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  主义本质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从党的性质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是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概括和总结 ,但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建党纲领 ,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奋斗目标 ,因而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首先 ,从经济上看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同志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然而 ,究竟我们要解放的是什么样的生产力 ,要发展的是什么样的生产力呢 ?大家都知道 ,当今时代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国家和民族尚停留在小农生产力时期 ,一些国家和民族则处在传统工业化阶段 ,而一些...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界经常讨论社会主义经济本质或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问题。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问题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或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问题。因为回答决定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规定是什么,所涉及的必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或经济关系的本质规定是什么。其他含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如国民经济、经济体制等,都不回答“经济”的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价值规律和价格形成的问题,在苏联经济学界也是早就存在着不同意见的;尤其在近几年批判教条主义以后,更对以往某些通行的看法和做法(如认为生产资料不是商品,把生产资料的价格定得低于它的生产费用等)展开了批评和讨论。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特于1956年12月召开了扩大的政治经济学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这个问题。参加会议的有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科学研究所、苏联财政部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工作人员以及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苏联国家经济委员会、苏联中央统计局、苏联商业部的工作人员和莫斯科各高等学校的教师等。在会议上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苏联“经济问题”杂志介绍了这次会议的情况,并发表了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文章。该杂志今后并将继续展开这一讨论。现在我们把这一讨论所接触到的某些理论问题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过渡时期,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的学习和研究,便不仅在理论上,同时对于亿万人民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最近这个时期,我国经济学界陆续开始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等问题的讨论,正是这种实践的需要开始在经济理论研究上得到的部分反映。当然这还不过是一个很不充分的萌芽,如何使这个幼苗能够茁壮的成长起来,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总结苏联三十多年来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一九五五平第一期曾简单报导了苏联经济学界关于部门经济学对象问题的讨论的情况。苏联这个讨论,仍在继续进行。苏联“经济问题”杂志巳收到四十篇以上参加讨论的文章,参加讨论的文章来自苏联各地,不但有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哈尔科夫等大城市的,并且从南高加索的巴库、梯弗里斯,阿尔泰边区的巴尔那乌尔,到远东的海参威等边远地区都有人投稿来参加讨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也有人投来了讨论文。苏联“社会主义农业”杂志发表了斯·科列斯涅夫的“关于社会主义农业企业组织科学的对象和内容问题”和莫·米哈依洛夫的“作为科学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和组织”的两篇讨论文。苏联“苏维埃商业”杂志也发表了叶·林涅斯基、佛·奥勃洛夫斯基、阿·蔡特林所写的三篇讨论文的摘要。从上述参加讨论的文章来看,这个讨论中的一些意见都有所补充或发展。现在把这个讨论的情况继续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否存在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问题,长期以来,苏联经济学界一般都持否定态度。例如“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对“折旧”一辞的解释中曾说:“所谓‘无形损耗’的现象仅仅是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在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技术的发展不会产生‘无形损耗’,固定基金的折旧不把无形损耗计算在内。”在初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也忽视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问题。过去否定社会主义社会中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的存在,是以这样一种见解为根据的:即对社会主义社会来讲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和使用落后的机器设备,在经济上同样是合理的;这正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优越性之一表现。这种见解的形成,在过去苏联机器制造工业还未发展起来、它还远不能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对新  相似文献   

12.
<正> 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关于“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这一原理的运用和具体化,是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不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方针。他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对这一问题从不同方面作了深刻论述。首先,农业关系国计民生。农业搞好了,农村人口才能稳定。“商品性  相似文献   

13.
1956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学报”和“经济问题”杂志,先后发表了几篇讨论社会主义商品和劳动的两重性问题的文章。现在把讨论中涉及到的几个较重要的问题,简略分绍如下。关于社会主义的商品是否具有内在的客观矛盾问题。根据M·C·库库施金:“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一文的反映,对这个问题大约有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 读了《经济研究》1980年第8期上刊登的张朝尊同志写的《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的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内涵”),觉得这的确是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我也愿意就此发表一些看法,和同志们共同研究。一如何理解斯大林同志的表述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人及其需要,即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如何理解斯大林的这段话?我的理解是:第一,斯大林对社会  相似文献   

15.
苏联关于封建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自一九五三年六月在苏联“历史问题”杂志上展开以后,到一九五五年四月止,在“历史问题”杂志上共发表了三十余位苏联学者和两位外国学者的论文或论文摘要以及数十人在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历史问题”杂志编辑部在同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两地广大的学者进行过讨论后,已做出关于封建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总结,发表于“历史问题”杂志一九五五年第五期。本刊上期曾简单介绍了讨论里面的某些问题,现在结合讨论的情况把该总结的主要内容介绍一下,帮助读者对该讨论有一全面的了解:封建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需的和重要的阶段。对这个社会形态的最重要的规  相似文献   

16.
论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什么是“粗放型”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位论者说,“‘粗放增长’(Extensive growth,又译外延增长)和‘集约增长’(Intensivegrowth,又译内涵增长)是苏联经济学家在60年代初期创造出来用以分析苏联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他并根据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的观点对这一对概念的内涵作了这样的说明:“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在分析社会主义经济的专著《社会主义制度》中曾经把苏东学者使用的这一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五二年,斯大林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时,专门讲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紧接着,斯大林又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特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三点:一、  相似文献   

18.
今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斯大林晚年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苏联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概括,它不仅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第一部系统的著作。为了了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发表对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五十年代以前苏联经济学界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的争议以及斯大林这部著作在解决这些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苏联经济学界自一九五二年下半年起在“经济问题”、“社会主义农业”等杂志上展开了关于部门经济学(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学等)对象问题的讨论。这个讨论是同关于高等学校中部门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和任务问题的研究同时进行的。大家认为这个讨论对确定部门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部门经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等都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参加讨论者相当踊跃。自“经济问题”杂志一九五二年第七期发表波·赫罗莫夫的“关于部门经济学的对象”一文以后,到一九五五年一月止,在上述两杂志上共发表了十九篇讨论  相似文献   

20.
《经济咨询》2007,(1):1-1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一号件”与之后的连续4个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