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一个不发达地区的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社区金融供给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地区的农村正规金融的供给在支持本地的生计建设方面,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但农户对金融的需求主要还是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支持.另外,正规金融的主要供给对象是相对富裕的、摇篮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户;而贫困农户则无法从正远见金融渠道获得金融支持.农村非正规金融以关系型信用为基础,具有隐性利息.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 ,其存在表明已构建的农村正规金融无法满足现实与潜在的需求。作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农村非正规金融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存在缺陷 ,主要诱因是高收益导向的供给和巨大的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3.
以对吉林省松原市玉米主产区三县一区农户资金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为案例调查对象,试图了解吉林省松原市玉米主产区农户资金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的一般状况,通过走访农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户资金需求非常强烈,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户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非正规金融已日益成为融资的主渠道。正规金融贷款主要用于农户生产性投入,农户的生活性支出主要依靠非正规金融――私人借贷供给。本文针对农户资金借贷需求现状、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对扶贫社小额信贷项目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基础之上。样本数据显示:大多数农户从信贷市场上获得了资金,但存在着借贷规模、结构和用途上的差异;信贷供给由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构成,非正规渠道借贷主要用于非生产性用途,而小额信贷主要满足农户的生产需要;所调查的当地农村信贷市场的基本特征是非正规性和非生产性;小额信贷成为当地农户的又一种制度性信贷供给,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乃至正规金融有替代和补充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信贷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可以判断:小额信贷具有改善农户信贷分配不平等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农村非正规金融长期活跃在农村金融市场,填补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基于信贷规模大、信贷主体多元化、交易灵活便捷等特点,笔者从供给需求、交易成本和经济主体行为三个方面对农村非正规金融高利贷现象的成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引导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高利贷行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导致各地区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出现较大差异,一方面,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供给的区域布局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金融供给相对充分、金融需求旺盛,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比高,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金融需求萎缩;另一方面,农村企业、农户金融需求和农户融资方式表现出区域特征,发达地区体现为农村发展需求,以正规金融融资为主,而欠发达地区体现为农民生活需求,主要借助于民间借.为此,不同区域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相应的金融体系,并采取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7.
张兵  张宁 《中国农村经济》2012,(10):58-68,90
本文基于江苏省农村地区120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项Logit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非正规金融是否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获性。研究结果表明: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服务对象以及借款用途具有显著差异,二者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非正规金融扩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服务对象,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非正规借贷显著降低了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获性。因此,中国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市场效果差强人意。农村正规金融组织收缩农村阵地,留下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还存在着资金供给政策的“抑农”倾向。我国农户从银行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借人资金仅为借款总额的13.94%,从私人或其他非金融机构借人资金高达借款总额的86.06%,大部分资金借贷是在农村内部解决的(何广文,1999)。这些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组织形式包括自由借贷、银背和私人钱庄、合会、典当业信用、民间集资、民间贴现和其他民间借贷组织(如股份基金会等),而目前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又受到中央政府的种种限制。为进一步探讨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我们需要对农村借贷制度有一个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的家庭微观数据,从信贷需求结构和信贷渠道偏好的角度对中国农户信贷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主要表现为有信贷需求的农户比例较高,但获得正规信贷的农户比例较低;同时,有非正规信贷需求的农户比例非常高。有信贷需求的农户获得正规信贷的比例较低的原因有:1有正规信贷需求的农户中未申请贷款的农户比例较高,有效信贷需求不足;2有信贷需求的农户中偏好从非正规渠道融资的农户比例较高,正规信贷需求缺乏。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农户有正规信贷需求但未申请贷款的可能性,也显著降低了农户具有非正规信贷偏好的可能性。因而,金融知识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户正规信贷获得,降低非正规信贷偏好。  相似文献   

10.
观点摘要     
发展“非正规金融”缓解“三农”融资难题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在“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上提到。目前我国金融服务“三农”能力薄弱。必须大力发展“非正规金融”,以适应农村,农业发展对分散,短期。无抵押担保的现实金融需求。涉农贷款偏低的原因在于。我国金融体系的设计更多地考虑了城镇的特点,而很少考虑农村农业的现实情况。使得金融供给与农民需求无法顺畅对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金融行为与金融创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扶持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没有能力有效调剂农村的资金造成农村金融的萎缩。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在于创造适合于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 ,进行金融创新。所以 ,将金融创新的原理运用于农村金融行为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金融在广西蔗糖产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应链金融是物流业与金融业相结合的新兴业务,广西蔗糖产业可采用以应收账款、存货和预付账款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来融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出现可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广西蔗糖产业资金短缺困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和谐金融问题的研究日渐兴起。本文对和谐金融问题的产生背景及其内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以新疆区域金融发展为例,探讨了和谐金融视角下新疆区域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林业大财经的财税政策和保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研究林业财政、税收、保险的现状和问题基础上 ,提出建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大财经战略的新理念 ,提出建立新的林业财政、税收、保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神经中枢,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体系,作为金融核心的银行体制改革,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银行的制度改革包括三大要素:改变银行的专业属性;对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积极发展民营银行。总的目标是实现银行的企业化,按照WTO的规则尽快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6.
财务信息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重要信息,同时也是社会了解企业及企业纳税的重要依据.财务信息失真势必扰乱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本文试就财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止财务信息失真的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财政地域差异情况预判“后土地财政时期”负效应,构建有效过渡政策方案。研究方法: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定性分析与逻辑演绎结合方法。研究结果: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9—2000年土地财政情况划分为4种集群类型:发展阶段、旺盛阶段、中期阶段、淡出阶段。从国家土地资源瓶颈约束、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导致的土地财政不可持续等方面阐释“后土地财政时期”具体涵义,这一时期各地域后续负效应包括: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不能再持续提供资源与资金支持、由路径依赖导致的土地违法、对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力及粮食安全保障的破坏、以风险与破坏式行为获取财政增收。研究结论:各地域在实现城市化过程中还需在不同程度上继续发挥土地财政正向历史功效,针对不同地域土地财政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后土地财政时期”负效应特征,提出过渡转型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19.
旅游公路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以黑龙江省旅游公路建设项目为例,探讨旅游公路项目财务评价的具体做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农村合作金融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一、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现状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主要是指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合作基金会。作为整个农村金融体系基础的合作金融组织 ,自 90年代以来 ,特别是1 996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合作金融的建立问题第一次提上政府政策的高度 ,同时在“决定”中指出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 ,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因而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无论是在其机构数量、从业人员还是业务规模等方面的发展都十分迅速。据统计 ,至 1 999年底 ,全国共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村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